.

古代安保最严密的地方,在这里当差很是危险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既是禁地,防卫当然是重中之重的事。

当时的警卫制度,在宫史中都有记录。

首先,来说说紫禁城的四门警卫力量。

明朝时期,设立重兵拱卫,24小时不离人。到了清朝,更是严厉,只由“上三旗”的贵勋子弟,轮班值守。(上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至于值守人员数量,这里有一组数据可见当时的“重视”:

嘉庆年间,午门设护军参领一员,检查出入人员有2人,左右门护设军校2名,各领护军13人。其他三门,则是参领二员,各有检查出入人员2名,以及18名护军。

然后,再来看看城垣的守卫力量。

明朝,紫禁城四周设有看守红铺40座,每座住有官兵10人,日夜轮值,还有走更官8人。到了清朝,紫禁城的外围值守,是由下五旗护军轮值。(下五旗:镶白旗、镶红旗、正红旗、镶蓝旗、正蓝旗),大概共多人。

最后,关于皇帝的“贴身”侍卫,更是“人多”。

明朝,设有“锦衣卫大汉将军”、“府军前卫带刀官”、“三千营红盔将军”、“保总指挥”、“明甲将军”等侍卫官职,人数各异,总计人。统领者为“侍卫官”,共6人,均为公、候等贵勋任职,实行轮值制度。

但是,即使如此,依旧有“漏网之人”。

万历元年(年),一群内官簇拥着小皇帝,从乾清宫去皇极殿。走着走着,皇帝却停了下来,原来是看见了一个生面孔,他很是好奇,就一直盯着看。而贴身太监冯保看出异样后,便将此人投入狱中,但是,无论如何审讯,他就是不说是如何进的“城”。

而这件事,却为张居正扳倒前朝首辅高拱提供了绝佳机会。

到了清朝,皇帝的卫戍部队,便借鉴前朝的经验,形成了更为严苛的制度,皇帝亲自掌控内廷的警卫大权。皇帝的贴身警卫——御前侍卫,人员来自于上三旗,共有官兵约人,还有侍卫亲军人。另外,还有一支特殊“部队”,就是内务府管辖的“包衣群体”。

这批“包衣群体”,主要任务是守卫宫门、检查出入人员,共有官兵多人。至于前锋营、火器营、神机营、步军营等,更是各司其职,严防紫禁城的治安秩序。并且,身负责任重大,地位当然不差,自然收入也丰厚。领侍卫内大臣为武职正一品,和内阁大学士平级,这是清朝官衔的最高一级。

而且,连一个宫廷三等侍卫,也是正五品,一般人“看不起”的守城门“门吏”,都为正七品。哪怕高中的外任进士,品阶也不过如此。

这些侍卫,一部分则是通过科考途径选出,不过,是在后期才出现的情况。光绪年间,就有殿试武科,一甲第一名被授为一等侍卫,第二名、第三名,授为二等侍卫。当年,和珅科举失败后,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后被授予三等侍卫。由于其才学被赏识,成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从此开启仕途生涯。

除了有庞大的警卫阵容,保卫紫禁城更需要有严格的宫禁制度。

宫廷内外各处何人值守、人数、如何交接班及负责人都有严格的规定。紫禁城内的各宫、各门、各库、各隅,都有数量不等的护军守卫。城门的守卫,相对而言,是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重点值守之处,平日人员往来都需经过这里,所以,门卫制度至关重要。

由于明朝的官员,非皇帝特召不得入“城”,只得在外听宣,从而,导致了内外阻隔,纲纪堕落。清朝汲取了这个教训,皇帝可随时召见大臣,不过,出入要遵循严格的制度。比如:下马、下轿,进出门要核查“职名”,随带从人数量也有规定。

另外,禁廷各门的开放时间,也有详细规定,如是夜间出入,就必须要持有“合符”。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发明之前常用于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符又称符节、符信,多以竹、木、兽皮、玉、骨等为材料,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

同样,即使在如此严格的警戒下,嘉庆十八年,还是发生了天理教攻入紫禁城的事件。自此,清廷更是严格了轮值制度,稽查更是严格。

出入禁门的各衙门官员,都需要造花名木牌,送到景运门档房稽查。当然,这一警卫制度,少不了巡逻和值班查更。由于紫禁城为砖木结构,明清两代,宫内建筑屡遭火灾。所以,到了清朝,对于防火尤为重视,有专门的火班章程。

虽然,清朝的宫廷警卫力量由皇帝直接领导,但是,自嘉庆开始,皇帝或无能,或不能亲政,导致警卫制度异常混乱。

而这,就是皇帝独揽大权的弊端,一旦无力掌控,必然会导致局面失控。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