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什刹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了年轻人、游客聚集打卡的潮流地。记得十五年前的《中国国家地理》还将这里,与鼓浪屿、苏州老城、澳门历史街区、青岛八大关一起被称为了“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这片当年京城宫阙禁苑外的一片开阔水域,早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北段终点码头。据书上介绍,元朝的什刹海,是都城里热闹繁华之地。后来到了明清时候,整个什刹海畔树木叠阴、风光秀丽、园林雅致,因此也就有了“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的美誉。
今天不妨带着大家暂时离开什刹海畔,去边上的北官房胡同转转,看看一墙之隔的清幽之地。
早在清代的时候,什刹海后海这一片归属镶黄旗管辖。在后海的南岸历史上先先后后出现过五条在名字中带有“官房”的胡同,包括了:后海与前海西街之间的南、北官房胡同,地安门西大街的东、中、西官房胡同。但是到了民国,西官房改名叫做了五福里,中官房则叫做了福寿里。再后来到了年,又根据胡同的走向将福寿里分拆成了东、西福寿里。所以我们今天从地名上只能见到南官房、北官房和东官房。
根据民国期间著名的法学教授余棨昌编纂的《古都变迁记略》一书中的描述,“北官房”当年的旧称叫做“北官坊口”,大抵上是与明代这里曾经设置有承运库,或者与康熙年间的“十王府”有关。总之与北京许多如今的地名一样,在年这里正式被叫做了“北官房胡同”。
没有去过后海的朋友打开地图导览,可以在什刹海找到这条胡同,具体位置紧邻着银锭桥,北侧是什刹海后海南沿的酒吧街,而南边则是南官房胡同。虽然紧挨着网红打卡地和喧闹的后海银锭桥,可是这里确显得有些安静,甚至连穿街过巷的三轮车都鲜来这里,只有住在这里的和北京胡同的资深爱好者才会来此一游。
北京胡同的韵味除了一砖一瓦和完整的格局,最有意思的莫过于这个院子里曾经住过哪位名人大户。虽然这些并不是国宝文物,但是当我们站在某一个院子面前,感悟着也许我们熟悉并且曾经崇拜过的人就曾经与我们同出同进,甚至站在同一个地方,这其中的感觉也是比较有意思了。
拿北官房胡同来说,最著名的当属21号院了。如今的21号院是一座朱红金柱大门,两侧门柱的墙上还镶嵌着青色的砖雕,看上去就那么气派、庄严,别问这里曾经住过的人肯定有名气。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曲艺熟悉的话,马增芬这个名字肯定听说过。马增芬是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五岁随父马连登学艺,七岁登台,曾在平、津一带演出。这间21号院就是当年马增芬的住所。
最早21号院是当年北京小胡同里常见的普通百姓之家,用的也是最普通的蛮子门,朴素简陋。如今这金柱大门,都快可以跟王府门前的光亮大门一比了。
当年17岁就已经走红平津地区的马增芬,一腔热情准备大干一场,怎可惜随着抗战的爆发,打断了她的艺术生涯,在梅兰芳蓄须明志的鼓舞下,年仅18岁便退出舞台,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才开始重操旧业,而这段对于马增芬来说,属于最为黑暗的时刻就基本在这里度过。
后来马增芬及家人搬出这里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院子成为了一家法国媒体的北京办事处。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最后一任房主移民前,将这里捐赠给了国家,久而久之才出现了如今的模样。
除了马增芬外,北官房胡同里还有许许多多名人居住在这里,中国第一代先驱水彩画家关广志曾经就住在过17号;马增芬的21号院里还曾经住过京剧名票南铁生,29号则住过一代碑帖学家、书法大家张伯英先生。
更为热闹的当属28号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宿舍,当时美协的几个大人物,如江丰、蔡若虹等人辗转从延安搬到了这里,其他像华君武、张仃、彦涵、钟灵、张悟真等艺术家,也都陆陆续续地住过这里。
如今的北官房胡同,也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有些老街坊搬走了,当年住过大人物的院子也或多或少的变化着,比如前门提到的马增芬故居。但是仍然有许多老街坊老邻居还在,也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让这里多了几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