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的上三旗,告诉你多尔衮与皇太极的斗争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汗国,他的建立者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起兵到建立后金汗国可谓历尽艰辛。为了更好的管理后金的军事力量,努尔哈赤首创了满洲八旗制度。这个制度让兵民一体的后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并且待大清建立之后,这套制度还继续延伸出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在八旗制度下,清朝统治者为了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就规定八旗中最精锐的三旗应该由皇帝亲领也就是担任旗主,这三旗也被称为上三旗,那么清代的上三旗是哪三旗,是否是一成不变的?

一、顺治皇帝之前的上三旗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汗国的过程中,刚开始只设立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四旗,每旗由5个甲喇构成,1个甲喇管辖5个牛录,一个牛录大概是人马,也就是说一旗大概是人。

后来随着努尔哈赤兼并的土地和人口不断增加,四旗也就逐渐发展成了八旗,也就是在正的黄红蓝白之外再增加了镶黄红蓝白。

理论上八旗是由八位旗主分领,但实际上努尔哈赤也好,他的继承者皇太极也好,基本上是最少同时控制两旗以上的兵力的来约束其他旗主的。这也就是上三旗出现的雏形,这保底的两旗分别是正黄旗和镶黄旗。

这两旗从八旗制度建立开始就一直努尔哈赤亲自担任旗主,不论是在兵员还是武器装备上,都要优于其他六旗,而且对努尔哈赤是完全的忠心。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艰难登位,期间还发生了逼死大妃阿巴亥事件,导致了皇太极的哥哥代善远离了皇位的争夺,加上努尔哈赤在位时特别喜欢的儿子多尔衮正是阿巴亥的亲生儿子,所以皇太极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这时候他开始全面扶持正蓝旗,再加上继承自努尔哈赤的正黄、镶黄两旗,皇太极拥有至少三旗的话语权才渐渐放下心来,从此时开始初代的上三旗正黄、镶黄、正蓝也就诞生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正黄、镶黄在名称是黄旗,实际在努尔哈赤期间是白旗,这是因为努尔哈赤疼爱多尔衮,所以将黄旗的旗主给了多尔衮,这是皇太极登位后不可容忍的,于是皇太极就把两白旗和两黄旗的旗色来了个调换,所以上三旗才是两黄旗和正蓝旗。

二、顺治皇帝之后的上三旗

正因为多尔衮的母亲是被皇太极等他的亲兄弟逼死的,所以多尔衮对于皇太极始终有着一些芥蒂,再加上换旗事件,更加导致了兄弟间的矛盾。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很想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帝位,奈何他虽有三旗势力,仍然不能压倒同样拥有三旗势力支持的皇太极长子豪格。

于是政治头脑精明的多尔衮采取了一个既得实权又兼顾其他旗主利益的折衷方案,就是拥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登基,同时由他担任摄政王辅政。这样一来豪格完全被架空,也就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

随着多尔衮的战功卓著,清军得以入主中原,他牢牢掌控的正白旗地位与日俱增,相反曾经归属与豪格的正蓝旗地位则是降到了谷底,于是多尔衮将正蓝旗吞并,自己控制两白旗,同时将正蓝旗归于自己的亲弟弟多铎。从此上三旗变成了正黄、镶黄、正白。

多尔衮虽然对清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对权力的掌控也是游刃有余,可惜伴随着福临的长大,他也会变得老迈,加上他与皇太极的恩怨使得顺治帝对他这位实权摄政王充满了厌恶。

在多尔衮死后,福临给多尔衮来了个彻底清算,一竿子将多尔衮毁到了极致。并且收编了多尔衮直管的正白旗,当然这时候的正白旗已经是实力远超正黄、镶黄以外的五旗,上三旗的地位倒是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从顺治帝到后来的清朝皇帝,上三旗就一直保持为正黄、镶黄、正白为皇帝亲领,至于其他旗主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央集权的演变,逐渐成为了一种荣誉称号,不再有独立的统兵权力了。

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八旗制度中的上三旗的变化和整个八旗统辖权的变化,实际上都是清朝高层统治者的权力争斗,权力争斗的初期谁拥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谁就更有话语权。

所以往往精锐的上三旗会成为争夺的焦点,而等到清朝建立,皇权稳固之后,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清朝皇帝手中,不管是上三旗还是下五旗也就都只是皇帝的奴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