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由满洲部落狩猎习俗演化而来,是满清最基本的军民合一的组织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军事编制用到了狩猎活动和平常生活)。
每个旗组织结构:旗主又叫固山额真,是每个固山的头领,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牛录属于最基本的战斗生活单位。(满语音译的名词太拗口,嫌弃它)
看着是不是有点眼晕,那就拿现代军事编进行一简单对比说明(现代军队编制都是“三三制”,八旗是“五五制”):
“牛录”可以理解为“营”级单位(每牛录个人);“甲喇”可以理解为“团”级单位(每甲喇个人);“固山”可以理解为“旅”级单位(每固山个人)。“固山”是满语发音,汉语意思就是“旗”,其首领就是“旗主”。每个旗相当于一个旅,“八旗”就相当于管辖8个旅的军级单位。
这里说明一下,“牛录”里面包含的其实是户的人家。平时生活,“牛录”管理户人家。发生战争时,每户抽一个男丁参战,所以战斗时,“牛录”管理的是个兵。一般小战争,“牛录”的兵不会全部动员,也就到不了满员人。
为什么把一个“旅级”的编制单位叫做“旗”呢?
那是野猪皮没文化,大家打仗、狩猎举个旗帜,自己的一拨人聚在同一旗帜下,跟着旗帜走,那这一波人就干脆叫一个“旗”。有几个“旗”,就有几拨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有没有高下之分?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明确地位区别。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而“上三旗”也以“镶黄旗”为尊,“下五旗”也以“镶蓝旗”为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且看“八旗”产生发展过程。
努尔哈赤最开始只造了两面旗帜:一个红旗,一个黑旗。不久红旗、黑旗改颜色为:黄旗、蓝旗。后来又征服了其他一些部落,人口也多了,两旗管不过来,又编出白旗。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奇不听话,就把蓝旗肢解为两个旗:蓝旗和红旗。至此,努尔哈赤有了四旗:黄、蓝、白、红。
再往后,努尔哈赤的家业越来越大,需要扩编。野猪皮也不费那脑子,直接把现有的四个旗镶个边,这就有了: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原先的叫做: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正白旗。这样,八旗也就凑够了。
人多了,就有江湖,就要争个高下。不是说八旗本来就有高低之分,而是八个旗主有尊卑之分,进而自己旗下的待遇也就不一样。
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黄色”在中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也跟风。又因为总镖把子努尔哈赤一直亲自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最高,正黄旗次之。其他几旗地位忽高忽低,随着领导人变动而变动。
有时候总镖把子不爽了,也要给各旗换换颜色。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统领的是两白旗,继位后就跟别的旗主换了颜色,手底下人员没变动,就是两白旗的旗帜颜色变成了两黄色,于是皇太极手上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儿子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也跟着沾光,成为上三旗之一。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辅政时,他手下的两白旗地位上升。到了多尔衮死去,顺治亲政时候,八旗的座次基本就固定下来。顺治收走了正白旗,正白旗成为皇帝直属。于是“上三旗”成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再往后,八旗王爷们议事,总要根据跟皇帝亲密程度、尊卑贵贱分出个座次,基本就形成了以下格局:
左边坐四位,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右边坐四位,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左高右低,左边为尊,右边为卑。一目了然,镶黄为首,镶蓝为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