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努尔哈赤去世仅16个小时,他最爱的大妃阿巴亥就被皇太极要求殉葬;15岁的多尔衮看着母亲赴死却无能为力,他发誓定要为母亲报仇!阿巴亥12岁时,被努尔哈赤以平妻之礼娶进门。两年后,大妃孟古突然病故,阿巴亥就顺理成章晋升为大妃(相当于皇后的地位),备受努尔哈赤的宠爱。阿巴亥也不负圣恩,为努尔哈赤生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女儿早夭,三个儿子都深得努尔哈赤喜爱。她的大儿子阿济格成年后被赐封为镶黄旗主,小儿子多铎年13岁便被赐封为正黄旗主,二儿子多尔衮最受努尔哈赤喜爱。努尔哈赤常年将多尔衮带在身边,教授兵法,熟悉战术,还准备将战力最为强大的亲军交给他,甚至军中传言多尔衮将是未来的大汗。谁知,身体向来不错的努尔哈赤竟不巧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打伤,再加上明军不讲武德的一顿嘲讽,竟突然一命呜呼。在清兵入关前,一直有殉葬的习俗,但殉葬的人选一般多为妾室,且无子女抚养的。而时年36岁的阿巴亥既有大妃的身份,又有3个幼子需要抚养,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再者,当时努尔哈赤死得匆忙,身边也只有大妃阿巴亥陪伴,所以根本就不存在让阿巴亥陪葬的诏书。很明显,皇太极是假传遗诏处死了阿巴亥,其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为了夺取大汉之位。那么,皇太极为何要急于除掉阿巴亥呢?原来,阿巴亥在后宫之中地位颇重,这些年随着努尔哈赤年龄增长,处理政事愈加力不从心,阿巴亥便参与了许多朝政。而她的三个儿子也都身居要职,如果努尔哈赤能再多坚持几年,以阿巴亥为中心的权力布局就将形成,未来极可能是多尔衮登基,阿济格和多铎辅佐,阿巴亥作为皇太后总领后宫。可是努尔哈赤的突然去世,对阿巴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阿济格和多铎虽贵为两旗旗主,但根基不稳,且当时八旗尚未改制,两黄旗实力一般,并未达到后来上三旗的水准。其次,多尔衮虽常年混迹于亲军之中,但每次打仗亲军大多是由皇太极指挥,多尔衮只是个学徒,努尔哈赤逝世之后,最强战力亲军自然追随的是皇太极。再者,阿巴亥娘家的势力虽不容小觑,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大汗去世的突然,在遥远的浑河地区,阿巴亥的草原势力连消息都收不到。然而,皇太极这边掌握了实力最为强大的亲军,并联合了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共同对抗阿巴亥母子。两旗实力怎能和亲军加六旗抗衡,就这样皇太极拿着一封假遗诏,来要求大妃阿巴亥殉葬。阿巴亥本就是玲珑剔透之人,此时她深知大势已去,自己是难逃一死。于是,她便选择退而求其次,尽力保下自己三个儿子。她告知四大贝勒,自己可以死,但皇太极也必须保证日后不对她的儿子们妄下黑手。大贝勒代善当即同意了阿巴亥的请求,皇太极无奈,也只能答应,并当众立誓。阿巴亥自尽之时,多尔衮目睹当时的一切,但皇太极手握重兵,气势汹汹,况且他们还有努尔哈赤的遗诏。无论如何,多尔衮都无法阻止惨案的发生,他的母亲就这样被殉葬了。后来,阿济格从战场赶回,他本是个有勇无谋之人,看着母妃被处死当即要找皇太极报仇。多尔衮紧紧拉住他,劝说道:“皇太极势大,我们无力回天,不如卧薪尝胆,择机报仇。”阿济格最终听从了弟弟的安排。皇太极在众位贝勒的簇拥下继承了汗位,多尔衮三兄弟则在军中屡立战功,但被皇太极有意压制,属于上三旗的正黄、镶黄两旗也被皇太极收入囊中,多尔衮三兄弟只有属于下五旗的正白、镶白两旗。年,皇太极突然去世,连遗诏都没留下。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否报仇在此一举,可他只有下两旗的支持,并没有足够的把握获取汗位。当时,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应属皇太极长子豪格,他手握上三旗之一的正蓝旗,两黄旗是皇太极嫡系,必然支持皇太极的子孙,其他旗主已做好见风使舵的准备,计划捞取政治资本。多尔衮三兄弟多年征战,在军中威望极高,虽与豪格正面交锋不占优势,但是多尔衮想到了一个搅浑水的好办法,他暗中结交孝庄皇后,拥立皇太极六岁的儿子福临,即后来的顺治帝。这下豪格没办法了,原则上两黄旗只要是皇太极的子孙都拥护,再加上多尔衮军中威望加成,一个正蓝旗的势力实在不足看,只能妥协,让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多尔衮何等人物,文武双全,不出几年就权倾天下,豪格这种有勇无谋的草莽很快就被处理掉。多尔衮三兄弟虽不是大汗,但权力极大。顺治登基三年,多尔衮肃清朝堂,解决内忧;登基六年,多尔衮四处征战,开疆拓土;也许再有三年,多尔衮必将废除顺治,君临天下。可天妒英才,顺治七年冬,多尔衮在狩猎途中患急病去世,此时顺治帝已满十四岁,正好可以顺利亲政。不得不说,运气自古都是实力的一大部分,而这一切仿佛是上天早已为顺治皇帝安排好的。从某种角度来讲,顺治还真应该好好感谢一下皇叔多尔衮,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