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之路搭好产业桥铺就致富路

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高产值经济作物示范区

振兴在乡村,产业红火蓄满能量;振兴在群众,暖了人心美了生活。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高质量保障,筑梦在希望的田野上,聚全区之力描绘美好的乡村画卷。

绿水青山环绕间,房屋错落有致;绿树成荫道路旁,鲜花争芳斗艳……一幅幅美丽风景,彰显着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乡村的美丽嬗变。近年来,红山区大力推进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凝聚各方力量,精心“雕琢”幸福村庄,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建设产业路带出“好钱景”

红山区紧紧围绕花、菜、粮、菌、药五个产业,通过“引户入园、社企合作、主副结合、寄养托管、一村一品”五种形式,采取“复合式药方”对症用方,引领产业发展,引导贫困户增收,覆盖率达到%。截至年年末,全区共有家规模以上农牧业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包括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在继续做好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的基础上,红山区着力抓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项目。确保道谷南山项目年内全部竣工投用,完成西水泉密植樱桃园和金现代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启动并完成红山农业发展公司智能花卉种苗工厂和璞农公司种苗工厂建设,加快中国赤峰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土地征收、组卷、规划审批等前期手续,年内实现进场开工。

赤峰市红山区红庙子镇万亩节水农田

红山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全力打造花卉产业和蛹虫草产业两大特色产业链,树立产业链思维,千方百计抓补链、延链、强链。上游对接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保障种(菌)苗供应和新品种研发;下游对接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打通流通销售渠道;中游扩大基地生产能力和产品深加工,真正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通过3年至5年的努力培育,打造两个单品产值10亿元以上的全产业链项目。

打造旅游路擦亮“金名片”

一条好路,两山好树;一河清水,两岸花香。红山区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元素巧妙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景、乡风、乡情成为隽永别致的乡愁,实现了乡村振兴在旅游产业上的突破。全区乡村旅游品质不断提升,两山两园新增6处停车场,1处游客服务中心,补齐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培育7家乡村旅游龙头企业、7家市级以上休闲农牧业与旅游示范点,以及30余处星级农家乐和休闲采摘园等旅游接待场所。年,红山区高标准规划了3条旅游发展路线,其中赤峰至新营子旅游公路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精品旅游环线的东部核心轴线,连接中心城区和红山区南部各个景点,是推动全域旅游纵深发展的重要纽带。旅游公路全长26.4公里,全线将5个行政村和10多个景点串珠成链,重点打造了道谷南山休闲度假中心、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杨家湾田园综合体等沿线“文化+旅游+田园”特色景区景点。同时,因地制宜进行花卉产业布局,沿线设计了东三眼井油菜花梯田等景观,并结合周边自然景观,分节点引入文化元素,打造文旅产业廊道、观光旅游大道。

赤峰市红山区红庙子镇农作物套种试验田

此外,红山区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美丽乡村注入持久活力。重点发展10个特色产业村,推进总投资36亿元的10个乡村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完善家农家乐餐饮,带动2万余名农民就业增收。充分利用举办乡村旅游节、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打造赤峰市乡村旅游示范区。

筑牢绿色路串起“金钥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红山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科学布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共圆“致富梦”。大力推进设施园区建设,重点建设亩花卉种苗工厂、亩璞农种苗工厂、亩红山区禾美智慧农业种植产业园区等项目,力争今年建设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亩。红山区重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通过制定奖补办法,提高项目招引的实效。目前,2个项目已经落地、计划总投资1.9亿元,5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14个项目全面纳入重点调度,总投资14.24亿元,其中有7个项目已经开工。此外,红山区加快推广产业区域公用品牌认证,全面构建“1+N+M”农牧业品牌体系,认证了14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农产品,获得3个地理标志授权。

赤峰市红山区南山坡改梯项目区

目前,全区有82家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合作社、70家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面积11.8万亩,流转率达到61.5%。同时,还培育了3家有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田保姆”,建立了红庙子高效节水试验区,并将利用5年时间将全区范围内适宜建设梯田的10万亩坡耕地全部改造成为高质量水平梯田。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