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治和孝庄和多尔衮有何恩怨,为何多尔衮死

多尔衮,明末清初重要人物,率领清军入关,并在之后消灭了李自成、张献忠、弘光、隆武等各政权,是清军入关前后那十来年中清朝事实上的头号人物。

在他去世前,清军已将南明永历朝廷压迫到了西南一隅、岌岌可危,清朝最后能问鼎天下,多尔衮算得上居功至伟。

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多尔衮在顺治七(年)意外暴亡仅两个多月后,他的待遇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顺治下旨宣布了多尔衮十四条罪状,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并对多尔衮一党进行严厉清算。

表面上看是顺治下的旨意,但当时福临刚满十三周岁,这个年龄难以做出如此杀伐决断,这些决定的作出与皇家另一位重要人物——孝庄皇太后显然脱不了关系。

民间流传的孝庄下嫁多尔衮的传说并没有真实凭据,孝庄的政治智商却是公认的。以孝庄为代表的力量对多尔衮进行如此凶狠的清算,实际也是清朝贵族内政治派系的倾轧。

首先,多尔衮入关后实行的一些政策侵犯了清朝其他权贵的权益。

多尔衮进入北京后,首先是力排众议确定了迁都北京,让远在盛京的小皇帝赶到北京再重新登基了一次,北京从此确定为清朝的首都。

但在当时,这些决定在八旗内部是有不同声音的。

清军进入北京之初,迁都北京并未被提上议事日程。虽然多尔衮坚持认为“京师乃天下之根本”,但以英郡王阿济格为代表的不少满族将领都表示反对。阿济格认为,汉人跟满人是不会一条心的,应该放手劫掠,让将士妇女财富任取,如同皇太极时代数次入关一样,让大家都满载而归。

这是相当一部分满族将领的心声,他们都流连故土,不愿就此改变生活习惯。

多尔衮的战略眼光无疑高出阿济格许多,他力排众议,坚持迁都北京,并且抬出了皇太极生前说过的“若得北京,立即迁都”来,终于使得阿济格等一众满族将领无法再提出异议。

虽然平息了反对,但这决定无疑是得罪人的,即使从日后来看,这个决定对清朝无比正确,但当时也免不了有守旧派为此怨恨多尔衮。

另外,多尔衮为了缓和满汉矛盾,收拢人心,重用汉人官员。从效果来看,这招很管用,但同样有满洲贵族对此反对,认为这会损害满人的利益。

当然,在封建王朝里,大权独揽的多尔衮用人也难免有自己的喜好,这也成为政敌攻击他的理由。多尔衮死后,就有部下揭发“凡伊喜悦之人,不应官者滥官;不合伊者滥降”。

多尔衮赏罚严明,清朝贵族将领犯法,他也同样严惩,这又得罪了一部分人。

这些因素加起来,朝中对多尔衮怀恨在心的人就为数不少。

其次,多尔衮大权独揽,对顺治的地位构成严重威胁。

入关后,清朝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是顺治,实际上的皇帝是多尔衮。举个例子,因为政务都需要多尔衮处理,为了方便,他把皇帝的玺印都拿到了自己府上,方便办公。看上去是为了工作,但这种行为放其他人身上,等同于谋反。

年以后,多尔衮已经不用再向顺治行跪拜礼,“以后凡行礼处,跪拜永远停止”,他的头衔也从“叔父摄政王”变成“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顺治看多尔衮的眼神,越来越像曹髦看司马昭一样。

顺治朝不保夕,孝庄自然也是如此,孤儿寡母只能任多尔衮行事,多尔衮不是皇帝胜似皇帝,顺治在多尔衮死后才敢说“睿王摄政,朕惟拱手以承祭祀。凡天下国家之事,朕既不预,亦未有向朕详陈者”。

多尔衮的飞扬跋扈,无疑在母子二人心中投下恐怖的阴影。并且说实话,如果多尔衮不是狩猎坠马意外死亡,假以时日,正当壮年的多尔衮取代顺治也很有可能。

另外,就是八旗集团内部的互相倾轧。

多尔衮领正白旗、镶白旗两旗,从始至终,他与拥立顺治的正黄旗、镶黄旗两旗的矛盾始终存在。多尔衮为了压制两黄旗,手段也冷酷无情,两黄旗大臣索尼、遏必隆、鳌拜等在多尔衮时代或遭罢黜,或被籍没,结怨极深。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时代的八大贝勒之一,又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他和多尔衮开始同为摄政王,名次在多尔衮之前,在八旗内也是德高望重,却被多尔衮一步步踩在了脚底。虽然济尔哈朗为人低调,主动让出了名次,多尔衮却还要羞辱他,他以济尔哈朗的王府超标为由,罢黜了他的辅政王,换上了自己的弟弟多铎。这份羞辱,济尔哈朗自然会铭记于心。

当初与多尔衮争位的豪格则更是被幽禁至死,死后福晋还被多尔衮所纳,更令许多支持豪格的大臣不平。

以上种种,多尔衮在世时当然没人敢乱发议论。如果多尔衮是正常死亡,死前把身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也不会出太大幺蛾子。但多尔衮是突然暴死,也就没来得及安排后事,他自己正值壮年,又怎会想到一次狩猎事故就导致自己离世。

再加上多尔衮本人并无子嗣,弟弟多铎已死,兄长阿济格又是个政治低能,没有了掌握权力的血亲,最后弄得个众叛亲离,群起而攻之后惨遭清算,孝庄和顺治做出如此决定,也就不奇怪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