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鹿鼎记》或《康熙王朝》等影视作品,对鳌拜这个人的印象一定极为深刻,满脸横肉一嘴胡须,一看就知道是个刚猛之人。再加上影视作品的鳌拜的做派,人们很容易把他看做乱臣贼子,当然电视剧中也是这样刻画鳌拜的。然而很多朋友费解,康熙擒住了鳌拜,却只囚不杀,既然当鳌拜是反贼,为何不直接处死,康熙这是几个意思?原因嘛很复杂,但今天小编单说一点,光凭这一点康熙就不敢杀鳌拜。
大伙都知道康熙幼年登基,鳌拜是四位辅政大臣之一,而且还是最强势的一个。其实鳌拜不止是康熙的辅政大臣,还是康熙他爹顺治的辅政大臣。年八月初九,这一天皇太极驾崩了,少数民族成全有个惯例,皇帝一死国家就乱,大伙都忙着争夺王位。满清皇帝皇太极死了,各方势力马上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多尔衮继位,一派坚持立皇太极的子嗣为帝。皇太极生前十分赏识鳌拜,鳌拜自然成了后一派的骨干力量。
多尔衮也是个苦命人,当初努尔哈赤驾崩时,他就有机会继承大统,可偏偏让皇太极捷足先登,如今熬死了皇太极,多尔衮自然不肯再次错过机会。而且此时的多尔衮手握重兵,有足够的实力争夺皇位。而鳌拜作为镶黄旗护军统领,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也是举足轻重。皇太极死后第五天,这天凌晨代善召集大伙开会再次讨论皇位的人选,可是两大阵营争执不下,谁也不肯退让一步,回忆最终无不欢而散。
会议虽然散了,却把矛盾激化到顶点,这天清晨鳌拜首先动手了。他率领两黄旗的大臣们在大清门下宣誓,坚决拥护皇子登基,并且让两旗将士包围崇政殿,企图逼迫多尔衮就范。要说多尔衮倒也是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他知道凭自己的实力不一定会输,但真打起来肯定两败俱伤,到时候便宜的是明朝。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立皇太极第9子福临为帝,自己当摄政王,当时福临才6岁,多尔衮这个摄政王才是真正的皇帝。鳌拜见多尔衮让步了,也就同意了这个办法。
其实这个方案存在很大的漏洞,实际掌权的是多尔衮,等天下已定之后,多尔衮的权势只会增加,其他势力势必削弱,到时候多尔衮要废帝自立实则轻而易举。幸运的是,多尔衮命薄,没等到那天就去世了,才没酿成悲剧。再说鳌拜和顺治这边,顺治成年亲征后,鳌拜是辅政大臣,他和索尼曾经盟誓对顺治“一心为主,生死与共”,正是这八个字让顺治感受鳌拜的忠肝义胆,而鳌拜也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赤胆忠心。再说回康熙这边,小康熙只是感受到了鳌拜的威胁,因为鳌拜权力太大,但鳌拜并没有造反的迹象,康熙知道鳌拜盟誓的八个字,他知道鳌拜既是权臣也是忠臣,他囚禁鳌拜就已经解除了鳌拜的威胁,如果杀了鳌拜,那他就得背上一个滥杀忠臣的罪名,这不得不让康熙忌惮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