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年世兰嚣张跋扈。雍正因忌惮年羹尧,常年御赐年氏欢宜香,使其一生无子,结局凄惨。可真实历史中,与雍正同葬泰陵的除孝敬宪皇后外,独有年世兰。那么雍正为何要选这样一个女人合葬?其实真相只有一个,就是爱情。
年世兰是《甄嬛传》杜撰的名字,她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姓名,人们只是习惯将其称为年氏或年妃。其实看一个后宫中的女人是否受宠,最直接最无法注水的就是看其生子频率、子女待遇、位份、家族待遇以及死后哀荣等方面。也许这是一个封建帝王能给予心爱女人的最好表现。
《甄嬛传》中年世兰痴爱雍正,可当其被褫夺封号,突然得知欢宜香秘密,才懂得雍正对其算计多过情分,遂绝望地撞墙自尽。其实《甄嬛传》中有关年世兰的情节,除了敦肃皇贵妃的谥号外,基本都与史实不符。
真实历史中的年妃,不仅与恃宠而骄不沾边,而且她也并非无子嗣。年妃共生育一女三子,可以说独得雍正专宠,生前身后尽享殊荣。
包揽子嗣
康熙五十年(年),康熙亲自指婚,年氏入雍王府做侧福晋。年氏入府之前,雍正已有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侧福晋李氏(后来的齐妃)、格格钮祜禄氏(乾隆生母)等十几个女人。
就在年氏入府那年,雍正的儿子弘历、弘昼相继出生。此后11年间,雍正一共生下一女三子,皆是年氏所生,其他妻妾再无所出,显而易见年氏独得雍正专房之宠。那么年氏到底是个怎样的女子,一入府就能抢了别人的风头?
其实年氏家族早在明朝就是官宦世家。年氏的曾祖父年有升原是世袭的锦州游击卫,因松锦之战兵败被俘,成为满清八旗中镶白旗的包衣奴才。
后来年氏的祖父年仲隆,在顺治年间考中进士,才使其家族脱离包衣身份,成为镶白旗中汉军旗的贵族。年氏的父亲年遐龄同样出色,踏足仕途后一度官至湖广巡抚,并兼署工部左侍郎。
年氏的长兄年希尧博闻强记,不仅是广陵琴派传人,而且还是有名的医学家和科学家,只是对如何做官不太上道。而年氏的次兄年羹尧则比父亲更厉害,21岁中进士,30岁就被康熙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也就是在这一年,雍正被册封为雍亲王,统领镶白旗。简单说就是年氏家族是雍亲王府的属人。
年氏的祖、父、兄都是进士出身,可想而知出身于诗礼之家年氏,也应该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颇高的文化修养,不仅与丈夫有较多共同语言,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精神交流,甚至还能引经据典规劝丈夫。
但是年氏又不同于次兄年羹尧年少得志的张狂,她素来温柔和顺、知礼守节。其实我们从年氏的谥号“敦肃”二字,就能看出其并非那种唯唯诺诺一味柔顺的女子,应该是一个有自己想法与决断力的女子。
同时年氏的体质素来羸弱,于是一个像林黛玉般娇弱,但比林黛玉更温柔贤惠,更具独断力的女子形象呼之欲出。这些从雍正对年氏的评价中就可以得到佐证。
贵妃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疾尽礼,实能赞襄内政。——《雍正谕旨》
可想而知面对如此娇柔可人与聪明睿智的年氏,谁不想护其周全呢?
所以即便年氏生育的孩子,都遗传了母亲的病弱基因接连夭折,即便帝王大多希望子嗣多多益善,但雍正还是只愿夜夜与年氏相伴,而不再像过去那样雨露均沾。
年氏与雍正相伴11年,包揽了雍正所有的子嗣。甚至直到年氏去世7年后,雍正才有了最后一个儿子弘曕。
也许有人觉得雍正素来不喜女色,所以才会子嗣稀少。但雍正待年氏,就是有很多事都与众不同。众所周知,康熙孙辈之名,大多是上一个字取“弘”字,下一个字从“日”,但雍正却为年氏所生之子,另取“福”字为上一个字。
譬如雍正与年氏所生的儿子“福宜”之名,就取自《诗经.小雅.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福宜”二字,蕴含着夫妻恩爱和美的寓意,也蕴含着雍正对年氏的别样情愫,这就是一种明晃晃的爱意。
生前恩宠
公元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雍正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理所应当被封为皇后,可是雍正立马册封年氏为贵妃,就有些打破常规了。
这不仅因为李氏比年氏资历更老,而且同样也为雍正生下了皇子弘时,更因为年氏是下五旗的汉军旗,不符合清代册封贵妃的资格。
可雍正为了给予年氏最高位份,不仅将年氏一族口人全部抬籍上三旗的镶黄旗,甚至还直接越过李氏,让年氏成为满清历史上,第一位被册封为贵妃的汉族女子,在宫中位份仅次于皇后。
雍正在世人眼中是个铁面帝王,可其也有温情时刻。雍正在《临轩寓目》中曾有“栏外有情双蛱蝶,翩翩飞入海棠深”的诗句,也许真正体验过爱情甜美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浪漫的诗句。那么诗中与雍正一起观景结同心的女子一定是蕙质兰心的年氏,而不是那些豪放爽朗的满族妃嫔。
雍正还做亲王时,曾在房中堂而皇之地摆着一套《美人图》。这套作为屏风装饰的《美人图》共12幅,尺寸巨大,图中12位美人或倚门观竹,或消夏赏蝶,虽形态各异,却有些鲜明的共同点。
这些美人不仅都是一样的鸭蛋脸型、高挑细眉丹凤眼、瘦削的美人肩,而且还都身穿明代流传下来的汉族服装,甚至美人的耳环也是汉式的一耳一坠,而非满族女孩必须遵守的一耳三钳。
由于《美人图》是雍正与画师一起创作完成,可见雍正对汉族女子的偏爱。而年氏正是当日雍王府中最年轻的汉族女子,所以这套《美人图》很有可能就是以年氏为模特所画。
当然雍正对年氏的偏爱,并不止于这些表面现象,而是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也许因为年氏生下的七阿哥福宜与皇四女,都未到2岁就早夭了,所以当年氏生下八阿哥福慧后,雍正又打破皇子生下来交给他人照顾,不得由其亲生母亲照顾的清宫规矩,允许年氏亲自抚养福慧。
这对于普通人家的母子来说是寻常事,可对于清代的一个妃嫔和一个阿哥来说,却是莫大的荣宠。
康熙大丧时,已经怀孕七个月的年氏按照祖宗规矩,勉力参加康熙的丧葬仪式。也许因太过劳力,也许因体质太弱,年氏居然胎死腹中。
按照清宫规矩,嫔妃小产生下来的孩子,不能记入皇室宗牒。但雍正不仅将年氏所生的孩子记入宗牒,甚至还为这个未正式出生的孩子取名福沛,位列皇九子。
也许此次流产对年氏的身体损伤太大,自此其身体每况愈下,到雍正三年已卧床不起。古人非常迷信,病重嫔妃一般都避居他处,以免将病气传给皇帝。可是雍正偏偏放着热闹的紫禁城不住,而是陪着年妃在圆明园养病。
当时正逢康熙三年忌日,再加上冬至祭天大礼,雍正不得不亲往主持大礼仪式。雍正在外惦念年氏病情,居然又想起了民间流传的“冲喜”,遂再次打破清宫皇后在世不立皇贵妃的规矩,直接册封年妃为皇贵妃。
众所周知,皇贵妃在清朝位近正嫡,一般情况下皇后健在不册封皇贵妃。在年氏之前,皇后在世就被皇帝册封皇贵妃的只有董鄂妃一人,就连康熙的表妹佟佳氏被册封为皇贵妃,也是孝昭仁皇后去世后的事。
顺治专宠董鄂妃人尽皆知,以此类推,年氏在雍正心中地位可见一斑了。只可惜年氏已病入膏肓,即便雍正亲谕册封皇贵妃高位,并正式行册封礼,御赐金册、金宝,可这一切对于年氏来说都无济于事。雍正三年十一月,年氏病逝于圆明园。
雍正在册封年氏的谕旨中,不仅充分肯定年氏的柔顺美好,也深刻检讨自己忙于朝政,以致疏忽了年氏的病情。一个帝王公开对一个嫔妃的病情表达关心与愧疚,应该是很少见的事情。更何况雍正不仅因年氏病重怠工,甚至还违反了冬至斋戒不问疾病的规矩。
要知道雍正素来看重国事,自己病重去世前几天的起居注上,都是密密麻麻地处理政事的记录。可雍正却为年氏,打破了自己的一定之规,甚至还极力责备自己没有亲自给年氏会诊。其实雍正也不是太医,也许他的自责更像深爱一个人时的关心则乱。
恩及亲族
曾有人认为年氏得宠,皆因其次兄年羹尧平定西北有功,是雍正不可或缺的得力悍将。其实恰恰相反,年氏得宠不仅与年羹尧无太大关系,反而年氏才是年羹尧,甚至是整个年氏家族的护身符。
当初年氏入雍王府时,年羹尧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四川巡抚,不仅没有军功加身,而且还因延误西北战事而濒临撤职边缘。后来年羹尧又与八爷胤禩不清不楚,气得雍正写信呵斥他不知效忠自己的正牌主子,反去偏帮外人。
不过雍正并未因此冷落年氏,同时还因顾念年氏,而依旧给予年羹尧率兵立功的机会。雍正继位册封年氏为贵妃时,年羹尧身在西北战事,还胜负未定,直到雍正二年才平定西北功成名就。可见年氏被册封贵妃,应与哥哥年羹尧的功勋没太大关系。
年羹尧居功自傲,不仅张狂到在西北前线卖官鬻爵,甚至就连雍正的妹夫蒙古郡王策棱见到他都要行跪拜大礼。雍正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他曾于雍正二年底写信警告过年羹尧,可年羹尧仍旧我行我素。
到了雍正三年,越来越多的大臣弹劾年羹尧,雍正鉴于年氏的身体状况,也只是罢免了年羹尧川陕总督兼抚远大将军的职务,将其贬为杭州将军。
雍正怕处理年羹尧影响到正在病中的年氏,不仅自己对年羹尧一忍再忍,而且还严禁宫中人谈论年羹尧之事,违者杖毙。由此可见,年羹尧正因为妹妹,才能暂且苟活于世。
直到年氏去世半个月后,雍正才以92条大罪赐年羹尧自尽。按照年羹尧的罪行,应该诛灭九族,但雍正只将年羹尧之子年富斩首,并未牵连其他子嗣。同时年氏的父亲年遐龄与长兄年希尧,也只是短暂受到影响被免职,但一个月后皆官复原职。
年遐龄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退休致仕,但因女儿被赐封一等公加太傅。虽然这是个虚衔,但在年遐龄之前,也只有范文程与洪承畴被任命过太傅。
年羹尧犯事自尽后,雍正不仅仍旧保持着年遐龄的一等公加太傅爵位,甚至在年遐龄去世时,还以子婿之礼亲自祭奠岳父。要知道根据《旧典备征》记载,雍正只封过三个活着的一等公,就连权倾朝野的鄂尔泰都只是三等伯,多少大臣奋斗一生都捞不到一等公的礼葬。
由此可见,雍正心中始终将年氏视为嫡妻,不忍看到年氏家族的没落,遂对年家父子特别厚待。
年羹尧自尽十余日后,雍正就任命年氏的长兄年希尧为正二品内务府总管,然后又累加全国第一大钞关的淮安关税监督。内务府官与税官可是大清旗人最羡慕的两个肥差了,可雍正却一并都交给了年希尧。
要说年希尧精通医学、数学确实不假,但其并非做官的料。其实就连雍正都称年希尧为“傻公子”,可他就想用自己的“私房钱”把大舅哥养起来。
事实上年希尧也不是没有被人打过小报告,譬如雍正五年,就有人弹劾年希尧在淮安官署的仆从超过千人,有贪污之嫌。可素以对贪官污吏赶尽杀绝著名的“抄家皇帝”雍正,却对此一笑置之。
由此年希尧终雍正一朝,官至从一品监察百官的左都御史,始终屹立不倒。同时雍正不仅厚待年氏父兄,而且还有整个年氏家族。
乾隆当年为继后那拉氏家族抬籍正黄旗,后来那拉氏剪发不废而废后,那拉氏家族又被打回原来的旗籍。我们再看年羹尧倒台后,年家仅仅失去了,因年羹尧立功得到的由年兴领导的世管佐领,而其全族仍在镶黄旗。
众所周知雍正为人严苛,但其却对年氏家族如此宽容,足见雍正对年氏爱之深已恩及亲族。可以说年氏家族因年氏一荣俱荣,却未因年羹尧一损俱损,这一切皆因年氏这柄保护伞的荫蔽。
身后哀荣
年氏薨逝后,雍正不仅特别鲜见的罢朝五日,而且还按照前朝董鄂妃葬礼规制,给其举行了大清第一个皇贵妃葬礼,甚至还赐年氏谥号“敦肃”。其中这个“敦”字在历史上未见过有嫔妃用谥,即便是帝王谥号,也只有两三人用过。可见雍正是想用“敦”字“至善至美”的寓意,来表达年氏的特殊吧。
也许源于伤心过度,雍正在葬礼上如丧失理智般易怒。他不仅让包括亲兄弟在内的王公大臣,以及公主王妃命妇,皆为年氏披麻戴孝,而且还要每日三次集体致哀,甚至还怒斥借故不到的诚亲王允祉,同时痛批操持葬礼不力的廉亲王允禩,并罚允禩在乾清宫外跪了一整夜。
据说年氏去世整整5年后,允祉还因缺席年氏葬礼,而被雍正治以“恶逆之罪”。可见时隔多年,雍正对谁未参加爱妃的葬礼,依旧耿耿于怀。
雍正对年氏的思念绵延不绝。年氏去世百日,雍正在自己住的养心殿挂了一块“天长地久”牌匾,自此那间屋就称为“天长地久屋”,雍正在思念谁不言而喻。
同时,雍正还将年氏当时唯一在世的儿子福慧养在身边。雍正不仅躬亲抚养福慧,而且还给予破格优待,譬如赏赐物品时,总是与叔叔辈的亲王同列,而位列在哥哥弘历、弘昼前面,以致朝鲜使者爆料福慧最有可能是未来的储君。
只可惜福慧在雍正六年也病死了,雍正痛失爱子,竟下令以亲王之礼安葬只有8岁的福慧。要知道当时弘历与弘昼都还是光头阿哥,难怪乾隆登基后,正式册封福慧为怀亲王时,曾感慨言道:“朕弟八阿哥,素为皇考所钟爱。”
有时男人不善于表达感情,而只是默默地在做。据说年氏去世四年后,紫禁城内依旧保留着年氏的住处,而且宫中还有16名宫女照应。为逝去的年氏保留宫殿,也许是雍正思念了就到那里坐坐,以解相思之苦吧。
雍正十年,雍正将《美人图》从圆明园带回紫禁城,然后与自己的画像、塑像以及《大般若经》一部,一起秘密放入雍和宫后殿的金塔中供奉。后来因为雍和宫失火,《美人图》才被人抢救出来,得以重见天日。
不管是在年氏的生前还是身后,雍正对待她及其家人都给予了最好的照顾。其实这就是雍正将所有的爱与痛都埋在心中,而用行动表达着对年氏的温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雍正也等着与年氏地下重逢的那一天。据《永宪录》记载,年妃刚去世,雍正就开始安排后事,希望早日将年氏入土为安了。
年氏逝后一直单独停灵在阜成门外的定慧寺,而其他过世的后妃包括皇后,都在田村的殡宫停灵。而雍正自年氏去世百日后,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定慧寺布施祈福,直到雍正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止。
乾隆二年,雍正的泰陵主体才完工,年氏与雍正、以及孝敬宪皇后同日葬入泰陵。
按照清宫规矩,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与皇帝同葬,所以即便年氏贵为皇贵妃,也无资格与雍正同葬。更何况年妃的汉人身份,也无资格被追封为皇后。相信乾隆一定是秉承了雍正的遗旨,才将年氏同葬入泰陵,而且年氏葬礼规格之高,与皇后乌拉那拉氏也不相上下。
世人谈起雍正多是刻薄寡淡形象,却未料他也能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年氏对于雍正来说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泰陵或因地理因素从未被盗
挖大清十二帝除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外,都分别葬在位于遵化的清东陵,以及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雍正的泰陵位于清西陵,同在清西陵的还有道光的慕陵、嘉庆的昌陵、光绪的崇陵、以及乾隆母亲钮祜禄氏的泰东陵。
而葬在清东陵的则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以及慈禧的定东陵等。
大清灭亡之前,大清皇陵都有守陵兵将把守,盗墓贼没有可乘之机。而大清灭亡后,惨遭盗墓最严重的是清东陵,其中最著名的盗墓贼就是孙殿英。
年,孙殿英借驻守马兰峪练兵之机,就近盗挖了慈禧与乾隆的陵墓,开了盗挖清东陵的先河。后来许多当地山贼土匪趁乱世,又相继盗挖了康熙、同治等人的陵墓,以致整个清东陵除了顺治的孝陵外,基本都被盗挖过。
而清西陵也许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附近鲜有驻军,所以没有遇到像孙殿英那样贪婪的军阀盗墓贼,以致清西陵除了光绪的崇陵外,基本都保持完好。
其实雍正的泰陵也并非没有遇到过盗墓贼。年,河北省文物局听说泰陵出现盗洞,遂开始进行抢救性挖掘,却发现盗洞只挖了两米,里面的封土完好无损。由此可见泰陵遇到的只是小盗墓贼,他们还没有实力打开泰陵墓道。
于是抢救性挖掘泰陵工作被紧急叫停,并且恢复了原封土模样。迄今为止,雍正与其生前最心爱的年氏,已经泰陵中同穴年了。鉴于现有的文物保护条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未来雍正与年氏还会依旧安享着死后的宁静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