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南阳满族姓氏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满族本来聚居于东北及河北地区,散居于全国各地。据1985年统计,南阳地区满族人口为10368人,占本区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三位。

南阳的满族来历

一是做官落籍。

明朝宪宗年间(1465—1487),女真人(即满族人的旧称)孛术鲁德入淅川定居,后人即居住于此。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流寓>中载:孛术鲁氏:“隆安人,金(亦为满族人的旧称)之族类。从元(疑为“明”)宪宗南征,道经顺阳(今淅川),悦其山川秀美,遂家焉”。他的儿子学术鲁居谦,曾任江西行省椽生。孙子孛术鲁种官至集贤学士、礼部尚书,著有文集60卷,死后被封南阳郡公。孛术鲁氏即为最早定居南阳的满族人了。

据南阳城的张姓家谱记载,他们系满族人张应祥的后代。清顺治三年(1646年)汝(汝阳)地方总兵,官至都督同知。他是清王朝派驻南阳的第一任武官。其子孙后代就入籍南阳,世代相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家族。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镶黄旗人特合图出任新野县守备,卸任台遂定居于此。

二是逃荒定居。

清朝初期,江淮河汉水患非常频繁。乾隆、嘉庆年间,湖北、江西、安徽等地连年遭受严重水灾,一批满族同胞为了谋求生机,干里迢迢逃荒避难到南阳的山乡垦荒种地,定居下来。

据南召、内乡、淅川三县满族的数处碑文所载,他们的先人多数由湖北南部的兴国州(今阳新县)、大冶县、武昌县、江夏县、蕲水县(今蕲县)、新安县等地迁来。

淅川发现的清道光九年(1879年)淤氏碑文记载:“我淤氏湖北旧族也。家世武昌府大冶县永丰乡流水里前塘堡民……乾隆己亥年(1779年),于河南南阳淅川县城东乡神泉铺武丁里小虎里沟落业聚居”,此碑文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淤氏的迁居原委。这些难民流落到南阳后,基本上是到南召、内乡、淅川的山区里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以养家糊口的。但因家族人口增加,后来分迁各地的为数很多。

内乡的明姓后人,除分迁本县境外,另迁西峡、邓州等地。还有一支沿丹江而下,定居于湖北均县。

建国后,南阳曾于八十年代派人到这些满族人氏的原籍进行调查座谈,查阅了当地的府志,县志和档案资料,除了原籍的氏族系汉族外,他们的宗族辈份完全相同,确系同祖。

由此可见,迁入南阳的满族中的明、淤、石、马数姓氏,自称是清初迁徙南阳的移民,的确是勿庸置疑的。

南阳满族的姓氏也比较复杂,大致有明、张、石、马、淤、黄、詹、曹、桂、邱、潘、邢、季、蛇等20多个。

风俗习惯

南阳的满族人,因为长时期与汉族民众共同相处,又互通婚姻,其民族固有的风俗习惯,已经逐渐消失,至今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窥见其与汉民的差异。

在家庭与婚姻方面,他们一直奉行着由家长包办的一夫一妻制。在过去,曾长期限制与汉族通婚。

内乡县城郊乡西坡村满族李姓,在他们迁到这里以后,很长时间不与本地民族通婚。据先人教导说:“来这里居住是为逃避当时的水灾,一旦老家情况好转,还要迁回原籍。”所以不愿与汉族通婚。后来因为人口稀少,才不得不打破这个禁约,民国以后婚姻嫁娶就不再有什么特色了。

在节庆、礼仪方面,满族过春节的习惯比汉族提前一天。在年三十那一天全家团聚吃年饭,晚上备齐香案请家里亡人回来吃饭。到初一就开始走亲戚,互相贺节,但不叩头拜年,即使父母老人和近族也不叩头拜年。

在供神烧香的时候,按照传统都要燃五柱香。上坟祭祖时,所供的方块肉上只插一根筷子,也有不插筷子的。

南召县从东北来的郝姓,在上坟时只带三块油豆腐和几块糍粑作为供品,而不用肉食作供。岁末的夜晚,举家团聚话旧的时候,老人往往要讲说一些“满”(蛮)语让儿孙们听。把七月十五作为传统节日,称为“七月半”,而不过具有汉族传统的“十月一”。

在丧葬礼仪方面,内乡、南召、淅川境内满族的坟墓绝大多数为长形,头朝高坡,脚头垒土较高,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上尖下宽的三角形。有的还把小形墓碑镶嵌在中间,而较大的墓碑是单独立在墓前。从墓碑上看,也是事前请风水先生们确定了向位后才殡葬的。但也有少数人家的坟墓堆成圆锥形。人死后没有报庙的习惯。“送路”时只有亲生儿女参加,其他亲戚、宾朋概不参加。

在宗教信仰方面,满族人不敬菩萨、财神、火神、土地神等神像,但仍然供奉天、地、君、祖和师的神位。

#百万创作者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