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熙朝之前汉妃情况

北京皮肤科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清在创建时,仅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并没有制定规范的宫闱制度,他们的婚姻更多从政治联合的需求出发,把婚姻视为政治联盟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联姻关系把女真各部和蒙古诸部紧密联结起来,此时,清宫后妃主要来源于女真和蒙古的各部落。

清人入主中原后,完成统一,其与蒙古政治联姻色彩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为获得汉族地主的支持,把汉人女子纳入后宫。但在清初入关时,传统的政治束缚力强,满人为了保持民族特性,特立了“不蓄汉女”(汉军旗除外)的规矩,把普通汉人女子拒之宫门外,汉军旗便成了清初满汉高层联结的重要桥梁,来自汉军旗的汉妃成为清初后宫比较特殊的一个存在群体。

汉军旗设立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征战时,会俘虏与接收投降的一批汉人,后将这些汉人编入牛录,其中大部分汉人被分配到八旗特别部队“黑营”之中。随着努尔哈赤的四处征战,投降的汉人与日俱增,因而为了更好地管理汉人,天命八年(年),专设“汉审事官八员”来管理旗内汉人事务。

到皇太极上位后,为了平衡八旗诸贝勒的军事实力,且汉人精于火器,便当即下令定“旧汉兵为乌真超哈”,拨出汉人别置一军,名“乌真超哈”,即携带重武器之兵种。

随着皇太极南攻,征服地区越来越大,投降的汉人人数激增。至崇德七年(年),因投降于清的明朝官兵增多,皇太极遂将乌真超哈编入八旗,于当年六月甲辰下谕汉军四旗再析为八旗,完全与八旗满洲对应,其汉军八种旗虽无确切记载,但显然已经与八旗满洲一致,贯穿有清一代的八旗制度形态完备。

汉军旗虽是八旗中一员,可其地位是长期处于满蒙八旗之下,所以,清朝统治者为了能将汉军旗纳入自己的运筹帷幄之中,便给予一些优惠,如“一阅选秀女,顺治年间,定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官员正户军士闲散壯丁秀女。”汉军旗汉女可参与选秀,入宫为妃,成为了最早进入后宫的汉人妃子。

选秀制度的演变

《清史稿》如此记载:“太祖初起,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但循国俗称“福晋”。福晋盖“可敦”的转音,史述后妃,后人缘饰名之。”可见,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清政权还没有建立明确的宫闱制度。据清代玉牒所了解到,努尔哈赤共有14个妻妾,所纳时间都是在其起兵后政权高速发展的时期,其通婚的形式把建州部落和蒙古部落联合在一起,故而这些后妃主要来源于女真不同部落以及蒙古,具有明显的政治联姻色彩,这为清政权最终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崇德元年(年),皇太极即位后建五宫制,立清宁宫为中宫。其时后宫“位号既明,等威渐辨”,后宫名位制度开始形成,但尚无选秀制度。据《星源集庆》记载:皇太极的后妃共有1人,9人来自满洲各部落,剩余有5人皆来自蒙古博尔济吉特氏。

皇太极后妃中无汉妃有两重原因,一是皇太极花了10年时间来组建汉军旗,汉军旗成员主要是来自战俘,无联姻的必要;二是相较于汉族,满族与蒙古族关系更为密切,汉文化与满洲文化差异明显,两者呈现出一种激烈对抗的局势。

顺治即位后,于顺治十年(年)废掉由摄政王多尔衮为他选定的皇后,并下诏选立新皇后,具体选秀范围是:“应于在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王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从之。”这是顺治上位后的首次选秀,其选阅范围还未包含任何汉军八旗或者是汉官之女,可这是日后选秀制度的雏形。

1.选秀制度

清政权在顺治继位后,后宫选秀制度开始形成,出身于汉军旗的汉妃也随之出现在清廷后宫,而顺治至乾隆年间选秀制度不断在变化,故出身于汉军旗的汉人秀女参选范围也相对地发生变动,清廷的选秀制度对秀女的出身条件做了具体规定,如下。

首先,秀女的选定由户部主持,出身于满、汉、蒙八旗的秀女每三年选一次,年龄应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阅选秀女的顺序为满蒙汉八旗,汉军旗为最末,出身于世家的秀女可被皇帝册封为贵人以上。

另外,秀女在选秀年龄范围内,会有具体补贴,若是逾期未参加选秀,要向户部上报原因;其次,选秀范围由全国满、汉、蒙八旗逐渐缩小到以京城为中心的八旗秀女,外任旗员、密云驻防、赵良乡顺义三河驻防远离京城,被排除在外,选秀范围逐渐以北方为主。

最后,对于秀女的体貌有具体限制,要求“其有头面肢体残疾之女”上报给户部,不然就受“兵丁鞭责”。且在康熙年间,选秀女之时会优先考虑后妃姐妹,这一情况的出现以致于康熙后妃中有四对亲姐妹,其中的三对均为满洲镶黄旗,一对来自满洲正黄旗,其中有三人是皇后的妹妹,一人是宜妃之妹。

姐妹同嫁一夫,是满族氏族社会的婚嫁风俗,但从她们的出身于满洲上三旗可知,其中也存在着政治的考量,这一规定沿袭至乾隆后而被取消。从以上选秀制度的变化,可知这一时期的汉妃来源主要是汉军旗中居住在以京城为中心的驻防八旗、年龄在十四至十六岁之中体貌端庄无毁的秀女。

2.内务府选秀

汉妃的另一个来源是内务府包衣(奴仆)。包衣主要由清初投充、俘获战俘、获罪之人以及买卖人口这四种人组成,其来源比较复杂。清朝初建时期,不少满、汉、朝鲜人归顺清朝,投充之人会被列入内务府包衣,如汉人高氏一族,“高名选,镶黄旗人,世居辽阳地方,国初来归,原隶包衣。”

清朝宫女虽然是从包衣宫女中挑选的,出身比较杂乱,满、汉、朝鲜人皆有,但其相较于八旗选秀,门槛有所降低。包衣汉女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充当宫女或者侍令女子,一旦被皇帝选中,便可成为嫔妃。

内务府每年正月进行一次选秀,选秀对象是包衣上三旗,即在正黄、镶黄、正白旗下挑选,秀女年龄在十三以上即可。由此出身于内务府上三旗且年龄在十三以上的汉女可参与内务府选秀。

至雍正年间,贵人以上的宫女,需从官员世家女中挑选,贵人以下所选宫女,对应为拜唐阿、校尉、护军及披散人等之女即可,如此在身份上才形成匹配。乾隆时期,内务府选秀女,需要避开后妃的同族姐妹,以此来避免主仆间身份差异。

由上可知,出身于内务府包衣三旗的汉人之女亦或是拜唐阿等低职位汉人之女可参与内务府选秀,如内务府包衣出身纯裕勤妃陈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和慧贤皇贵妃高佳氏等,通过内务府选秀后进入宫廷做承直伺应之人,得到皇帝宠幸,从而晋升为妃嫔。

汉女入宫

清代的后宫制度虽承袭了明朝的后宫制度,但也在选择的范围和方式上进行了很大的改革。顺治帝亲政后为了标榜“天下一家”,满汉不分彼此,“各相和睦”,鼓励满汉之间通婚。从顺治帝开始,清宫后妃不再局限于满族后妃和蒙古后妃,汉女妃嫔开始出现,清代的后妃成分发生了变化。

顺治帝六岁登基后,朝中由多尔衮摄政。年,清朝问鼎中原后,摄政王多尔衮为巩固政权,遂让顺治帝纳蒙古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为后,即皇后博尔济吉氏,稳固北方政局,实为政治联姻。

多尔衮逝世后,顺治帝以“后容止佳丽,性巧慧,好奢侈,多猜嫉,与帝迁”为由废后。之后,孝庄皇后让顺治帝迎娶蒙古科尔沁多罗贝勒之女为皇后,意在维护满蒙关系。顺治七年(0年),多尔衮逝世,顺治帝亲政,开始学习并沿用明朝制度,任用汉官。

除了满汉官民联姻,顺治帝还纳汉女入宫为妃,意在拉拢汉官,对象一般是当朝高官之女,如恪妃。迎娶时准许其用汉妆,冠服使用汉式,以示对汉文化的尊重,表明了统治者对汉族的拉拢之意。

石氏入宫后很受顺治帝礼遇,居永寿宫,并优待石氏家人。据《永平府志》载:石申妻赵淑人承肩舆入西华门,至右门下舆入宫,行家人礼,赐重筵,赐贮,赏赉有加。当时董鄂氏已为皇贵妃,但也会经常为石氏诵经读书,以此可推断,恪妃石氏在后宫地位较高。

在顺治帝倡导的官民满汉联姻政策实施不久,给事中季开生上奏,“家人自通州来:云有使者封船奉旨往扬州买女子。”指责皇帝的奴仆在扬州购买汉族姑娘送往皇宫之事,从而激起了反满情绪,皆说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后宫中均无汉女,顺治帝推行皇室满汉通婚实在有违祖制。顺治帝大怒:“一派胡言!朕岂会不尊祖制?”自此,宫中不可“蓄汉女”,帝王和皇族不得和普通汉族女子通婚。

本章小结

清政权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妃最初来源女真各部的女子,随后逐渐变成以蒙古女子为主。清朝入关后,顺治帝为了更好统治中原,遂沿袭明朝后妃制度,冀望通过迎娶汉妃来笼络汉族官员,清朝皇帝的婚姻由原来满蒙发展至满汉联姻。

汉军旗是清政权最早接纳、组织起来的一批汉人,其设立是清统治者拉拢汉人精英的一个特殊手段。汉军旗能为清政权提供了可靠的汉人军队,这对于清朝统一政权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清入关后,汉军旗的军事性质减弱,而选秀制度允许汉军旗和内务府包衣汉人之女利用该途径进入后宫,汉军旗遂成为了满汉联姻的纽带。清朝的后宫妃子族群结构发生变化,表明了婚姻始终是清统治者重要的政治手段。

从满蒙联姻到满汉通婚,其中的主体变化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审时度势,会根据自身实力与统治对象的变化而做出的改变。且汉妃的入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满清贵族与中原汉人存在的矛盾,促进满汉之间的交流,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因此,汉女入宫为妃的情况在清统治的鼎盛时期—康雍乾时期—更为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