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话清代营口的盐滩和盐道

拉萨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正在维修的古井

营口地区的海盐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两汉时期设置的平郭盐官(治所位于今熊岳温泉),在辽东半岛濒海一带煮海制盐,称作“辽东之煮”。明代辽东各卫所纷纷在盖州卫所辖的海滨设有盐场,由“煎盐军”煎煮制盐。清代开始,改煎为晒,开辟盐滩,用日光法晒盐。

 

清代营口海盐由盛京内务府垄断,按八旗驻防的辖境划分,营口盐场位于牛庄防守尉与盖州城守尉的交界地带(当时营口称没沟营,归属牛庄防守尉管辖),因此,营口盐场最初称作“牛盖二城界盐厂”,简称“牛盖局”,营口开埠后,又改称为“营盖局”。其范围是“西至海,南至海,北至官苇塘,东至盖州界。南北长三十余里,东西宽十数余里。”营盖局各盐滩因其土质好,卤水清而重,故所产之盐颜色洁白,味道鲜美,主要用于供应盛京各八旗衙门官兵食用,并且还是清代皇帝回东北祭祀所需用盐,因此有“贡盐”的美誉。民国版《清盐法志》卷四十“东三省二·旗庄篇”记载:“清代肇基东土,以辽沈为盛京发祥旧地,山陵在焉。陪京制度官司集焉,祀典之所需、官兵之所给,例有岁办盐额以备供应。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管庄所由设也。官庄滩均属营盖局管辖,以其领票供官物。顺治元年,岁办供应陵渡长白山祭祀所需白盐、上用白盐、皇庄官庄盐共六万六千斤。”

清代营口的盐滩共有座,主要分为黄旗场、二道沟、三道沟、蓝旗场、红旗场5个盐场。各盐场所辖盐滩数量不等,多的如三道沟座,少的如红旗场70余座。盐滩按距海远近分为上、中、下三等,产量不一,上等滩每副年产盐石,中等滩每副年产盐石,下等滩每副年产盐至石。所有盐滩均归属盛京内务府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三旗所设的旗庄管理。各旗庄有庄头和盐丁,庄头是由盛京派来,盐丁则是掌握晒盐技术的山东或河北的流民。

由于是“国营企业”,当时各旗庄上交的盐产量实行定额制,分为庄头、盐场、盐丁三个部分计算。首先,每个庄头每年需上交贡盐10斤,三庄共交斤。其次是每个盐场需上交斤,5个盐场共斤。最后,按盐丁统计,每个盐丁交40斤,共交00斤。合在一起,每年交盐斤。在完成上述指标之后,剩余的盐名义上“充公”,实则是由庄头和盐丁卖掉,官府也不予过问,“听其售卖,照章纳课”。

作为朝廷贡盐,营口各盐场的盐在运输途中是不用上税的。但是,到了同治时期,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各省先后在辖区设立局卡,抽厘助饷,以办理军需,出现了盐厘等名目,营口也不例外。据同治六年(年)12月盛京内务府向盛京将军衙门的呈文称:“庄头等历年应征官盐赴库交纳以备户部领取,余者充公。现交收盐斤之际,由新设查办私卖盐斤守卡兵役不准庄头等装运盐斤放行。”盛京将军的答复是:“此项盐捐因练兵饷糈无款可筹,是以会同奉部议准,本省个海口盐滩于卖盐时由各买主名下每盐一石抽捐东钱一吊,以资饷糈。”

在旗庄垄断时期,营口各盐场所产之盐均要统一运送到陪都盛京(今沈阳市)。大规模运输,以马车为主要运输工具,冬季由于地面结冻,承重力大,马车装运的盐也多,每车可达千斤以上。夏季地面松软,不易行走,每车装运只有斤左右。小规模运输,也有用马驮运盐袋的。运盐所走的路线是,由黄旗和蓝旗之间的土道向东,越过大平山,经牛心山(金牛山)南,进入到今国道大石桥段,全程近20公里。据王绵厚先生考证,这条路早在汉代就是连接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市)和盐铁重镇平郭(今熊岳温泉)的交通线。考古调查显示,营口地区的明代烽火台大部分都分布在这条路的两侧,可见在明代这也是一条主要的交通线。

近代以后,营口海盐行销东三省,特别是铁路建成后,各盐场的盐改用船运至营口,然后转火车北上。传统的大车运盐和马驮运盐方式逐步淘汰,但是去往岫岩、汤池等近途运盐还依然沿用这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并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如今在昔日的滩涂之上已经建设了现代化的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古老的盐道大部分消失在乡村建设之中。只有老边区东岗子村目前还保留一段当年运盐古道的遗迹(当地称为“盐马古道”,其历史属实,但称呼有误。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是源于以茶换马,而营口的盐并不用来换马),路边还有一口当年供运盐马队休息饮水的古井。目前,该村正在对古井进行维修,并准备在其周围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向人们讲述当年营口盐滩和盐道的故事。   

作者阎海系辽宁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