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满族人的旗籍,社会与政治合一的八旗制

白癜风发病机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86.html

纳兰性德,满族,正黄旗。有清一代,满族人最重要的身份就是他的旗籍。自万历四十三年(年)正式编立八旗之后,努尔哈赤作为八旗之主,他的子侄分掌各旗。据《满文老档》和《清实录》记载,最初当过旗主贝勒的有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济尔哈朗、德格类、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岳托等十人。

其中皇太极任正黄旗、镶黄旗两旗旗主;多尔衮、多铎分主正白旗、镶白旗,阿济格曾领正白旗后被多尔衮代替;代善和他儿子岳托分别分主正红、镶红旗;莽古尔泰和其弟德格类相继辖领正蓝旗;阿敏曾领镶蓝旗后因过失被革职,由他弟弟格尔哈朗继任。

八旗贵族及八旗制度

由于旗主在皇族中的地位,加上战功等其他原因,镶黄、正黄和正白旗素有“上三旗”的地位,为贵族中的贵族。

纳兰性德的祖父尼雅哈,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投降归附,被努尔哈赤接纳并授予佐领职,编入正红旗。他的儿子明珠,娶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的女儿为妻,享正黄旗籍;生纳兰性德继正黄旗旗籍,是名副其实的皇室贵族,也处于八旗社会的最上层。

所以纳兰性德在他的成名词作《金缕曲·赠梁汾》中说:“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

令人敬佩也令人赞叹不已。识自己显贵的出身为偶然,视京城花团锦簇、锦衣玉食的生活为庸俗、污浊,视知心朋友为“一日心期千劫在”,令他品格的高洁超越了所有高贵。

在八旗制度中,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是最初所设的黄、白、红、蓝四旗,由于规模的扩张壮大,又增加四旗,就在黄、白、蓝旗上镶上红色的边,在红旗上镶上白色的边,形成八旗完整编制。

由于有了新的镶边的旗,原来的旗就叫做“整旗”。清军入关后使用汉字,“整”字笔画多,就用了“正”字简代,意思是整面颜色之意,语音还应念作“整”。后来“镶”字也简代以“厢”字,北京的不少地名沿用至今。正旗、镶旗没有正与偏的含义。

清朝八旗制度的作用

但清朝时京城的人是分成了旗人和民人,八旗制度中又分王公贵族与军兵家属。八旗王公贵族又分皇族和异姓贵族。异姓贵族是指皇室以外的八旗贵族,主要是清朝的开国元勋、功臣和皇亲国戚。而皇族又分为宗室、觉罗。

宗室,指的是清显族塔克世(努尔哈赤父亲)的直系后代。觉罗,指的是清景祖觉昌安(努尔哈赤祖父)兄弟六人,即所谓“六祖”中直系努尔哈赤以外“五祖”的子孙后代。宗室成员允许使用金色腰带以示尊贵,故俗称“黄带子”;觉罗家族成员允许使用红色腰带,故俗称“红带子”。

八旗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对于有效的组织部族民众,整合凝聚各方面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生产和战争,对于清统一全中国,都起到重要作用。八旗制度是在女真人氏族制度时期的“牛录”组织基础上创造的。

女真人出猎或征战时,各依所属族、寨行进。每十个人为一行进单位,设“牛录额真”为首领(“牛录”是箭,“额真”是主的意思)。

八旗制规定每人编为1牛录,有牛录额真(佐领)管理其中一切事物。每5牛录为一个甲喇,设一个“甲喇额真”(参领),每5个甲喇设一个“固山额真”即“旗主”,后称都统。有清一代,牛录及人数多有变化,但旗始终未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