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旅居上海时,曾数次托人代购张恨水金

混杂于诸多听众之中的张恨水,在听鼓姬演唱时,确实是一位“醉翁”。其醉非在于酒亦非在于色,而是醉在曲高词雅,醉在洞察鼓姬与听众的内心世界,醉在捕捉各色人物的神态与动作,醉在出自大众之口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他所塑造的沈凤喜、樊家树、沈三弦等人物,其原型无一不是来自天桥的坤书馆。

张恨水

20世纪30年代初,张恨水常约成扶平(满族镶黄旗人)、陈逸飞等文友到天桥福海居等茶馆消遣。在福海居这家大茶馆里,经常发现一些提笼架鸟的满族人见面时仍然彼此请安。张恨水对满族的遗风很感兴趣,于是便约成扶平撰写有关满人生活习俗的文章。不久,以《旗族旧俗志》为题的长文,便在张恨水主编的《世界日报》副刊上连载。

张恨水亦经常涉足于天桥水沁亭内的武术茶社。这家茶社的创始人是北京会友镖局的老镖师李尧臣。《啼笑因缘》第一回中所描写的水沁亭那家茶馆,便是武术茶社。而那位举石锁的老者关寿峰,即为李尧臣。

张恨水

张氏以《啼笑因缘》一书而闻名。自后,《金粉世家》《满江红》《五子登科》等著作,陆续问世,连载报端者,达数十万言。其在市民及小知识分子中影响之大,实不亚于巴金在青年学生中之影响。

张恨水之小说,以爱国故事为主,兼有揭露社会黑暗及侠义。不料盛名之下,贸利之徒、无聊文痞,往往盗用其名氏,造作俗恶言情小说,刊诸各地小报,一时“恨水”之名,泛滥成灾。

据称鲁迅先生之母,颇嗜读张氏小说,鲁迅并不以为忤。30年代,鲁迅旅寓沪上,曾数次托友人代购《金粉世家》诸书,函寄北京太夫人处。从鲁迅书札看,确有其事。

鲁迅母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