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临死前做出的决定,就是由他带头提出来,让康熙亲政。
那么,索尼的这个举动,为什么就让康熙下定决心除掉鳌拜呢?
(康熙除鳌拜)索尼是顺治皇帝给年少的康熙安排的四大辅臣之首(另外三大辅臣是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顺治去世前,由于康熙年幼,又由于顺治不想让之前亲王们争皇位的悲剧再次重演,因此给康熙选择了他最信任的四位大臣。
但是在康熙渐渐长大以后,这四位辅政大臣却成了康熙亲政道路上的障碍,尤其是处在第四位的鳌拜,此人性格倔强,独断专行。不仅不把其他三位辅政大臣放在眼里,也不把康熙放在眼里。整个朝廷,成了他的一言堂。
康熙对鳌拜忍无可忍,多次在朝堂上与鳌拜争执,但是最后都不得不屈服于鳌拜的意志。在其他辅政大臣中,与鳌拜争执最大的,要算排在第二位的苏克萨哈。不过,苏克萨哈显然不是鳌拜的对手,很快就败阵下来。苏克萨哈在败阵下来之前,也像索尼一样,提出了还政于康熙,自己前去给先帝守陵的主意。但是,康熙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也没有下定决心除掉鳌拜。而且此后,当鳌拜要置苏克萨哈于死地的时候,康熙最后还是屈服于鳌拜,把苏克萨哈赐死。
同样是提出还政给康熙,为什么索尼一提出,康熙就决定除掉鳌拜呢?
(四大辅臣)第一,鳌拜成了孤家寡人。
为什么说当索尼提出还政于康熙的时候,鳌拜就成了孤家寡人了呢?
一是苏克萨哈已经被杀。其实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苏克萨哈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罪,他那些所谓的“罪”,都是鳌拜捏造的,并不存在。甚至他究竟犯了什么罪,历史上都没有留下来,只是简单地说了,鳌拜给他罗列二十四大罪。康熙既然知道这些罪都是捏造的,他为何不派人调查?最后就屈服于鳌拜呢?我觉得康熙当时至少有两个考虑:其一是借鳌拜的手,杀掉苏克萨哈,也为他自己除掉一个亲政路上的障碍。其二是正因为鳌拜杀掉罗织罪名杀掉苏克萨哈,从而才把鳌拜推向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二是正黄旗支持康熙。苏克萨哈被杀后,苏克萨哈的正白旗,实际上因此听从于康熙的调令。而当索尼表示还政于康熙的时候,索尼所代表的正黄旗也听从康熙的调令。这样一来,八旗中就只有鳌拜和遏必隆的镶黄旗不服调令。而遏必隆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是一个哪边强势就往哪边倒的人。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只有鳌拜一个势力在对抗康熙。
(索尼剧照)第二,康熙有了抓手。
康熙其实早就想除掉鳌拜,但是没有抓手。亲王们不可靠。如果联合亲王们除掉鳌拜,这样一来,这些亲王们势必做大,清朝前期亲王干政的悲剧又可能发生。如果联合大臣干掉鳌拜,实在又没有可联合的人。索尼虽然避免与鳌拜争锋,但是其态度含糊,康熙也摸不清楚他的心思。而当索尼向康熙提出还政的时候,康熙一下就找到了抓手,这就是索尼的儿子索额图。
虽然历史并不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索尼和康熙有一次深谈的。而在这次深谈中,索尼的儿子索额图最后成了康熙最可倚靠和亲近的人。康熙因此依靠索额图,扳倒鳌拜。
第三,康熙有充足的理由。
康熙想要扳倒鳌拜,必须要有说服力。事实上,鳌拜除了独断专行外,也并没有什么大罪。要想把权力从鳌拜身上解除,必须要有过硬的理由。
由于先前苏克萨哈提出还政,索尼又提出还政,虽然康熙都没有答应。但是,这种情况下,大臣必须做出还政的姿态。可是鳌拜并没有这样的姿态,反而更加专断。所以,这样一来,康熙除掉鳌拜,也就顺理成章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