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和宫大街,做梦都不会走错的地方北晚新

雍和宫大街,南起北新桥路口,北至北二环路,东侧与北新桥头条、戏楼胡同等胡同相通,西与交道口北头条、方家胡同、国子监街、五道营胡同等胡同相通。

雍和宫大街记者和冠欣摄

它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大街。明朝它属崇教坊,称集贤街,清朝属镶黄旗。后因雍和宫在此,民国三十六年()称雍和宫大街。

我家就住在与这条大街相通的一条普通胡同里。那时,胡同里很安静,几乎没有商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要到雍和宫大街上解决。大人们经常派我们小孩上街买东西,打油买醋更是家常便饭。

我家所住胡同的南北侧,各有一家副食店和菜店,我常去的叫雍和宫第三副食店,门脸三间面宽,进深很深。左边是牛羊肉、鱼以及油盐酱醋等,右边是水果、各式糕点,到了夏秋两季,西瓜、桃等水果会在店外面卖。而菜店则每到10月底至11月初,会把大白菜堆在马路边,上面插个牌子,写着价格,当时白菜大概2.5分一斤。遇到下雪天,菜店担心白菜冻坏了,就用被子盖上白菜。

那时,每天早晨,我们都会过马路去一家小吃店买早点。小吃品种很多,油饼、火烧、豆浆、豆腐脑等一应俱全,我们偶尔还会去那里买中饭或晚饭。它家的羊肉包子趁热吃很香,吃完了感觉嘴上糊了一层厚厚的羊油。

除此之外,街上还有永吉照相馆、信托商店、北新中药店、修鞋店、北新桥理发馆、建华服装店、酒铺等,我们也会去。只不过当时,作为小孩,去的频率不高。记得有一家理发馆,进去后,男士在右边,女士在左边,店里有一排L形座位,墙上有块小黑板,顾客用粉笔登上姓,排队等候。

街上还有一家酒铺,门脸儿挺宽,没进深,里面还卖熟肉、粉肠、小肚等菜品,偶尔我也会进去帮大人买酒。人们到这里买酒,不像现在整瓶整箱地买,而是零买,比如买二两。售货员用酒勺从酒缸里打出酒来,再装到瓶里。门店外摆着两三张桌子,便于客人使用。我曾看到一位老者,衣裳不整,坐在桌子上干喝酒,把一颗大钉子的上半截放在嘴里含一会儿,再喝一口。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雍和宫大街上的门脸被人刷红漆、墙面喷涂成灰色,这是我看到的最早的街道环境整治。上世纪八十年代,雍和宫对外正式开放,同年,孔庙也对外开放。从此,雍和宫大街北段也逐渐热闹起来。许多住户开墙打洞,形成了旅游商品一条街。

当年,位于北新桥路口东北角的北新桥百货商场,随着人气的高涨,由过去的一层翻建成二层,并更名为北京大华百货公司,大华百货开业之日,门前人山人海,我也去凑热闹,差点被挤扁了。

年为迎接奥运会,北京进行环境建设,雍和宫大街被纳入北京市重点大街、重点地区环境建设项目,进行过一轮统一环境整治,大街环境得以提升。年,北京新版总规诞生,雍和宫大街迎来新的契机。近两年,雍和宫大街开展了新一轮环境建设。东城区聘请中国城市规划院负责项目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街既保留了一些老门店,如理发馆、修鞋店、副食店、小儿书店等,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当年的影子,又对大街上新开的商家进行了一对一设计,使这些商家整齐有序,各有特色。如今,雍和宫北段东侧街面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美中不足是国子监街东口至方家胡同之间商家有些密集。

随着雍和宫大街规划改造的深入,大街上商家的密度会逐步降低,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当然,通过设计也可以找到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著名设计师张永和设计的某商家,门脸儿并没有开在街面上,而是藏在院里。这种设计,不仅缓解了街道的交通压力,而且增加了商家的神秘感。人们在院子里喝茶、用餐,与雍和宫隔窗相望,别有一番情趣。

雍和宫大街是我最熟悉的大街,我做梦都不会走错。

作者:魏科

(原标题:做梦都不会走错的雍和宫大街)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