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靠衣冠马靠鞍,清朝几万名公务员,谁也没有把我全都认识清楚。所以在服饰和穿戴上,对不同等级官员进行区分就十分必要了,此外也可以通过规范化等级礼仪制度,来凸显皇帝对有功之臣的恩宠。花翎便是其中一种。
什么是三眼花翎
帽子,作为官员最显著的服饰穿戴,每天都要戴在头上,也是随好辨别身份的标志之一。清朝官员的帽子上的装饰分为三部分:顶珠、翎官和翎羽。其中顶珠分为:
红宝石(一品官员佩戴、宝石红)珊瑚(二品官员佩戴、珊瑚红)蓝宝石(三品官员佩戴、宝石蓝)青金石(四品官员佩戴、青色)水晶(五品官员佩戴、透明)砗磲(见注释1,六品官员佩戴、白)素金(七品官员佩戴)阴纹缕花金(八品官员佩戴)阳纹镂花金(九品官员佩戴)此外无顶珠者无官品。
大家有没有发现九种顶珠颜色相差很大,一般只需一眼即可以辨识出来,所以官员们打了照面,只需要辨识一下,就是到该怎么行礼了,简单、方便!
翎官一般分为两种:文官用翡翠、武官用白玉。
而花翎的种类就比较少了,分为四种:蓝翎、一眼花翎、二眼花翎、三眼花翎。
什么人有资格佩戴
在清朝初期,有资格在帽子后面佩戴花翎的可都是皇帝的“自己人”,按照亲疏远近分别佩戴三眼、二眼和一眼的花翎。
其中皇室成员中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皇后所生公主的驸马才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乾隆朝开始),
三眼花翎基本都要与皇帝有很近血亲的。
次一等的二眼花翎一般需要是宗室亲贵,其需要封有爵位,此外还有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这里看出嫡庶尊贵之分。
再次一等的一眼花翎,则一是满族上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出身的侍卫长官。若非此类,一边都边靠。
当然凡事皆有例外,在康熙朝收复台湾时,施琅就曾因为立有大功被授予花翎,开了因功受赏花翎的先例。再比如御前侍卫出身的权臣和珅就被赐过两眼花翎。
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花翎的稀缺性,所以其所代表的恩宠含金量就很高,自乾隆朝廷开始到灭亡,被赐过三眼花翎的外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稀缺如斯可见一斑。
不过到了清朝后期,吏治腐败,朝廷国库空虚,于是就有了花钱买官帽的事情,一枚花翎为两实银,蓝翎为两实银!
注释1:砗磲(chēqú),贝壳类的一种,具有装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