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斯塔娜难忘草原上的袅袅炊烟我的故乡

我的家在锡林郭勒盟大草原上,这里有我的乡愁,有我童年的美妙时光。01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母亲河。锡林郭勒草原既是蒙古族发祥地之一,又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走向中原、走向世界的地方,在锡林郭勒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至今仍流传着许多有关成吉思汗的传说。其后,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帝位,并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建筑了著名的元上都。之后的元朝先后有八位皇帝继位。可以说,大元的历史离不开锡林郭勒,锡林郭勒也因大元的兴盛与崛起而举世闻名。我儿时的家就在锡林郭勒草原上的一个蒙古包里。在我的记忆里,夏季的草原是最美的,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有立体感的白云,不时有雄鹰掠过,草原碧绿,散布着星星点点的牛马羊,各种鸟儿愉快地唱着歌……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在奶香的诱惑中,开启了我们一天的生活。这些画面太美太难忘,离家再远再久,我总也走不出那种蓝天白云与满眼青绿的记忆。如果说草原上的夏天生机盎然,秋冬天的草原则更加忙碌。为了牛羊过冬的草料,秋天牧民需要收割草料进行储备。一把长长的镰刀是我们割草的工具,我们几姊妹都是割草的好帮手,劳动一点儿也不输男孩子,割下来的草一排排地摆放整齐,然后用叉子再叉成一堆堆地码好,等着牛车或马车来拉回去。冬天最怕下大雪,但我们这些小孩最喜欢的也是大雪,雪下得太厚,一方面担心牛羊的安全,一方面我们又可以去雪地里堆雪人放肆玩耍。小时候,起床后我经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拉小牛犊——不让小牛犊围在大牛身边,方便妈妈从大牛那里挤牛奶。手工挤奶是个技术活,我们那时候手劲小,怎么也挤不出来,挤两下就会手痛,但我们特别喜欢挤牛奶的活,这是难得的与妈妈独处的时刻。帮妈妈挤完牛奶后,我们就开始放羊了。在草原上,从羊圈放出来的羊群是不用看的,随它们四处吃草。02早起是我们草原人民的习惯,从看谁家炊烟升得早,就知道谁家起得最早。我们最喜欢看草原上蒙古包里升起的袅袅炊烟,如果今天自家起来的晚了,炊烟升得迟了,我们家第二天一定要补回来,早早地把火生起,飘出去的炊烟会告诉大家,我家这天起得最早。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是繁琐而辛苦的,但是我们懂得用美食犒劳自己,我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奶豆腐。在中午空闲时,妈妈就开始制作奶豆腐。制作奶豆腐主要用牛奶作原料,将鲜牛奶用粗纱布过滤后,盛进木桶或瓦缸中,放置阴凉处几天后,鲜奶自然凝结。再将上面的“奶嚼口”取出,把凝乳倒进锅里,用温火熬煮。因蛋白质受热凝固,乳清会慢慢分离,同时榨取乳清,留下稠凝乳加大火力,把乳清彻底榨完后,及时用勺背揉搓稠凝乳直至不粘锅。然后用小勺或专用木具将稠凝乳放进木模中轧实后放置阴凉处。若要做成甜的,在揉搓时再加进糖料,这样奶豆腐就完成了。每当妈妈制作奶豆腐的时候,我们几姐妹就喜欢围在妈妈身边打转,看着鲜奶慢慢的变化,那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奶豆腐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最常用的就是直接泡奶茶,味道浓郁满屋飘香,当然我比较喜欢直接掰一块放在嘴里嚼,你得慢慢品,不能急,味道会充满整个口腔。除了劳动,我们草原儿女也有自己的童年游戏。小时候,我们的玩具很少,草原上的石头就成了我们天然的玩偶。我们用石头来搭房子,玩过家家,造出各种想象中的房子和各种类型的门窗。大石头除了陪小孩子玩,也是各种昆虫的家,我们经常从一只蚂蚁开始跟踪,到最后找到在石头下的蚂蚁窝,这都是我们寻找动物世界的乐趣。有石头的地方,除了草以外,还会长出其它不同的植物,我们会猜测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然后去找大人确认,这都是我们探索和学习的源泉。草原上也不是一路平坦,我家屋后有一座大山和一座小山。夏天下蒙蒙细雨的时候,山上就会长出小蘑菇,我们就冒着蒙蒙细雨去找蘑菇,找好以后卖给那些专门的收购商人,那时我和姐姐两人找的蘑菇能卖上好几块钱,感觉特别有收获。如果遇上下大雨,屋前的草原低洼处就成了天然的游泳池——一大片积水成就的湖,这是我们小孩子的游乐场,一头扎进这能看见地下草的水里,滚的全身都是泥,谁家的孩子都认不出来了。03小时候,我们知晓外界的主要途径是听收音机。每天早起后,蒙古包内全是收音机的声音,播放各种广播,让想睡懒觉的瞌睡虫都没法赖床。再后来,我们这里有了黑白电视,但不是每家每户都买得起。“80后”的我们那时候刚好遇上《西游记》开播,每天晚上等到《新闻联播》结束后,就拿个小板凳去邻居家看两集,邻里相处得也非常和睦。那时,旗里面还会定期组织来草原上放电影。我记得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会唱的第一首汉语歌也是《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时我还小,不懂汉语,虽然会唱这首歌,但是我并不知道歌词的内容是什么,我姐比我大三岁多,于是她就给我讲这是唱妈妈的,我就更喜欢唱这首歌了。长大后,我成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一名舞蹈演员,开始离开故乡,频繁地在各个地方演出,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对父母对故乡的那种眷恋。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年,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苏尼特右旗草原上,成立之初只有9名队员、4件乐器。儿时的我们也少不了乌兰牧骑的陪伴,舅爷和舅奶是镶黄旗的第一代乌兰牧骑演员,表哥、表嫂也是乌兰牧骑队员,我经常跟着他们学跳舞。记得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内蒙古艺术学院有一次来我们这里招生,为了这次考试,我妈特意亲手为我做了一套特别时尚的衣服。可当所有准备都就绪时,妈妈又说我当时太小了,于是放弃了那次机会。我知道妈妈是舍不得我。所以,初中毕业以后我才到乌兰察布盟艺术学校学习。如今,我们经常去草原的每个角落开展演出,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多么怀念小时候跟爸妈一起过节的乐趣呀。我时常想起小时候长大的家乡,想起自己曾经坐在微风吹过的草地上,看小草轻轻地摇头、摆手,看远处蒙古包上升起的吹不散的袅袅炊烟,那些都是乡愁的所在。-END-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融媒体出品监制

杨天兵统筹

黄琪晨口述

哈斯塔娜文

《文史博览·人物》记者吴双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