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宫廷大剧的热播,各色佳丽们又开始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争奇斗艳,剧中各种情节、计谋环环相扣,甚是精彩,而然嫔妃们得宠失宠不仅要靠美貌和心计,更重要的是母族的势力。比如满洲镶黄旗的富察氏、镶黄旗包衣高氏,也就是后来的高贵妃、满洲正白旗的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的乌拉那拉氏,一身荣宠,与其背后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母家的实力又与满洲八旗制度息息相关,所谓抬旗也就是这个意思,那满洲这八旗制度从何而来,其中这上三旗、下三旗又有哪些呢?简单说,八旗制度就是将所有满洲部众分为八旗,以不同颜色称谓。清朝入关后,清军不断扩张,从种族上又扩大分三类,即满洲、蒙古和汉军。并不是有二十四旗,而是同一旗下,有不同类别。具体到基本单位“牛录”,各类数量不同,但以满洲为主体,也最尊贵。早期八旗的产权人,即旗主。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创建兵制,只有四旗:正黄、正红、正兰、正白,万历四十三年,扩充四旗:镶黄、镶兰、镶红、镶白正黄旗45牛录+镶黄旗20牛录(努尔哈赤)、正红旗25牛录(代善)、镶红旗26牛录(岳托)、镶蓝旗33牛录(阿敏)、正蓝旗21牛录(莽古尔泰)、正白旗25牛录(皇太极)、镶白旗15牛录(杜度)。努尔哈赤去世后,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在其他几位旗主的拥护下,登上了汗王之位,并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当时多尔衮三兄弟年龄都还很小,根本无法和皇太极他们相抗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满洲的国本大事,还是凭各旗旗主的实力说话,无论努尔哈赤临终前是否留下了遗诏,都无法改变最后的结果。皇太极即位后,对八旗做出了一些调整。他将两黄旗和正蓝旗都控制到自己手中,从而加强了皇权。但此时各旗旗主的权力依然非常大,因为皇太极独掌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三旗,所以此三旗称为上三旗。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突然猝死。这时,八旗旗主再一次在满清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正白旗旗主多尔衮都想争夺皇位,双方一度闹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最后在镶蓝旗主济尔哈朗的建议和其他旗主的附议下,一个原本几乎不可能和皇位沾边的人被拥立为帝,那就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年仅六岁的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后来的清朝顺治皇帝。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八旗旗主依然在清朝的政治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旗主的权力经常和皇权产生冲突,所以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旗主的权力。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终于把原本属于各旗旗主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乾隆到底爱不爱富察氏尚未可知,但她背后的镶黄旗的支持是肯定爱的,所以到了乾隆朝之后,旗主的身份基本上只是个象征性的荣誉称号,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所以清朝中后期也就没有明确的旗主说法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