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一山主演的《鹿鼎记》播出后频频冲热搜,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甚至有网友调侃说:“张一山演的是《猴鼎记》而不是《鹿鼎记》”。除了张一山演技之外,不少网友还挖出剧中不合史实的地方。
比如,#新鹿鼎记鳌拜家写了鳌府#就登上了热搜。这一话题还引发了网友讨论——鳌拜的家不叫“鳌府”叫什么呢?
微博截图
有网友猜测,应该严格按照“姓氏+府”的模式。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瓜尔佳氏。那么他家门口是不是应该写着“瓜尔佳府”,或者简单点写成“瓜府”?
但这听起来似乎不太对。
其实,在历史上,满人有“称名不举姓”的习惯。清人所撰《养吉斋丛录》中就明确指出,凡公私文牍称名不举姓,人则以其名之第一字称之,若姓然。
也就是说,清代满人平日提及名字时也不会说到姓氏,常常把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当作姓来用。
因此,将鳌拜称为“鳌大人”、和珅叫做“和大人”,都是当年真实存在的。
张一山版《鹿鼎记》中的鳌拜形象。视频截图
记者翻阅史籍研究发现,即便是在当年给皇帝的奏疏中,其中的署名也仅是满文的“鳌拜”,并未写上姓氏。
如此看来,“瓜尔佳鳌拜”这样的说法在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
另一些网友则开始讨论“府”的问题。
清代王公府第的建造有其定制。《大清会典事例·工部·第宅》中就明确规定各等级府宅的规制,包括什么等级府第基高多少、用什么样的瓦等,均有详细规定。
当时人们经过王公贵族的府门前,有严格的礼仪,比主人级别低的必须下马行礼。《大清会典事·礼部·相见礼》中就明确,如路过亲王府、郡王府门时,郡王和随从人员可以直接打马经过,但贝勒就需要“鞠躬趋马过”,他的随从人员则必须下马。
其中,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等宗室的住所,称为府;此范围之外,即使有封爵,其住所最多也只能称“第”或“宅第”。
而鳌拜虽然在康熙年间位高权重,但并非清朝皇室。
因此,鳌拜的家称“府”是不够格的。但如果严格按照“府”“第”的标准来称呼,鳌拜的家是叫“鳌第”吗?
感觉也不太对。
《鹿鼎记》中的“鳌府”。视频截图
这其实和古今对于住宅门外挂匾的理解不同有关。
有从事清史研究的学者告诉记者,古时住宅门外挂匾一般表示该户人家出了值得夸耀的人物或事件,如“尚书第”“御史第”表示该户出过相应的官员,“状元第”“进士第”则展示了该户的科举成就。
因此,这些匾额并非今人理解的具有“路标”意义的标识,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荣誉的象征。
至于鳌拜的家应该叫什么,则与他的爵位有关。
史载,雍正年间,皇帝为鳌拜恢复名誉:“复一等公爵”,此后又“加其封号为超武公”。
于是,我们在清代的《宸垣识略》中可以看到“一等超武公第在东堂子胡同”这样的表述。这里所说的“一等超武公第”便是鳌拜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