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无情帝王家,成为乾隆皇帝的亲家也未必是好事,起码你还想象历朝历代一样外戚干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乾隆无时不刻都在死死地盯住自己的那些老丈人和内弟们,而这些人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会丢掉性命。
这是因为,乾隆皇帝的前两任,康熙与雍正两朝均出现过权倾朝野的外戚。康熙皇帝时有索额图、雍正皇帝时有年羹尧。
当然,这两大权臣最终都没得善终。
在乾隆眼中,二人之死是因为心存非分之想,窥视皇权,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挑战了皇帝的威严。所以,出于巩固皇权的目的,也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那么就有必要对外戚保持时刻警惕,通过严刑峻法对他们进行管控,严禁任何越轨之举,绝不允许他们有任何挑衅皇权的可能。
所以,我们在乾隆朝根本找不到那些“蛀虫”般的皇亲国戚,如果有,那也被乾隆皇帝给“料理”了。文学作品中,那些通过将家中女子嫁给皇帝,成为皇亲国戚,之后便可以横着走的“美事”,起码在乾隆朝走不大通了。
但是,还是有无数人挤破头想要成为皇帝的姻亲。毕竟饱受十年寒窗之苦的学子们,都不见的就一定能金榜题名,相比之下,走姻亲一路可以说是“捷径中的捷径”。
只不过,当自己真的成为乾隆皇帝的亲家后,反而不像那么回事了,想要的为所欲为根本不存在,国丈似乎也没那么“了不起”。相反的,还要面对诸多限制,搞不好,还有可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搭上了。
这点上,乾隆帝的姻亲高佳氏一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自己的老丈人被推上了断头台“陪斩”,小舅子丢掉了性命。
我记得在影视剧作品中,乾隆有一位高贵妃,依靠自己母族的显赫,在宫中飞扬拨扈,甚至连乾隆最钟爱的富察氏皇后都不放在眼里,一次又一次的作死。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也确实有高贵妃这么一个人。只不过她没有影视剧中的嚣张,但是她的母族确是乾隆朝出了名的外戚家族。
高贵妃即乾隆皇帝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高佳氏原本为内务府包衣,通过选秀的方式入宫,后被雍正皇帝胤禛指给自己的皇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为侧福晋。雍正帝龙御归天后,爱新觉罗·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在继位后的第二个月,便将自己潜邸的“老人”高佳氏晋封为贵妃。高佳氏也成为乾隆后宫中的第一位贵妃,地位仅在富察皇后之下,由此可见乾隆皇帝与高佳氏之间的夫妻感情还是比较和谐的,对高佳氏也较为宠爱,要不然她也不可能成为乾隆后宫中第一个晋封贵妃的人。
同时,为了奖赏高佳氏一族出了一位贵妃,乾隆在晋封高佳氏的同时,将其母族抬旗。后来,高佳氏又成为乾隆后宫中第一个晋升为皇贵妃的妃子。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其有多宠爱。
只是可惜,高佳氏虽然有乾隆的宠爱,但是身体是真的不好。没有享受太多来着乾隆皇帝的宠爱,便于乾隆十年(公元年),因病去世了。乾隆悲痛欲绝,亲自为其拟定谥号为慧贤皇贵妃,并于乾隆十七年(),将高佳氏葬入自己的吉地裕陵,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后可以永远在一起。
虽然高佳氏年纪轻轻就去了,但乾隆并没有因此便疏忽了高佳氏的母族,并持续对其表示信任与给予重用。
以高佳氏的父亲高斌为例,乾隆的这位老丈人虽身为外戚,但在乾隆看来这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仅才学出色而且颇具政治才干,所以乾隆对自己这位老丈人还是十分照顾的。并在乾隆的运作下,先后担任两淮盐政、江宁织造等重要职务。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肥差”,只要坐到那个位置上,根本不用自己费心思想着怎么“赚钱”,便有大把人争着抢着送上银子。
当然了,这些重要么?不重要!
高斌还是有点才干的,在地方任职期间还是干出了一些政绩,后来又因为治理河流有功,便被调回了京师,先后任吏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等,一举步入了权力中枢,走上了人生巅峰。
人嘛,到了这一步也难免不会翘起尾巴,而这种状态下,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高斌的人生转折点也悄然降临。
乾隆十八年,黄河流域多处出现决口。
因为此前高斌有治理水患的经验,且干出了成绩,是当时朝中独一份的“水利大师”,本着爱屋及乌的心理?乾隆对自己这个老丈人也是十分信任,于是便让高斌前往灾区封堵决口。
高斌对此更是信心满满,就等着治理好水患,回京以后,免不了由于各种封赏,就这样高斌这一路上,可以说是哼着小曲出发的,然而,在抵达灾区后,他却没能阻止溃堤。
原本乾隆对其寄予厚望,现如今,自己的老丈人却掉链子,自己一张老脸无处安放。盛怒之下,乾隆直接将高斌给革了职。
但是,乾隆越想越气,直接密令将高斌押送刑场,为江苏铜山同知李敦、守备张宾等人“陪斩”。当然,为了让自己老丈人长长记性,乾隆还专门下了命令,要求所有人不能告诉高斌他只是在断头台上陪斩,而是要他亲眼看着其它案犯全部人头落地之后再放了他。
就这样,年过70的高斌,在断头台上眼睁睁看着他的同僚们,一个个在自己旁边人头落地,吓得直接昏厥了过去。
虽然,最终高斌被放了,而且告知了乾隆就只是想吓吓他的真相。但这件事还是在高斌的心理留下了阴影,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两年之后便撒手人寰。
高斌病逝后,乾隆也后悔了,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厚道,下令专门拨款为高斌治丧,并将他的牌位放入祀清河水利功臣祠,永享后世香火。
不过,总的来说高斌的结局也算是不错了,起码比起自己的儿子,简直不要太好。
高恒,高斌之子、高贵妃之弟,乾隆五年起步入仕途。先是在税务系统内任职,后又随自己的老爹高斌,先后在两淮盐政、苏州织造任职。高斌去世后,乾隆对高斌心中有愧,便对高恒大力提拔,先后任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等要职。
随着身份地位的水涨船高,高恒也开始变得越发的跋扈,一点也没有其父谨慎的作风。
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案爆发,高恒毫无意外地被牵扯进其中,乾隆对此案非常重视,下旨彻查。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高恒一事被彻底查清,其主管盐政期间,累计贪墨两。
又因高恒是已故皇贵妃高佳氏之弟,一时间此案引发轩然大波。这个时候,富察皇后之弟,大学士傅恒站出来为高恒求情,想让乾隆看在已故高贵妃的面子上,留高恒一条性命。
其实傅恒并非真的想为高恒求情,因为两人同为外戚,同为乾隆内弟,他只是想看乾隆是否真的会不顾情面,也为自己留条后路。只是乾隆压根不理他,只是冷冷地问了一句:“如果皇后的弟弟犯了国法,又该如何处置呢?”乾隆这句话,直接把傅恒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连连磕头向乾隆请罪。
没有多久,乾隆皇帝的这位内弟高恒,被明正典刑,抄没家产。
现在,你还会觉得成为皇帝的姻亲很好么?起码成为乾隆帝的姻亲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总的来说,乾隆对外戚集团的管理是比较严的,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与乾隆早期严惩贪腐有脱不开的关系,但乾隆之所以对外戚集团苛刻,主要还是受康熙、雍正两朝的影响,不愿姑息外戚,避免重蹈覆辙,再出一个索额图或年羹尧,也就是说,乾隆是出于维护皇权的政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