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才是帝王的心头朱砂痣,纯元甄嬛压根不是

《甄嬛传》的华妃,戏外有不少粉丝。

因为她骄傲、痴情,连坏也坏得坦荡,整个人像火焰一般炽烈,怎能不吸引人呢?

原著是架空,电视剧落地到雍正朝。华妃的历史原型便是敦肃皇贵妃(以下简称“年妃”)。

只不过,剧终究是根据小说改编,所以华妃的性情为人保持着小说的设定。剧中的她,除了确实是年羹尧的妹妹,与历史上的年妃可谓南辕北辙。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才子之家,书香熏陶

年妃的先祖一度是奴隶。直到她的祖父中了进士,全家才脱离奴籍,从此隶属汉军镶白旗。

她的父亲年遐龄同样争气,凭笔帖式(中低级文书官员,负责文书档案)出身,能被提拔为兵部主事。

因为总能做出成绩,他一路升迁,期间曾就征收税银提出过新建议——即雍正朝“摊丁入亩”制度的前身。

他致仕时,做到了湖广巡抚(从二品)。

年遐龄有两个儿子,比年妃大许多。

次子是众所周知的年羹尧,战功赫赫。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年羹尧其实是儒将——他是正经八百的进士!

他不仅在翰林院做过事,还多次担任乡试考官,一度升至内阁学士(年遐龄也曾任此职)。

因此,年羹尧是文武双全,绝不是电视剧中的莽夫、武夫形象。

长子年希尧尽管名气不如弟弟,然而,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大才子:擅音乐,是广陵琴派的传人;懂医术,能独立或与朋友合作写医书;通绘画,山水、花鸟都画得好;敢创新,为珐琅彩瓷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史学、语言学亦有所涉猎。

更难得的是,在那个年代,他竟十分了解西方数学与科学,有多部著作,现在用的“地平线”、“视平线”等词,还是他发明的。

父兄都是高智商、好学问。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生在这样的文人家庭,年妃大概率是位才女,即便没有咏絮之才,也不至于背篇《楼东赋》都得临时抱佛脚。

而“有才”,恰是能戳中雍正的一样法宝——他虽是满人,文化修养却丝毫不比汉族帝王、学子逊色。

尤其是在他的其他妻妾多是武官家庭、或低微家族出身的情况下。

其余后妃皆成浮云

康熙五十年以后,年妃由康熙指婚,以侧福晋的身份入雍亲王府,比起其他福晋侍妾,年龄最小。

她更腹有诗书。不难想象,雍正若偶然诗兴大发或者说起文章典故,她绝对接得上话,两人很快就能侃侃而谈。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至于长相,年妃父兄的相貌都被雍正点赞——可见,“颜控”是人们的通病——尤其是大哥,据说五十岁时有朝鲜使臣见到他,还夸他“颇俊秀”。

由此推测,年妃当是个美人。

这般才貌双全的姑娘,再加上性格、气质好——雍正在谕旨里夸她温柔善良、端庄贤淑、勤俭、对上恭谨、待下宽厚平和、仪态万方(绝非“嚣张跋扈”的华妃型),得到丈夫的喜爱,再正常不过了。

这份喜爱到了什么程度呢?

她入府前,雍正已有六子三女;入府后,胤禛又迎来了第四女和第七、八、九子;

四个孩子全是年妃所出。雍正的其余妻妾再无人有孕。

年妃于雍正三年去世;可直到雍正十一年,皇宫里才再次响起新生儿的哭声。

五十多岁时还能有子女降生,说明雍正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

同时,清朝三年一次大选是定例,他不会缺少正在育龄的后妃。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这意味着,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无论是作为皇子还是帝王,雍正都无心与其他女子生儿育女。

爱情具有排他性。

雍正与年妃之间,可谓高度排他。

考虑到这是在古代,雍正还是亲王、皇帝,他能如此可以说难能可贵。若没有真感情,只是为了笼络、做戏,根本没必要做到这种程度。

何况,笼络、做戏,在雍正身上不可能。

人类的本质是双标

这些年有很多关于雍正的影视剧和同人文,往往把他塑造成勤政、重视规矩原则的“冷面王”。

他勤政是不假,可重规矩原则、冷面,就不一定了。

毕竟“双标”是人的惯性,皇帝也不能免俗。

前面说了,年妃入府最晚,换言之,资历最浅。

然而雍正元年的册封上,她被封为贵妃,仅次于皇后。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另一位李侧福晋只得到妃位,也就是《甄嬛传》中的齐妃。要知道,齐妃膝下不仅有一位成年的皇子三阿哥,她还生下了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且这个女儿被追封为公主。

乾隆的生母当时被封为熹妃。雍正八年时,她晋位熹贵妃,却没有册封礼,也一直没有补上;而那时弘历的储君地位已经稳了。

相对应的,是年妃在雍正元年的册封礼中,获得了和皇后同日接受公主、王妃、命妇行礼庆贺的礼仪;

——乾隆亲口证实。

清朝入关后,在她之前的贵妃,无一人有此待遇!而且与皇后同日……不知后者会怎么想。

等到年妃病重时,雍正下诏,晋封她为皇贵妃,并指出,若她没撑到册封礼,一切礼仪仍然按皇贵妃标准;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虽有冲喜之意,不过,他确实再一次没有顾忌皇后的颜面与心情。插一句,雍正可不是顺治,此时也不是清朝刚入关时。

下这道旨意时,正值冬至祭天大典前的斋戒,按规定禁止问疾吊丧。

胤禛甚至公然在谕旨里自责:都是我的错,这三年来只顾着忙政务,没有跟大夫们商量如何诊治,用药全都交给大夫了,以致耽误了她的病情。

如果需要皇帝亲自给妃嫔看病,那还要太医做什么?

祭天大典后,还有百官冬至大朝贺。说来这是雍正过孝期后的第一个大朝贺,按说很有意义。

结果他取消了。

祭天结束就回去探望年妃了。

雍正三年的十一月十九日至十二月初一,与起居注记载的历年同期相比,空白最多(9天),而年妃正是这一年的十一月二十三日过世。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为了举行葬礼,雍正辍朝五日,并做了一件挺离谱的事:就追谥皇贵妃一事,特意派人到太庙、奉先殿,向祖宗祭告;期间还因同一件事,骂了弟弟允禩与涉事官员两次。

此外,他在只需内务府主管治丧的情况下,加上了弟弟允裪——这位仁兄先后主理过康熙嫡母、康熙嫂子、康熙、雍正和孝贤皇后的丧事,不是长辈就是帝后。

过后,雍正因丧礼上“仪仗草率”,降罪多名礼部、工部官员,允禩又被骂了;

可问题是,仪仗规模已较定例多有提高,还增加了数十件皇帝才能用的龙鞯。

雍正八年,雍正治兄长允祉“恶逆罪”,缘由之一就是“没参加皇贵妃的丧事”。

如此种种,可以说是很任性了。

被爱屋及乌到极点

到年妃去世,她的子女中只有皇八子福惠还在世——雍正初年起,他便由年妃抚养,打破了清宫生母一般不能抚养亲子的惯例。

之后他被接到养心殿,殿里也多出了许多玩具、摆件、基础课本、小文具和兵器等,总共多件。

日常待遇显著优于哥哥们就不说了,连名字,雍正也思虑良久,一度夺来侄子的名字。据记载,雍正走到哪儿都要带着福惠,以至朝鲜使臣觉得皇帝是想传位给他。

可惜这个孩子只活到8岁。雍正的难过,到了旁人担心他“心痛不可解”的地步。他辍朝三日,下诏以亲王例治丧,丧礼中不乏逾制之处,后来乾隆为端慧皇太子治丧,都下令部分参考福惠的丧礼。

乾隆继位后追封福惠为亲王,用的理由是:这个弟弟一向受父亲钟爱。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雍正待年家,则称得上隆宠:

雍正元年,年羹尧总揽西部一切事务,雍正二年,因战功晋升为一等公,一子被赏赐子爵。后来他获罪,尽管罪状中有多条足以处极刑、诛九族,然他最终被赐自尽,获罪的也只他一支,连子嗣都未全被处死;

年遐龄被加封尚书衔、太傅、恩封一等公,次子获罪后也仅撤销了太傅(康熙年间他就退休了,纯属荣誉职衔),去世后又被还了回来;

——如此封爵,通常是皇后家族的专属。

年希尧虽博学,偏偏不会做官,若无幕僚,连封像样的奏章都写不出。但他仍被授予内务府总管,管过部分税务、景德镇御窑,都油水丰厚(这些属于皇帝的私房钱)。雍正非但主动提点他怎么做官,别人参他公事犯错、奢侈、管教不严的折子,也选择压下。

连年氏一族,也在雍正即位后,全体成员被抬入头旗镶黄旗。

影视难见正面描述

网络流行语“朕就是这样汉子”,源自雍正的一道朱批。

清朝是皇权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雍正是铁腕帝王,从批语来看,他有些大男子主义。

可相比其他后妃中规中矩的册文,年妃的贵妃册文里,有一句“凛箴规于图史”: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他不仅亲自盖章年妃能引经据典,还昭告天下:她是能劝谏夫君的贤妃,自己也愿意听她劝。

后来的皇贵妃册文,不仅有别于常规的骈四俪六式,更有一句“实能赞襄内政”;

再次强调她是贤内助。

面对年妃,雍正充满温情。

年妃的谥号是“敦肃”,而雍肃、肃雍多次在诗文典籍中出现,如雍雍在宫,肃肃在庙、肃雍显相、上下肃雍等。雍正此举,算明晃晃地秀恩爱。

(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雍正过世后,与他同日葬入泰陵地宫的,除了原配,还有年妃。

雍正与年妃的故事跌宕起伏、甜虐交织、真挚动人,不比穿越女、大女主的效果差。

遗憾的是,荧屏上的年妃,要么是华妃式跋扈宠妃,要么是受气包或工具人,要么另有所爱。

没有一个是她的本来面目。

故而,我也十分期待,有一天能在电视剧或电影里,看到真正的年妃及她与雍正的真故事。

#甄嬛传#

(今天情人节,写点相关的。我是青苹侃书影,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