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革命党人的反满口号高唱入云,实则有清一朝只有“旗民之别”而无“满汉之分”。所谓“旗”,即通常说的八旗,指的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末时期,革命党人的反满口号高唱入云,实则有清一朝只有“旗民之别”而无“满汉之分”。所谓“旗”,即通常说的八旗,指的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这八旗。不过,清太祖努尔哈赤首创之初时并非“八旗”,而只有四旗,即万历二十九年(年)创建的“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年,因兵力扩张,努尔哈赤在原四旗的基础上增设“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镶白旗”(所用旗帜在前四旗军旗上加镶边),合为一般意义上的“八旗”。
“八旗制”很难说是一种创新,因为“兵民合一”的军事组织一向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如蒙古人的“百夫长、万夫长”、女真人的“猛安谋克制”等。如果说创新,努尔哈赤主要在中间层做得更扎实,那就是以女真人的牛录制为基础,每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从兵力配置上说,一旗即相当于一军,而作为最基本作战单位的牛录相当于一个骑兵营,一个旗由25个牛录组成,中间由甲喇作为连接。
最初的八旗,主要靠兼并其他满洲部落而来,其中也加入了少量归附的蒙古人及汉人。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随着其领土的日益扩张,被征服而归顺的人口越来越多,至清太宗天聪九年(即明崇祯八年,年)正式建立蒙古八旗,后来又将俘获或归顺的汉人依例建立汉军八旗。由此,八旗实际上是由满、蒙、汉三个民族组成,而所谓“八旗”,实际上应为“二十四旗”。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年)正式创立
八旗中,满、蒙、汉的数量比例并不相等,以入关后的京师八旗为例:满洲八旗占53%,汉军八旗占32%,蒙古八旗占15%。如果算上京师之外的八旗,满洲八旗则占到60%以上。由此也清楚地看出,保证满洲八旗的优势地位是历代清朝统治者的既定国策之一。至于蒙古八旗,以科尔沁部(孝庄太后即出于此)、察哈尔部加入最早也最为重要。
后来,又有额鲁特部、巴尔虎部等相继加入。相比汉军旗,蒙古八旗因归顺较早,加上外蒙古与清廷的战略结盟关系,蒙古八旗与清廷的关系更加紧密一些。清朝前期的皇后及王爷福晋大多出自蒙古部落,满蒙通婚既是惯例,也是一种统治手段。
汉军八旗最初由辽东被虏获的汉人组成。清军入关后,在征战过程中俘获或投降的汉人军队(包括后来“三藩之乱”中的汉兵)也被编为汉军八旗。这些汉人军队,实质上是跟着满人打天下的“从龙之师”,他们在编为汉军八旗后,又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满人的汉化过程。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