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逸阅读
清朝的八旗选秀每三年举行一次,自顺治十年到光绪三十二年的二百五十余年间,选秀从未间断,即便在皇帝大丧期间也施行不误,可见清朝皇室对选秀制度的重视。
选秀是绝大多数旗人女性一生中参与的最隆重而盛大的活动,除了对个别秀女的命运产生彻底的改变以外,参与选秀活动也使每一位秀女能够切身感受到皇家的威严和自我的民族认同感。皇帝也注意利用选秀的机会向旗人女性灌输族群意识,强化满洲认同,加强对于旗人女性的管理。
所以在清朝初年,三年一度的选秀活动是特别盛大而隆重的,是一场需要整个八旗组织和朝廷各机构密切配合、协同运作的大型活动。
清朝人吴振棫在他的著作中详细地记录了选秀女的过程。
挑选八旗秀女的工作由户部负责。每旗按照满族、蒙古、汉族为先后次序,满、蒙、汉之中,又以女子的年纪长幼为先后次序,分别造册登记。
年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为适龄秀女,有应该参加选秀而因病未能参加的,下届仍旧参加补挑。年龄在十七岁以上的,被称作“逾岁”,排在本届适龄女子的后边。
每天进行两旗的选秀工作,按照人数的多少进行排列,不按照旗的顺序。挑选的前一天,该旗的参领和催领等要给秀女的马车排序。
比如轮到正黄旗和镶黄旗这天,先将正黄旗的满、蒙、汉分成三处,每一处都按年龄大小先后排定。镶黄旗也将满、蒙、汉分成三处,每一处也按年龄大小先后排列。排列好之后,车队开始行进。首先是正黄旗的满洲队列,然后是蒙古,然后是汉军。镶黄旗也按同样的顺序排列,依次行进到神武门。
秀女们在神武门门口下车,车子继续前进,经过神武门夹道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向北绕行,再回到神武门门口,等候秀女们结束选秀后再次登车。
秀女们下车后进入神武门,来到顺贞门外等候,有户部的官员在此负责管理。到了皇帝阅看的时间,由太监将秀女们按班领入。每班五个人,见皇帝时不需要跪拜。
皇帝在阅看时,挑出满意的,留下其名牌,被称作“留牌子”,未被选中的,被称为“撂牌子”。名牌上一般写着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洲人(或蒙古、汉军),年若干岁。
《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介绍了乾隆末年一次皇帝阅选秀女的全过程。
书中详细列出了当年二月初八日大学士和珅、尚书福长安、户部员外郎阿克栋阿、双寿呈上的各旗秀女统计数据。
如上图所示,当日参加选秀的镶白旗秀女们被分为满洲、蒙古、汉军依次排列;然后又按照年纪,相同年纪的秀女被分到一起,注明每个年纪的秀女各有多少名,排成多少列。逾岁的秀女被单独列出,排在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这天参加选秀的镶白旗秀女一共有名,另外,据书中介绍,这天参加选秀的正黄旗秀女共名。所以乾隆皇帝这天一共要阅选名秀女,看也要看上一阵子,而这仅仅是八旗中两个旗的人数。
据史书记载,秀女入宫以后,由总管太监杨进玉安排领进后花园,先赏给茶饭,“吃毕等候。”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选秀时,皇帝特别下令,“今日天气甚冷,应选秀女,多系贫寒之家,尔等带至和暖处所,赏给热汤饭,勿至冻馁。”自此,赏给秀女饭食成为定例。
之后,乾隆皇帝来到御花园绛雪轩开始阅选秀女。按照记载,皇帝辰正二刻(相当于早上8:30)开始“升座”阅看,至巳初二刻(9:30),阅看完毕,前后仅用了一个小时。皇帝阅人无数,眼中没什么美女,两千多个小姑娘,一个小时的时间就看完了。
这天的选秀,皇帝从两千多名秀女中只选出了一名“留牌子”,其余的均被“撂牌子”,可见皇帝的眼光相当高,标准非常严格。秀女在皇帝面前“立而不跪”,可能也是出于效率的考虑,皇帝十秒钟看完一排秀女,没有时间等她们跪拜。
根据档案显示,当天的名秀女中,有三名秀女病故,四名秀女处于病中,未能参加当天的选秀。皇帝派总管太监杨进玉与和珅、福长安亲自到生病的女子家验看,证明“实系真病”,并且“生得亦不慎好”,于是奉旨“撂牌子”。
乾隆帝的这次选秀,一共有多名秀女参加,经过四天的阅看,一共选出了十三名。第五天,皇帝又对这十三名秀女再次“览选”,从中选出八名指婚于八名皇族子孙,其中就包括后来的道光帝。其余未被选中的五名秀女也被“撂牌子”,和其他所有秀女一起,可以回家自行婚嫁。
我们可以看出,三年一度的选秀活动,相当于在户部的统领之下,对八旗所有未婚女子每三年进行一次清查。八旗的满蒙汉二十四位都统要对本旗的适龄女子进行登记,并且统一汇报给户部。选秀时由秀女的父母或兄弟将其送至神武门。如果有八旗女子未经皇帝阅看,私自婚嫁的,其都统、参领、佐领以及本人的父母、族长,都要受到惩罚。
在选秀之前,还要进行各项细节的筹备,比如秀女绿头牌的制作和准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引用《内务府呈稿》中的内容,向我们介绍了内务府三旗秀女绿头牌的制作情况。
在阅选之前,“交营造司照依旧式成造,一月内造成”,“各长七寸五分、宽八分、厚一分”。绿头牌代表着秀女的身份,上面写明其“旗分、佐领、年岁、姓氏、三代”等具体信息。
根据《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介绍,选秀之时,为了维持秩序,还需要调动京城的护卫系统,“前锋护军统领带领官员兵丁等,在神武门内外北上门两边栅栏严加管理”,使得“内外闲人,毋得乱行”。官员上朝、办事也要礼让,选秀女之日,“自王以下大臣官员进内时,皆由东华门、西华门行走,不准出入神武门”,以免冲撞秀女。
在这样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安排中,参加选秀的秀女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旗人与朝廷和皇帝之间的关联,产生对其民族深深的归属感。
另外,秀女们在选秀过程中也感受到皇帝的“恩养”,对皇帝的效忠情感得到培养。前文中说过,秀女进入神武门以后,可以享受到皇帝赐给的膳食。此外,由于秀女皆需坐车至神武门,有些贫困之家无力承担租车的费用,皇帝规定给每名秀女赏银一两,“以为雇车之费”。
还有一些幸运的秀女会得到皇帝额外的赏赐。咸丰八年,皇帝特意赏给山西布政使常绩之女“绿江绸一匹”,赏给四川提督万福之孙女“绿江绸一大卷,红缎一大卷”,使秀女和其家族都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恩宠。
京东京享红包最高元,先领后买更划算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清史研究丛书新编)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73.7购买选秀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皇帝的嫔妃都来自选秀,皇帝也通过将秀女指婚给皇室子孙来加强对皇室的统治。在选秀的过程中,皇族的选婚优先权得以灌输给年轻的旗人女性,以此培养皇族的权威性。皇帝也通过选秀对旗人女性进行族群教育、加强族群意识。而旗人女子通过选秀这场一生中最宏大的体验,开拓了眼界,增强了对其族群的荣誉感和自信心,甚至影响到旗人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行事作风。
《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力图揭开清代宫廷女性群体的神秘面纱,呈现她们的具体面貌、群体特征、相互关系、在宫廷上下和内外的流动,是一本小众且颇有趣味的书,可以借此了解到不少有意思的知识。
PS:部分图分来源网络,侵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