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有着余年建城史,余年建都史的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毫不夸张地说,北京城的每个角落都蕴藏着历史和文化,值得我们去探寻和发现。今天我们要探访的是一座隐藏在北京胡同深处的藏书楼——嫏嬛妙境。在紫禁城东北角的东皇城根北街,美术馆西墙根下,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其形状像一把弓弦,人称弓弦胡同。看似普通的小胡同,在一二百年前,却颇有一番盛况。一座名为半亩园的宅园坐落其间,半亩园不仅以景致称著于时,其藏书亦富有盛名,让我们倒拨时间的齿轮,去一探究竟。●半亩园历史半亩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弓弦胡同(今黄米胡同5、7、9号),是清代一座私家园林,清初陕西巡抚、兵部尚书贾汉复的私宅,相传为李渔设计、构建,今仅存遗迹。“半亩园”之名与“半亩方塘”典故有关,取意于朱熹《观书有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半亩园”为名的园林不止这一处,北京的另一处“半亩园”在圆明园,南京、淮安亦有半亩园。《天咫偶闻》载:“完颜氏半亩园,在弓弦胡同内牛排子胡同。国初为李笠翁所创,贾胶侯中丞居之。后改为会馆,又改为戏园。道光初,麟见亭河帅得之,大为改葺,其名遂著”。《鸿雪因缘图记》载:“园本贾胶侯中丞宅,李笠翁客贾幕时,为葺斯园。”自康熙至道光年间,半亩园几易其主,直到麟庆买下并对其加以修葺,久已颓圮的半亩园,面目为之一新,成为京城名噪一时的私家园林。麟庆个人传记图谱《鸿雪因缘图记》《天咫偶闻》载:“先生故,已近六十年,完颜门庭日盛,此园亦堂构日新”。这段记载表明,在辛亥革命前半亩园还是完好无缺的。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半亩园连同它的主人一起陷入沉寂。家族的没落,后人无力再维持偌大的宅园,园中所藏书画珍玩被逐步变卖,园子也换了主人。《燕都丛考》载:“民国十年时,郭筱麓曾一修葺之,假以宴客,亭池尚在,陈设已虚,今又数年,无董治者,益渐颓废矣。”其后,半亩园为瞿宣颖所有,改名为“止园”,取叹为观止之意。年,天主教怀仁学会购得此园,几位西方汉学家重整了园中建筑花木,并对半亩园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年后,半亩园被收归国有。年,半亩园花园部分被拆除,在原址上兴建了办公大楼。年被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黄米胡同半亩园遗存●半亩园主人半亩园的第一任主人是清康熙年间的陕西巡抚、兵部尚书贾汉复,名列《贰臣传》。此时的半亩园在京城私家园林中已有名气,成为文人墨客的雅聚之地,其中就江南名士李渔。李渔(-),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清初著名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他在音乐、戏剧和园林设计方面颇有天赋,园林叠石造诣尤为突出。清初之际,王侯府第林立,竟侈缔造,争请笠翁掇山,曾以垒石名于一时。康熙五年(),李渔第一次北上进京,寄住在韩家潭(今韩家胡同)庆元春旅舍,后在胡同内购置一处房子,自称“京邸自署”,又在屋内筑石为园,因宅窄园小,遂取名“芥子”,门有楹联曰:“十载藤花署,三春芥子园。”在京期间,李渔以才学闻名于京城,受到兵部尚书贾汉复的赏识,成为贾府的座上客。康熙十二年(),李渔再次入京,《李渔年谱》记载:再入都门,为贾胶侯设计半亩园。经李渔打造后的半亩园,古朴雅致而不失富丽,达官显贵争相邀请李渔为自己设计宅园。乾隆年间,半亩园为山西生员杨静庵所有,嘉庆年间,归满人春庆所有,改为歌舞场,日渐颓败。道光年间,半亩园再次蜚声京城,这次要归功于麟庆。麟庆(-),满洲镶黄旗人,完颜氏,金世宗第二十四世孙,出身显赫。完颜氏累世诗礼簪缨,无愧满洲之冠,正如《天咫偶闻》所载:“满洲旧族,簪笏相承,无如完颜氏之盛且远者。”麟庆画像麟庆七世祖达齐哈以武功荣耀门庭,其后代则多以才学立世。从六世祖阿什坦到其孙子嵩申,前后八代,几乎代代以科举入仕。六世祖阿什坦,精通满、汉两种文字,有“理学大师”之称。五世祖和素,精通满文,康熙皇帝三次御试,满文均第一,被赐予“巴克什”称号,是出色的翻译家。祖父完颜岱,科甲出身,官河南布政使。父廷鏴,官浙江温州府,泰安府知府。母亲恽珠是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的族孙女,有诗名,文化修养颇高。麟庆于嘉庆十四年()登科,历任安徽徽州知府、河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江南河道总督,有政绩。麟庆受累世文风的熏染,以及早年游历江南的经历,故对江南雅韵情有独钟。《鸿雪因缘图记》载:昔嘉庆辛未,余曾小饮南城芥子园(在韩家潭)中,园主章翁言,石为笠翁点缀,当国初鼎盛时,王侯邸第连云,竞侈缔造,争延翁为座上客,以叠石名于时。内城有半亩园二,皆出翁手,余闻而神往。”时年二十岁的麟庆对半亩园倾慕不已,直到三十年后,即道光二十一年(),历经宦海浮沉,官至江南河道总督的麟庆,花重金购得半亩园,了却了多年的心愿。他不禁感慨道:“计自辛未至辛丑,凡三十年,园归于余,以少年企慕所不可得者,而竟得之,且几兆于三十年前,事成于三十年后,……因缘天成,何其幸也。”(文/见世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