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极继位之后,他是以何种方式走向权力

欢迎观看

编者导读:

在封建王朝时代,“君主专制制度”无疑是当时最顺应时代发展的一种政治体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进行抑制或者“稀释”的行为都将是一种历史的逆转,与此同时,这一逆转的行为下所衍生出的政治体制也注定是走不长远的,其最终结局终究还是会被“君主专制制度”给代替,这一点从历史进程的轨迹中也可得到证实。

众所周知,“后金政权”的创始人——努尔哈赤自建立后金起直至驾崩,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给国家留下一个汗位继承人,而是留下了一套基于“八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即:“八大贝勒共治国政”。毫无疑问,这种政治体制相较于努尔哈赤时代君主专制下的八旗制度显然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作为一个正规的国家政权体系,这一特殊的政治体制更掺有一种部落联盟国家的色彩。但实际上,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努尔哈赤在接二连三的“立嗣”失败之后的无奈之举,也是历史规定的必然产物。

八旗图片

公元(后金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努尔哈赤因病去世,同年九月,四贝勒皇太极在众人的推举之下成功继承了汗位。伴随着后金势力在辽东地区“事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君主专制制度必定成为后金政权体系中的一大主流政治体制,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皇太极也势必会受到努尔哈赤生前所制定的“八大贝勒共治国政”这一“畸形”体制的牵制。那么,作为当时后金政权的最高统治者,皇太极最终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去冲破这一“障碍”从而使自己达到权力“巅峰”的呢?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就在该篇文章当中以“后金”政治体制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来给读者朋友们做一个深层次的剖析。

皇太极画像

本文的研究内容:

皇太极继位之初,在女真贵族势力中主要存在着两大家系派别,一个是努尔哈赤系统的,即大贝勒代善、三贝勒莽古尔泰和四贝勒皇太极等;另一个则是舒尔哈齐系统的,其中以二贝勒阿敏为代表人物。四大贝勒乃女真贵族势力中的上层当权系统,尽管努尔哈赤系统占了四分之三,而舒尔哈齐系统仅占了四分之一,且两大系统之间还存在着某种隔阂,但是在最高权力的分配上,努尔哈赤系统还是不得不承认舒尔哈齐系统在整个女真贵族中的政治地位。在努尔哈赤系统中,由于母系氏族的区别,也形成了诸多的小派别。诸如代善乃努尔哈赤的第一任大妃佟佳氏所出,同胞兄弟褚英死于努尔哈赤之手,因此代善成为了这一母系中的代表人物,且在众多兄弟中居于兄长的地位,因此在拥戴皇太极继承汗位的过程中,代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贝勒莽古尔泰则是继妃富察氏所处,但由于富察氏与代善之间的暧昧关系,使之在女真贵族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皇太极乃叶赫纳喇氏所处,其母早殇。

代善画像

皇太极作为四大贝勒中最低级别的人物,之所以能够成功继承皇位,其根本原因还是得益于其余三大贝勒的极力拥戴。因此,在皇太极继位之初必须保持着与其余三大贝勒共议国政的体制,这是维持住女真贵族之间权力平衡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也可借此稳住其余三大贝勒的野心。在此之前,努尔哈赤时期虽然早已存在着八旗制度,但当时的八旗制度是完全建立在“君主专制”基础之上的,换言之,在努尔哈赤时期,一切决定直接由最高统治者一人说的算。但到了皇太极时期,由于受制于“八旗贝勒共治国政”这一体制,导致最高统治者想要下达命令的话就必须同其余主旗贝勒一同商量,最终方可定夺,且八大贝勒享有重新选举新汗王的权力。

随着后金势力在辽东地区的“事业”进一步发展,这一制度下所产生出的弊端也就愈加显现,对于皇太极来说,如何掌握住后金政权的最高权力已经是比征伐明朝还要重要的事情了。

参考图1

体制改革,成为了皇太极削弱其余贝勒权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皇太极继位伊始,就先从体制上设立了“八大臣”和“十六大臣”,据史料《清太宗实录》卷1记载:

以八大臣总理(八旗)一切事物,凡议政处,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出猎行师,各领本旗兵行,凡事皆听稽查。

当时任命的八大臣是:正黄旗:纳穆泰;镶黄旗:达尔哈;正红旗:和硕图;镶红旗:博尔晋;镶蓝旗:顾三台;正蓝旗:拖博辉;镶白旗:车尔格;正白旗:喀克笃礼

从以上熟悉的名字中也不难发现,这些基本都属于女真贵族中的重要人物。譬如:正红旗的大臣和硕图乃“开国五大臣”之一何和里之子,纳穆泰乃勋臣杨古力之弟等等,除此之外,在“八大臣”当中还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由于这些人都是皇太极亲自精心挑选的,因此亲信于皇太极的贵族势力在里边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与八大臣如出一辙,在“十六大臣”共计32人的任命当中也存在着这么一个规律。如此一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八大臣和十六大臣的设立为皇太极走向君主专制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政治条件,同时也变相的削弱了其余贝勒们的权力。

毫不夸张的说,皇太极的此番政治体制改革是后金历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它将相对原始的八旗旗主制度完全升级为封建官僚制度,间接的加强了皇太极作为一国之汗所享有的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

公元(天聪三)年,二贝阿敏成为了这一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个“牺牲品”,被以搞分裂活动等罪名给予幽禁,最终死于狱中。之所以拿阿敏开刀,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阿敏与其他两位贝勒不同,他是属于舒尔哈齐系统的,况且努尔哈赤系统与舒尔哈齐系统向来存在着矛盾,因此,在三位贝勒中扳倒阿敏是最容易的。

除了设立“八大臣”和“十六大臣”之外,努尔哈赤还建立起了一套特有的告密制度。对历史稍加了解的读者应该都清楚,与之类似的制度在我国封建王朝其实是始终存在着的,也是最高统治者为了加强集权的一种重要手段。后金建立这一制度从很大程度上讲是与皇太极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有着直接联系的,其目的便是为了监督诸贝勒和诸大臣。

清朝地图

公元(天聪五)年,三贝勒莽古尔泰成为了第二个“牺牲品”,被皇太极挤出四大执政贝勒之列,九个月后,突然离世。

在扳倒了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之后,皇太极所拥有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在四大执政贝勒之列只剩下了大贝勒代善安然无恙,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尽管其已经拥有了很大的权力,但想要采取手段扳倒代善也并非易事,因为代善所代表是整个女真贵族势力,况且代善父子二人身后还有两红旗势力为靠山。最好的方法便是使代善主动“臣服于”自己,事实证明,皇太极最终做到了这一点。公元(天聪五)年,代善向皇太极表明:

我等既戴皇上为君,又与上并座,恐滋国人之议,谓我等奉上居大位,又与上并列而坐,甚非礼也……自今后,上南面中坐,以昭至尊之礼。——《清太宗实录》卷10

至此,皇太极“南面独坐”的局面在历史上就此拉开帷幕。此举意味着女真族的政治体制已开始由“八旗贝勒共治国政”朝着君主专制制度过渡的一个重要标志。

皇太极雕塑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在争取君主专制的过程中,皇太极完全表现出来了一位帝王所拥有的气质。相较于直接采取武力手段,皇太极则更热衷于采用政治体制的改革这一相对柔和的手段,先将诸贝勒的权利一步步蚕食,最终使自己达到权利“巅峰”。

感谢观看

参考文献:

《清太宗实录》卷1、卷10

《论皇太极的改革与集权措施》

苏亮:《阿敏、莽古尔泰事件与皇太极改造八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