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编导发来一个网上的截图,说这个角度好,说明乾隆还是非常喜欢继后那拉氏的,我一看,洋洋14条,看着好有道理,其实漏洞百出,能站得住脚的没有几个字。于是写篇文章,反驳一下。
原图如下:
以下我一一做以说明。
请注意,由于上图第8-14条错误百出、漏洞较多,所以我是从第8条开始的。第1-7条在后面。
1.那拉氏成为皇后之后,确实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是四年间、也不是五年间。但是即使是四年生了3个孩子就能说明乾隆很宠爱她?
请问,娴妃从潜邸就是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乾隆十七年,这19年间,一个孩子都没有,那我能不能说明弘历不喜欢她?是不是也能说明她不受宠?只是因为勉强当上了皇后,皇上怎么着也得宠幸下她,所以才有了乾隆十七年到二十年的3个孩子?
2.乾隆南巡带着皇后就说明乾隆很喜欢皇后?我请问,乾隆南巡带着的人多了去了,都喜欢?请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带着梅拉尼娅对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就说明特朗普非常宠爱梅拉尼娅?
古人云,天地君亲师。先君臣后夫君,皇上是丈夫之前,他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一国之君南巡,不带上皇后,怎么回事?帝后不和?皇后小性?皇帝厌弃她?还是怎么滴?即使这都是真的,表面上也得风风光光带上皇后,因为这是皇后的责任,而不是妻子的责任。
上面的第9条错漏百出:
1.乾隆十九年,继后虚岁才37,并非39岁;
2.继后生日是3月11日,乾隆5月在避暑山庄,3月这么可能去辉发古城(吉林);
3.留下了几篇诗作,请问什么诗作?
其实,这位网友不过是抄袭了豆瓣上一个人的文章,只不过人家那个人起码写的比他严谨多了,说明这个网友连抄都抄不对。
原话:“乾隆十九年她37岁生日后,皇帝还带着她回了一趟祖籍辉发古城,并在这里留下了几篇诗作。”但即使是这样,原文中也没有说明何时去的辉发古城,在什么史料中记载了乾隆领着那拉氏去过辉发古城,留下什么诗。
退一万步讲,乾隆领着那拉氏去了老家。乾隆十七年继后上位,领着皇后去一下老家,这难道不可能是一个身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君主的丈夫应该表现出的姿态吗?乾隆的好大喜功、虚与委蛇大家是知道的。
大清朝先后、嫡庶、尊卑、长幼非常严苛。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他的福晋和侧福晋只有三位。
嫡福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
侧福晋: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佐领那尔布之女;
侧福晋:高氏,大学士高斌之女。内务府包衣出身,被雍正破格为侧福晋。
你说的娴妃没有儿子就被晋升为贵妃,是一进宫就被提拔的吗?如果是,那乾隆的确宠爱她。可事实不是这样,弘历登记后,她首先提拔的贵妃是后来居上的、格格晋升的、包衣奴才出身的高氏,而不是满洲正黄旗的乌拉那拉氏,这叫喜欢?这叫宠爱?更何况高氏在做贵妃期间,乾隆没有晋升第二位贵妃,只此一人。
那你会说,高氏死后,不是照样提拔了乌拉那拉氏为贵妃,这时她确实没有儿子啊?
请注意,这时候,乌拉那拉氏从侧福晋到妃已经整整做了12年侧福晋和妃,不让她做贵妃,是在侮辱她?更何况,这次晋升,不止她一个人晋为贵妃,还有纯贵妃。而纯贵妃只是潜邸的格格,现在却和娴妃一样晋升为贵妃,这是对乌拉那拉氏的喜爱和宠爱?我不懂。
2.继后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正黄旗佐领那尔布。说继后家世不好,我从两个方面来反驳一下。
a.继后家庭出身到底如何?
满洲正黄旗是满洲八旗上三旗人;
那拉氏是满洲八大贵族姓氏之一;
那拉氏她爹是佐领那尔布。佐领满语为牛录额真,满州军牛录首领为佐领;牛录上面是甲喇,甲喇上面是固山。甲喇额真是参领,固山额真是都统。上三旗的旗主是皇上,佐领怎么着也是个旅长团长的地位。
以上三点,你说继后那拉氏的家世不算好?我请问什么算好?
b.退一万步,你可能是二代,你爸可能是部长,你觉得继后出身不好?富察皇后家庭出身好,家族显赫、高官厚禄。所以,当年人家富察氏当了福晋,那拉氏只是个侧福晋啊。那拉氏要是想你所说的家庭出身那么好,她还能只是个侧福晋吗?
1.继后再怎么着,她也是皇后,皇上既然立了那拉氏当皇后,她就是一国之母。皇后的儿子是嫡子,皇上为嫡子写诗,不为其他儿子写诗,就说明皇上对那拉氏的宠爱和喜爱?拜托,皇上写诗是因为“嫡子”,而不是“嫡子他妈”。
2.永璂有深意?什么深意?怎么就深意了?你说富察皇后的永琏和永琮有深意,我承认,琏和琮都是祭祀用的神器。璂是什么?你觉得有个基就是“基业”的意思?笑话。璂,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皮件缝合处的玉,你跟我说有深意?
1.你真的了解清史?乾隆对他妈非常孝顺,但是唯一对他妈严苛的是,不许太后过问前朝事务。立后是家事?恐怕更是政事吧?
2.换句话说,即使太后再逼迫,乾隆不同意,这皇后也是立不起来的吧?但是立了的都是最喜欢的吗?殊不知喜欢的都是妃嫔,皇后或者官员的正房都是有资历、有家室的吧。
也就是说,当时当地,立那拉氏为继后,不一定是皇上最喜欢的人选,但一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连夜送继后回京,还是以皇后礼遇。”这句话真的很可笑,送继后回京,既然是继后,请问不以皇后礼遇,以什么礼遇?以妃嫔礼遇送皇后回京?即使后来乾隆收了皇后的册宝,她还是皇后,始终没有废后。遑论刚开始。
1.没废后就说明乾隆宠爱那拉氏?什么叫宠爱?放纵她、惯着她,都送回京了,都夺回册宝了,这叫宠爱?
2.既然没废后,皇后死了的时候怎么安排的?以皇贵妃礼遇下葬,而实际上远没有达到皇贵妃礼遇。举几个例子,皇后下葬要个人轮流抬棺,而继后的棺材只有64个人抬着,天壤之别;皇后、皇贵妃的棺材要用金丝楠木制作,继后的是什么?最烂的杉木。杉木是什么人应该用的?贵人、常在、答应;即使按皇贵妃的礼遇下葬,也得有个墓葬吧?没有,把她安置在了纯贵妃墓葬里,放在一边。这叫宠爱?
3.乾隆最后没有留下一丝继后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为什么?乾隆对她厌弃之至。那为什么不废后?是因为曾经爱过?恐怕不是。他已经有过一任了,再废一任?被天下之人耻笑?这恐怕是自称“十全老人”的政治家最在乎的吧?
1.请问,后宫都没有皇后了,皇贵妃不摄六宫事,谁来管理后宫?让皇太后来吗?皇后和皇贵妃并存时的皇贵妃,和皇后死后只有皇贵妃的皇贵妃,完全是两回事。前者的皇贵妃是表示皇上对皇后的不满、对皇贵妃的独宠,后者的皇贵妃是表示皇上要让她来继承皇后的位置。一个摄六宫事的名号,就这么让人激动像捡了宝一样的说明乾隆对那拉氏的喜爱?
2.既然这么喜爱,那拉氏在潜邸是第一个出身上三旗满洲大姓的侧福晋,为什么弘历一登基便册封了包衣奴才出身的高氏为贵妃,且独坐贵妃位置10年?
3.在我看来,摄六宫事皇贵妃,接受朝拜和外贺,只不过是乾隆的一种政治手段罢了。
4.乾隆十四年、十五年,在整个乾隆朝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你可以说是乾隆执政的一个转折点。这之前,他温和、亲柔,笼络前朝老臣、俘获人心;这之后,他强硬、阴暗,手段强硬狠辣、不输雍正。所以,在我看来,对皇贵妃的一些礼遇超标,恰恰就是乾隆想借此立威、立言,恫吓前朝臣子,想要唯我独尊的一种信号的释放罢了。
5.我们在想乾隆和他后妃的事情时,一定要有两根弦:第一,乾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家事就是国事;第二,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价值评判,去衡量年前的事情。
6.东为尊。皇后在时,当然是皇后在东尔房,因为妃嫔中没有比她更尊贵的。但是问题是皇后死了,东还是尊。这时候谁最尊贵?贵妃、皇贵妃。不让她住在东尔房还要空着?还要给妃给嫔给贵人?
退一万步讲,上文字里行间什么意思?好像皇后一死就迫不及待地让那拉氏替换皇后的位置,言外之意,你想表达的不是对那拉氏的喜爱,而乾隆对富察皇后的不喜爱。而实际上,富察皇后是乾隆一声最爱的女人。我有两三篇文章说这个事情,我就不再赘言了。
1.摄六宫事皇贵妃典礼等同皇后典礼?这什么意思?摄六宫事皇贵妃=皇后?对不起,我没看懂。
2.退一万步讲,摄六宫事皇贵妃典礼真的和皇后典礼一样的话,第一个出来反对的不是太后,而是前朝大臣。因为皇上的家事,首先是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