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恒27岁官至军机大臣,立三大奇功,48

在《延禧攻略》中女主魏璎珞为了找出害死姐姐的凶手而入宫,一开始认为是富察傅恒害死了姐姐便处处针对,故意接近傅恒,正因为二人的相处而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是乾隆帝并不赞同二人在一起,后来傅恒为了救被贬入辛者库的魏璎珞娶了皇后(傅恒的姐姐)身边的大宫女尔晴。

魏璎珞伤心不再理会傅恒,皇后病逝后魏璎珞被赶去了圆明园当差,后来无意中得知皇后与七阿哥的死跟纯贵妃有关,便决定重回皇宫,博得了太后的欢心,乾隆为了不让魏璎珞留在太后身边,便将魏璎珞封为贵人。

傅恒出征归来,得知魏璎珞已经成为乾隆的妃嫔很是失望伤心,但还是尊重魏璎珞的选择,一直做魏璎珞背后默默守护的那个男人,最后也因为为魏璎珞找解药而中了瘴气而死。

魏璎珞与傅恒没有在一起确实很可惜,但二人之间的感情还是很感人的。

剧中的傅恒一直是魏璎珞身边默默守护的男人,而且战功赫赫,得到乾隆的重用。

但真实的历史上,傅恒喜欢的并非魏璎珞这位令妃娘娘,而是满清第一美女,自己的嫡福晋;不过有一点跟剧中一样:傅恒确实战功赫赫,是乾隆孝贤皇后的亲弟弟,得到乾隆的重用,年纪轻轻就已经在军机处行走,被封为一等忠勇公。

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富察傅恒究竟是什么样的?

01傅恒仅用6年时间官居一品大员

富察傅恒出身于满洲贵勋家族,隶属于镶黄旗;富察氏是满清八大姓氏之一,大清在历史上存在了年,富察氏家族在大清鼎盛了多年,可见其家族是实实在在的贵族。

傅恒的祖上在大清最早可以追溯到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齐十三副甲胄起兵时,富察氏家族的族长旺吉努(傅恒的六世祖)带领自己的族人归顺与努尔哈赤,可以说富察氏一族是最早归顺与太祖努尔哈赤的部族之一。

傅恒的高祖万吉哈在与明军作战时英勇作战,死在了战场上;

傅恒的曾祖哈什屯承袭父亲万吉哈的位置,成为太宗皇太极身边的前锋,作战异常的勇猛,成为皇太极身边的议政大臣之一;

傅恒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朝做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而且是议政大臣之一,坚定地支持康熙裁撤三藩,得康熙重用,在康熙平定三藩时劳累过度而死;

祖父米思翰受知于康熙皇帝,擢为户部尚书,位列议政大臣,坚定支持康熙皇帝撤藩政策

傅恒的父亲李荣保是兄弟四人,其实傅恒的父亲李荣保在当时富察氏家族并不是最有名的,算是比较默默无闻的一个;李荣保兄弟四人中就属傅恒的二伯父马齐最为出名,在康熙与雍正两朝都是内阁大学士。

在整个富察氏一族,从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到乾隆朝时期,最为出名的人物除了哈什屯、马齐、傅恒以外,还有傅恒的儿子福康安。

傅恒的伯父马齐将富察氏家族推到了一个高潮,正因为富察氏一族的崛起,才让雍正决定为乾隆在富察氏一族中选择一位合适的女子做嫡福晋(也就是未来的皇后人选),帮助乾隆坐稳皇位;而傅恒将富察氏家族推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

富察·傅恒,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中期重臣、外戚,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

雍正十三年雍正病逝后,乾隆登基,乾隆登基时傅恒只有14岁。

傅恒入宫做侍卫是在乾隆五年,傅恒19岁的时候,一入宫便是正六品“蓝翎侍卫”。

“蓝翎侍卫”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也可以说是非常稀缺的岗位,按照清廷的规定,蓝翎侍卫定额只有90人,换句话说只有出去一个才能再进来一个。蓝翎侍卫是很多年轻的侍卫向上晋升的一个重要翘板,而且并不是谁都可以做蓝翎侍卫的,只有贵勋家族的子弟或者武进士出身才有资格被选入。

当然傅恒刚入宫便是蓝翎侍卫自然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因为他出身于富察氏一族,更何况自己得亲姐姐是乾隆的发妻孝贤皇后,自然是符合要求的。

值得一提的是孝贤皇后虽然是雍正亲自为乾隆挑选的皇后,二人并没什么感情基础,但乾隆非常宠爱而且信任孝贤皇后,孝贤皇后确实也担得起自己得谥号“孝、贤”二字,不仅是六宫表率、母仪天下,而且对太后非常孝顺,关键很是节俭,是乾隆的贤内助,乾隆既尊重孝贤皇后,又宠爱孝贤皇后。

“朕躬揽万几,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皇后之助也

自己的亲姐姐得皇上宠爱,对傅恒来说确实也是有益无害的,对自己的前程影响很大。

傅恒担任蓝翎侍卫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被擢升为头等侍卫,两年后成为乾隆身边的御前侍卫兼任内务府大臣,得乾隆旨意管理圆明园的事务。

乾隆五年,十九岁的傅恒官任蓝翎侍卫,随后不久升任头等侍卫。乾隆七年任御前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圆明园事务

仅仅一年后傅恒擢升为户部右侍郎,又过了两年直接进入军机处,这一年傅恒不过才23岁;乾隆十二年傅恒再次得到晋升,成为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等职位,这一年傅恒年仅25岁。

从19岁入宫,用了仅仅6年的时间从一六品的蓝翎侍卫连升多次成为朝廷一品大员,乾隆身边的心腹大臣,可以说在整个大清都是极为罕见的。

傅恒之所以得到如此快的升迁,除了自己的亲姐姐孝贤皇后受宠以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雍正在病逝时为乾隆留下了两位皇叔:果亲王允礼与庄亲王允禄,还有两位老臣:张廷玉与鄂尔泰。果亲王与庄亲王作为乾隆的亲叔叔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虽然是顾命大臣但是做事非常低调,但张廷玉与鄂尔泰二人之间的党争,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乾隆这个人有些自负,自然不允许张廷玉与鄂尔泰这样的老臣在朝中作威作福,刚登基的前几年乾隆虽然表面上重用依附于张廷玉与鄂尔泰,但实际上一直在培养属于自己的心腹大臣,当然培养的都是新人,比如讷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乾隆重用的。

只是讷亲让乾隆失望了,而傅恒也是在同样的背景下得到乾隆的重用;

不过傅恒确实要比讷亲低调而且勤奋努力,并不想单纯依靠姐姐的关系平步青云,私下里非常努力,可以说亲姐姐与家族背景只是帮傅恒进入仕途,傅恒能得到如此快的升迁大部分靠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另外一点原因是孝贤皇后所生的嫡子,乾隆立嫡的心思一点都不比圣祖康熙差。孝贤皇后所生的第一子,是乾隆的嫡长子,雍正亲自赐名为永琏。

“琏”是古代宗庙里盛黍稷的器皿。

雍正赐名永琏,是对永琏给予厚望,希望嫡长子将来能继承皇位;弘历自然明白皇考雍正的意思,对永琏极为珍视。

很不幸的是乾隆四年永琏竟然病逝了,不过好在在乾隆十年孝贤皇后再次怀孕并生下嫡次子永琮,这让想要立嫡子为太子的乾隆很是高兴,而随着永琮的的诞生傅恒得以进入军机处。

没过多久擢升为户部尚书,可以这样说乾隆是想为自己的嫡子培养一个可以依仗的有权势的舅舅,将来能辅佐嫡子继承皇位。

可以这样说:傅恒之所以年纪轻轻官居一品大员,既是因为其家族原因,更多的是乾隆出于朝政考虑,更是为自己的嫡子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傅恒虽然出身于勋贵家族,但是并没有因此而坐享其成、混日子,而是更加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成为乾隆可以倚重的股肱之臣。

02平定金川,乾隆大喜

乾隆十二年乾隆最心爱的嫡次子永琮不幸夭折,先后失去两位嫡子,这让孝贤皇后悲痛欲绝,直接病倒了。到乾隆十三年初身体才稍微好一些,乾隆为了让孝贤皇后忘记失去爱子的悲痛,带着孝贤皇后一起南巡。

孝贤皇后虽然身体不好,但仍旧强撑着南巡,一路上伺候太后与皇上。

但到了德州的孝贤皇后竟一病不起,乾隆下旨赶紧返回京城为孝贤皇后医治,但为时已晚孝贤皇后很快便病逝了。

孝贤皇后是乾隆的心目当中的白月光、发妻、贤内助,突然失去让乾隆一时间难以接受,不仅为孝贤皇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还因为孝贤皇后的丧礼斥责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皇长子永璜。

乾隆的两位嫡子先后病逝,孝贤皇后也香消玉殒,这让乾隆想要嫡子继承皇位的想法彻底破灭;不过乾隆并没有因为孝贤皇后的死而冷落了富察氏一族,毕竟乾隆扶持傅恒并非仅仅是为了将嫡子立为太子。

孝贤皇后病逝后一个月,乾隆下旨傅恒加封太子太保;

其实乾隆如此做,无非就是弥补对孝贤皇后的亏欠与自责;当然傅恒也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年纪轻轻官居一品,都是因为自己有个皇后姐姐,出身于富察氏一族而已。

傅恒心怀大志,自然不甘心坐在姐姐的肩膀上享受荣华富贵,也想要证明自己确实有能力。

很快,机会便来了。

大金川土司萨罗奔叛乱,乾隆下旨让张广泗前去平叛,只可惜张广泗久攻不下,毫无进展;

乾隆便将张广泗撤了回来,让保和殿大学士讷亲(康熙四大辅政大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前去平叛,讷亲虽身居高位但从未上过战场,结果大败,让乾隆颜面尽失;乾隆盛怒之下将讷亲处死。

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前去平叛,让乾隆一筹莫展;如此关键时刻傅恒毛遂自荐前去平叛大金川之乱,傅恒本身就是乾隆培养的心腹大臣,若真能一举平叛的话,自然是好事;但毕竟傅恒跟讷亲一样虽身居高位从未上过战场,乾隆还是有些犹豫的。

但确实是无人可用,乾隆只能是赌一把,下旨傅恒署理川陕事务,并且被授予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在出发的当天,乾隆也是给足了面子,亲自送行,可见乾隆对傅恒是给予厚望。

并且乾隆为了能让傅恒平叛成功给与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下旨所有的驿站不得以任何理由耽误军机,而且为了保障粮草充足,特地派了两江总督全权负责。

乾隆如此做无非就是想让傅恒为自己争回面子,好在傅恒没有让乾隆失望,即便是身上多处受伤仍旧坚持在最前线指挥战斗,将士们自然会拼命。

如此一来大金川之乱得以平定;傅恒虽首次出征,但大获全胜,消息传回京城,乾隆喜极而泣,并决定厚赏傅恒。

(傅恒)师至京师,命皇长子及裕亲王等郊迎。上御殿受贺,行饮至礼。傅恒疏辞四团龙补服,上命服以入朝,复命用额亦都、佟国维故事,建宗祠,祀曾祖哈什屯以下,并追予李荣保谥,赐第东安门内,以诗落其成。

傅恒班师回京的时候,乾隆特地让皇长子永璜与裕亲王广禄(裕亲王福全的孙子,福全是康熙的二哥)等人前去郊外迎接;并赏赐了傅恒四团龙补服,封为一等忠勇公;不仅如此,乾隆下旨为富察氏家族建宗祠,追封富察氏的先祖们。

可能有人说:傅恒不过就是打赢了一场仗,有可能是运气使然,乾隆至于如此重赏吗?

其实傅恒赢得不只是一场战争,而是为乾隆赢回了面子,至于值不值得如此厚赏,乾隆认为值那就是值得;毕竟作为一国之君的尊严,比任何赏赐都要重要。

03平定准噶尔,为大清争回面子

雍正帝准备两年时间,于雍正七年下旨岳钟琪率领10万大军兵分两路合围准噶尔,而准噶尔只有3万人,两军对峙了两年多的时间,雍正下旨召岳钟琪回京商议对策,没想到岳钟琪刚离开大营后不久,清军便遭到了准噶尔的偷袭,导致西路军惨败。

次年因为西路军粮草不充足,直接被准噶尔大军歼灭。

消息传回京城,雍正气得差点吐血;可以说准噶尔之战的惨败,是雍正朝最大的败笔。

其实早在太宗皇太极在时,准噶尔就已经归顺与后金,只是在大清入关后,准噶尔多次发生叛乱;康熙朝时,康熙先后三次御驾亲征准噶尔,才将准噶尔收服;不过没过多久准噶尔又反叛。

乾隆十九年,准噶尔发生叛乱,准噶尔很多小的部落纷纷归附于大清;乾隆决定趁此机会征讨准噶尔,便向满朝文武征讨用兵之策,希望能够一雪前耻。

但是朝中大臣忌惮准噶尔,再加上雍正朝的惨败,大都不支持出兵,这让乾隆很是失望,不过有一个人支持乾隆:“微臣支持皇上出兵!”

《清史稿》:十九年,准噶尔内乱,诸部台吉多内附。上将用兵,谘廷臣,惟傅恒赞其议。

满朝望去,乾隆只有傅恒一人可用,便顶住压力下旨让傅恒领兵出征准噶尔。

傅恒的这一习惯非常好,并不打无把握的仗,而且在出征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傅恒先是到军机处搜集资料,分析雍正九年征讨准噶尔失败的原因,然后根据自己分析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

傅恒先是趁着冬季人间稀少的时候,提前将粮草偷偷运送到了边疆;然后与乾隆二十年春天突然对准噶尔发起进攻,准噶尔因为仓促应战而大败。

傅恒的捷报传回京城,乾隆大喜,将傅恒再次封为一等公;细心的人会发现傅恒在平定金川之乱时就已经被封为一等公,再次被封为一等公,可以说是莫大的恩宠,傅恒即便是立下赫赫战功也不敢接受,极力地推辞。

说到动情的地方傅恒声泪俱下,不得已乾隆只好收回成命。不过将傅恒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第一位。

这一点确实让人佩服:毕竟古往今来很多战功赫赫的大将,因为功高震主或者是恃宠而骄,没有得到好的下场;傅恒知进退,并不邀功,内敛的性格让他能得以善终并名垂青史。

傅恒的功劳可以说对整个大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仅此一战准噶尔从此一蹶不振,自此以后新疆划入大清的版图之中,历史会记住这位功臣。

04年仅48岁病逝,乾隆含泪祭英雄

很难得的是傅恒虽然身居高位、战功赫赫,但是为人很低调、谦和,丝毫没有耀武扬威的样子,这也是乾隆重用并信任他的一大原因。

我们在看《延禧攻略》的时候,傅恒就给人温文尔雅的印象,即便是立下战功以后仍旧为人很是低调,这一点确实跟历史上真实的傅恒很像。

但就是如此“完美”的一位朝廷重臣,年仅48岁病逝,实在是可惜。

乾隆三十四年傅恒再次出兵,前往缅甸;此次出征跟前两次不同,傅恒是“被逼无奈前往”,并非毛遂自荐:了解清史的人都知道康熙朝时因三藩威胁到了皇权,康熙裁撤三藩,爆发了三藩之乱;因为南方没有了三藩作为屏障,缅甸开始变得不安稳。

乾隆三十年缅甸大军袭扰云南,乾隆命云贵总督刘藻前去压制,失败后刘藻自刎而死;

之后乾隆下旨陕甘总督杨应琚前去,没想到杨应琚谎报军情,乾隆让其自尽而死;

实在是没办法乾隆便下旨让富察.明瑞(傅恒的侄子)前去担任云贵总督,明瑞早年间跟随傅恒在伊犁历练,立下过战功,但是缅甸的情况不同于伊犁,明瑞到了云贵地区明显的“水土不服”,吃了败仗,无奈之下明瑞自尽而死。

仅仅四年的时间先后有三人云贵总督战败并自尽,而且最后一个还是自己的亲侄子,傅恒作为领班军机大臣难辞其咎,为了家族的荣誉,也为了给乾隆一个交待,为了大清,傅恒必须要、也不得不亲自挂帅出征。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傅恒出发,三月份进入云南,四月份到达腾冲;傅恒在一个叫翁古山的地方发现了很多参天大树,非常适合造船,而且附近有一个叫野牛的地方,很适合造船;便下令让自己的儿子傅显带着人秘密造船,并且制定了水陆一起直接进攻缅甸都城阿瓦的计划。

此计划正合乾隆的胃口,乾隆便答应了。

经过一番准备,七月份傅恒突然对缅甸进行突袭,初战胜利。

两个月以后,野牛的战船全部造好,清军水陆结合,直接将缅甸的水军击败;

到了十一月份,清军开始进攻老官屯,老官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交通要道,易守难攻,清军暂时失利;而且老官屯这一带烟雾缭绕,湿度非常大,对于常年生活在北方的清军来说确实不适应,很多士兵染上了瘴气。

一时间清军伤亡过半,包括傅恒的儿子傅显、副都统永瑞等几位重要的将领都被瘴气夺去了性命;而傅恒作为主帅,亦没有幸免,腹泻一天比一天厉害,一病不起。

但傅恒下了严令谁也不得对他染病的消息以及军中伤亡的消息外传,虽然清军大面积死亡,但是缅甸王并不知情。因为惧于清军的威力,缅甸王主动求和。

傅恒将此消息传给乾隆,乾隆当即答应,让傅恒班师回朝;

但很不幸,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傅恒病逝。

傅恒的病逝,让乾隆一时间难以接受,就像当初孝贤皇后病逝乾隆接受不了是一样的,可见傅恒姐弟在乾隆的心目中确实地位极高。

乾隆亲自参加傅恒的葬礼,并且扶着傅恒的棺材泪流不止,下旨赐予傅恒谥号“文忠”,给傅恒举行了继位隆重的葬礼。

亲登其府在灵前祭酒,并谕示丧礼按宗室镇国公规格办理,赐谥号“文忠”。后来乾隆帝赋诗悼念傅恒,嘉许他为“社稷臣”。

结语

傅恒病逝后,他的儿子福康安也逐渐长大成人并且成为大清有名的将领,乾隆甚至破格将福康安封为贝子,可以说是极大的恩宠,因为只有爱新觉罗的子孙才有资格册封为贝子。

嘉庆元年福康安病逝,乾隆将其追封为异姓郡王,这是对富察氏一族的肯定。

自傅恒与儿子福康安病逝后,富察氏一族开始走下坡路,不过仍旧是满清贵勋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傅恒一开始确实是靠着家族背景及姐姐孝贤皇后,得以进入仕途,平步青云;

但很难得的是他并不想坐享其成,靠着姐姐以及祖上的余荫混日子,而是靠自己的真本事立足于朝堂之上,更何况有乾隆这位伯乐在,傅恒并不缺少发挥的场地。

平定金川

平定准噶尔

征讨缅甸

三大奇功,让傅恒成为实实在在战功卓著的人物,得以名垂青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