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人18岁做官,明明有大好才能和机会,为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我们都曾经想象,这一生应该是个有所成就的人,但是时间为什么没有兑现我们的承诺?

清末有一个人叫张德彝,跟康有为差不多一个年代,他身居外交要位,故事鲜为人知,究其根源,既不是能力问题,也不是机会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导致的?

张德义出生于年,祖籍福建,祖上隶属汉军镶黄旗。虽然是旗籍,他们家生活并不宽裕,不得不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十五岁时考入京师同文馆,这是中国近代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他便成为了第一届十名学生之一。

京师同文馆待遇算是不错,学生可以“坐补马甲钱粮”,后来又改为每月发给“膏火银”三两,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另有奖金。学习三年期满后,按考试成绩分别授予七、八、九品官职。张德彝在这里学了3年,18岁的张德彝被保奏为八品官。大家都看过周星驰的影视作品《九品芝麻官》,清代“九品”是最小的官,张德彝八品的起步算是不错。

毕业后一年(年)总理衙门派三名同文馆学生出国游历,张德彝被选中了。

在此次游历和此后一生中,其他两位同文馆的学生,似乎都没有留下什么著述,只有张德彝

特别爱写。他以日记体裁笔录了一部《航海述奇》,这是中国人旅欧最早的亲身闻见录之一,使国人大开眼界。

年至年,张德彝以译员身份跟随美国外交家蒲安巨(AnsonBurlingame)出使欧美。先经日本到美国,过大西洋到欧洲,出地中海,过印度洋入南海,正好自西往东环游世界一周,录下《再述奇》一书。

然后他勤勤恳恳,开始了一系列的记载:

《三述奇》八卷,记同治九年至十一年(-)随崇厚使法事;

《四述奇》十六卷,记光绪二年至六年(-)随郭篙焘使英及其间奉调使俄至回国事,此书曾用《随使日记》和《使还日记》名刊印;

《五述奇》十二卷,记光绪十三年至十六年(-)随洪钧出使德国,第五部内容在张德彝的见闻记录里,是比较全面重要的;

年从德国回国,任总理衙门英文正翻译官,翌年并“侍德宗读英文”,居然当上了光绪皇帝的英语老师。

《六述奇》十二卷,记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随罗丰禄使英事;

《七述奇》记光绪二十七年()随户部右侍郎那桐赴日;

《八述奇》记光绪二十八年至三十二年(-)任出使英、意、比国大臣事,这也是他的职场巅峰。

年回国,任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到年担任“阅卷大臣”,同年发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也打破了张德彝保君立宪的梦。

年病故于北京,享年72岁。

张德彝一生的成就分为两种,一是记录见闻,二是外交工作。

从记录见闻上讲,他是一个出色的旅游博主。

如果那时候有网络,他会是一名出色的旅游博主,八部《述奇》共七十余卷,二百余万字,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晚清外交史。在见闻记录方面他有很多个第一:第一个记录西餐、第一个记载西方的避孕工具(避孕套)、第一个记载若干著名西洋工具、乐器和房屋名称、第一个进入金字塔参观的中国人、分量大一点的是,第一个记载西方标点符号。

从外交工作上讲,他恪守工作本位,把外交工作规范化、专业化。

张德彝是一个务实派,工作和国家需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其中,年张德彝在任驻英公使期间,奉命代表清廷出席日斯巴尼亚(西班牙)国王加冕仪式,又携清政府拨的十万两白银款项加入瑞士红十字会组织。这些都是秉公办事,有助于塑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国际大家庭的良好外交形象。

稍能体现主动的,例如年3月28日促进和英国签订《招工章程》,对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华工在海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张德彝还帮助外交程序标准化:“入国问俗,不得视之一律。”张德彝曾上奏外交改革看法,其中包含外交礼仪、使馆设置、使节官制、经费安排、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并进一步深入细化和专业化。在建言奏折中倒没有多少思想层次的创新,只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然后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

务实的张德彝,后人评价他“浪费了大好资源”,虽无伟大之处,是像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已,原因有三。

一、出身和工作系统限制了他的想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张德彝出身没落的旗人家庭,统治中国的皇室让他有天然的优越感,效忠皇室成为他的心理保护伞,导致对西方的观察,最后还是变成中国的角度和立场,他本质上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士大夫。

在旧金山,张德彝的笔记就记录了他同一个美国化了的华人发生摩擦的情况。这个华人已经来到美国七年,学习基督教。张德彝曾经就对他训斥道:“你已经剪了你的辫子,你又怎样有脸回到中国去呢?”

张德彝逝世于“五四运动”爆发的那一年。值举国为“巴黎和会”决议义愤填膺之际,这位年过七旬的资深外交官却以“宣统十年”为年号,向时年13岁的废帝溥仪敬呈临终遗折,称:“臣八旗世仆,一介庸愚……瞻望阙庭,不胜依恋之至!”一副前清遗老的口吻和形象。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的康有为也是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教育,22岁接触西方文化,他后来比较放得开。

二、明哲保身,缺少大声疾呼的勇气。

张德彝一生虽然正气勤恳,没有工作方面的积极突破。即便对西方很多见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也没有很好地落实体现。

对于避孕套这事,他认识到避孕套的两大功能:预防性病和计划生育。但是,他用儒家思想对这事进行了抨击:“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认为“避孕”是违背人伦,没有思考背后是为什么,看不出背后西方国家对于性别平等、注重性安全的发展。

张德彝在看待国家现代化发展还是比较开明,对派遣留学生到德一事很支持,认为“朝廷以水陆兵法为要务,学成回华”,方可“效力国家”。年,时任中国驻德公使馆随员接待游学的军事生作了妥善安排,先是配到克虏伯等土厂,尽可能让他们多学、多看、多动手。一年期满后,张德彝又安排他们至德国炮台海口各处一游,“以便增长见识,兼知防守之大概。”总是以“至其所教,择其善者而为之”作为鼓励。这批游学生后来好几位当了高官,其中就有当上北洋皖系军阀首领的段祺瑞。

在德国期间他考察德国的工业科技和经济,甚至选了十数种德文的铁路建造书籍带呈李鸿章,建议在中国国内全部译出选用,同时建议设立铁路学校,培养自己的人才。但是有没有向清政府和光绪皇帝提议,还有待考证。

三、人生太过顺畅,没有逆境触底反弹。

或许他日子过得太顺利,从18岁做官开始,没有和最底层的人长期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59岁回国以后,安安稳稳地做官,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考验,更没有触底反弹。直至走向共和,垂老的他仍以终生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为最大憾事,谆谆嘱咐儿孙务必要读“圣贤经书”。

结语:

后人认为比较为有价值的,不是张德彝的外交成就,而是他的《述奇》。从这一点看出来,作为一个有这么好机会为国家引进先进思想的人,却只是做了一名“旅游博主”,实在令人惋惜。

决定张德彝平庸的根本原因,是他脑袋里见识虽然装了一大堆,但是“意识”依然是封建中国的。

有时候我们嘲笑别人的梦想和“不着实际”的价值观,当年马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口号高度,让他走了很远。觉醒和敢于实践,依然是时代稀缺的。

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引用参考资料:

[1]刘含力,张德彝笔下的英国形象——以《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为中心,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年

[2]楼秀丽,张德彝—一个晚清外交官西方认识的成长史,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年

[3]张德彝和德国,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