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一众明星的银幕表演中,有部“格格不入”的电影,悄然上映。
它形式特殊:第一部登陆4K院线的古典诗词主题文学纪录片。它排片极少: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加起来不到两万场次。它口碑爆棚:从权威媒体、文艺杂志,到影视公号、普通观众,都颔首称赞。
即便是对影片拍摄颇有微词(线索散乱、空镜莫名、流于表面等等)的影迷,也无不感慨于主人公巨大的人格魅力,唏嘘于她与诗词之间贯穿近百年的深深羁绊。
这部电影,叫《掬水月在手》,讲述了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的传奇一生。
叶嘉莹这个名字,对古诗词有所了解的人,一定都不陌生。
她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代宗师,用毕生心力,阐释和传承古典诗词之美,并用特有的腔韵,将吟诵的魅力展示给更多人听;
她生于北京、嫁于南京、迁居台湾、侨居北美,期间亲历山河破碎、背井离乡、身陷囹圄、天人永隔之苦痛,仍寄情诗词,才华纵横、渡人无数;
她曾在台湾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学府执教,后毅然归国授课,如今已96岁高龄,捐出全部财产余万元,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被尊称为“先生”;
她关心儿童的语文学习,坚持要选优秀、真实的作品,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从诗词歌赋中,体会到草木鸟兽、天地人间的万千宇宙,从而生出关怀,生出爱心,生出丰沛的感情……
董卿在《朗读者》中这样评价:“(叶嘉莹)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而叶嘉莹却说:“柔茧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自己只是吐丝的春蚕,已垂垂老矣,若年轻一辈能将这蚕丝织成锦缎,让文化流传和发扬,便无憾了。
这位与诗词相伴一生的贤人君子,她的背后,又有着一段怎样平仄起落的人生故事呢?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
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祖上中过进士,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在航空署深受器重;母亲也颇有学识,曾任学校老师。
生于农历荷月(六月)第一天的她,得到了一个饱含家人爱意与期盼的乳名:小荷子。
▲童年的叶嘉莹(右)与两个弟弟
这朵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子,整个童年几乎都是在自家的四合院中度过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因为保守的祖父觉得,不能让女孩子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会学坏。
于是,在家长的教导下,她认字辨音、诵读诗书,进而练习作诗填词。家里的要求是:可以学习“新知识”,但必须遵守“旧道德”。
渐渐长大的叶嘉莹,如那个时代的万千女子一样,久居深闺、害羞内敛、不善言辞,但她细腻慧敏的心思,却总能在笔下的诗文中体现。
年时,16岁的叶嘉莹写下一首五言绝句《咏莲》:
植本出蓬瀛,
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
何以度苍生。
既有“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宋·周敦颐)”的高洁,更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偈》唐·慧能)”的清明,难以想象这样一篇诗作,竟出自一个花季少女之手。
也许,是她有感于“小荷子”的意义,愿做花中君子;
也许,是她明白了力量源于人的内心,不可假托他人;
也许,是当时的她,已亲耳听到了卢沟桥的声声炮火,已亲眼见过了长安街上的日本军车,已体会到家园沦陷、风雨飘摇的凄凉苦涩……
这个曾不闻窗外事的小诗童,终究飞快地长大成人。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隔年的年,对叶嘉莹而言,充满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在这一年,她考入了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终有机会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
顾随是人人景而仰之的国学大家。银幕上,叶嘉莹对老师的回忆,却很是生动:
“他那个时候才四十多岁,看起来却像是个六七十岁的小老头。北京的冬天很冷,他就穿得很厚,一件棉衣,一件皮袄,一条厚围巾,一顶大呢帽,到了教室,一件一件脱下来,才开始讲课。
他上课没有教案讲义,常常写上几个字,与诗文完全无关,从此展开发挥,上天入地,见物起兴。”
叶嘉莹听顾随讲课,“如困室飞蝇,蓦见门窗开启”,从此醍醐灌顶,极大开拓和提高了她对诗词赏析的眼界,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大学毕业。
顾随也很欣赏叶嘉莹的文学才华,曾表示,已经把所有创作的方法和品鉴的道理传授给了她,期许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年,时值抗战关键时期、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顾随受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假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IfW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