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清朝前期的皇子抱养问题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清前期皇子们不仅与兄弟手足关系冷淡,就连和生母之间的亲情也日渐疏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正是清前期盛行的皇子抱养制度。所谓抱养制度,就是将皇子与其生母强行分开,把皇子另外寄养给其他后妃或者大臣。

这一制度看似残忍,使母子一早就分别开来。但是从效果上而言,其实对皇子具有诸多益处。例如雍正皇帝,在满月后就和生母乌雅氏分别,被交给孝懿仁皇后抚养。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养母的关系远超生母,而这也为他日后继位登基打下了夯实基础。

那么清前期的皇子抱养制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具体的抱养方式又有哪些?

一、祖宗之法与安全考虑

1.逐渐完善的重要后宫制度

最早在后金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抱养制度的雏形。不过当时努尔哈赤并不是把皇子抱养出去,而是把大臣们的孩子抱到宫中抚养长大。彼时努尔哈赤刚刚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王朝,为了安抚重臣降将、稳固自身政权,他才想到了这个稳妥之策。

这种做法名义上是对臣子们的恩宠,毕竟不是谁的孩子都能被皇室抚养。

但实际上,这其实就是将这些孩子当做人质,以防重臣降将们造反。例如位列五大臣的额亦都和扈尔汉,还有明降将李永芳,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宫中抚养。

不过这一制度到了皇太极时期被暂时搁置,因为皇太极常年在外打仗、后宫在制度等方面比较杂乱,再加上皇太极自己就有11个皇子,根本无暇帮助大臣们抚养孩子。

更何况,皇太极虽然皇子多,但是由于当时宫室简陋、卫生条件也有限,导致三名皇子夭折。

是以,皇太极自然也不能效仿努尔哈赤,把重臣降将们的孩子带到宫中抚养,更不会反过来将皇子交给重臣抚养,毕竟他也怕对方握住自己的软肋。

此后一直到康熙时期之前,清朝虽然有过零星的抚养行为,但是并没有正式确立将皇子抱养出去的制度。

直到康熙的第一个皇子承瑞降世,清朝才开始确立抱养制度。毕竟康熙14岁就当了父亲,承瑞的生母也年幼,两人根本不会照顾婴儿。

再加上此时国内反清势力被基本平定,皇权越发稳固,也不用和皇太极时期一样担心重臣们会挟持一名皇子造反。是以,清朝在宫里设立了专门用来抚养皇子的机构:兆祥所。皇子被送过去后,由乳母负责抚养照顾。值得一提的是,兆祥所的乳母们并不是由后宫嫔妃宫女担任,而是从宫外经过层层筛选选拔而出的。

在康熙二十年十月的《清总管内务府题本》中,就有关于乳母身份的记载:

“十三日准会计司来文,给在兆祥所之阿哥喂奶,业已选取德依佐领下护军刀万之妻。”

因此将皇子交给他人抱养的制度,在康熙时期正式确立。不过对于清前期来说,皇子抱养制度并不只是为了帮小皇帝养孩子,还是为了保住皇子的性命。

2.避痘防夭

其实从后金时期起,皇子们虽然每一代数量都不少,但是夭折的也比较多,尤其是在清朝刚刚入关的那个时期最甚。当时天花在京城肆虐,别说小孩子难以抵挡其病害,就连常年马上打仗的士兵也有不少因天花丧命。

当时清朝皇室可谓“谈痘色变”,他们为了“避痘”多次出宫,甚至回来也不敢进宫。顺治九年时,顺治和孝庄皇太后行猎返回进城,结果顺治听说城里感染天花的人太多之后,吓得当晚在锡尔噶营过夜。在这种情况下,皇子们的生命自然也受到严重威胁。例如康熙出生没多久就染上天花,脸上长出几个痘。

顺治见状,连忙让乳母把年幼的康熙带到宫外抚养。远离瘟疫的康熙,在天花的折磨下挺了过来,脸上只留了一点痘印。雍正将皇位传给康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了康熙对天花的免疫力。一来认为康熙可以活得久,二来希望皇孙们也能继承免疫力。

事实证明,皇子抱养制度确实显著降低了皇子夭折率。据统计,皇太极的11个皇子中夭折3个,顺治的8个皇子夭折一半。康熙虽然有35个皇子,可其中夭折了15个,其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没有夭折的皇子们,基本都是和康熙一样,一早就被送出宫外抚养了。无论夭折的皇子是死于疾病还是他人毒手,被抱养出宫显然能活得更久。

二、什么人才能抚养皇子

1.“子以母为贵”

清前期之所以确立皇子抱养制度,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是为了预防“母以子为贵”所引发的后宫干政情况。清朝的后宫虽然充满勾心斗角,但是在严苛且等级规格细致分明的情况下,表面一直是比较稳定和谐的。

在清朝后宫中,什么位份讲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有明确规范的,因此只有嫔位以上的后妃们,才有资格抚养自己的骨肉,身份低微的人就没有资格,只能将孩子送给嫔妃乃至皇后抚养。

就拿雍正母子来说,他的母亲乌雅氏在生他时位份比较低,无权抚养他,因此他在满月后被交给没有皇子的孝懿仁皇后抚养。

康熙二十年,乌雅氏被晋封为德妃,七年后产下十四阿哥时,她也就有权亲自将其抚养长大。

在这种抱养制度的限制下,雍正和他的十四弟虽然为争夺储位使劲浑身解数,也没有扰乱清朝政权的正常运作。毕竟雍正是地位尊贵的孝懿仁皇后养大的,十四阿哥随和他同母,却远没有他的政治资源多。

可见,清前期“子以母为贵”的皇子抱养制度,解决了之前朝代中“母以子为贵”所造成的后宫和外戚干政隐患,从而进一步维持清朝皇位的稳固。也正因如此,也可以说只要不是在后宫地位低微的生母,都可以做皇子的养母,就连侍女也可以。

2.侍女“苏麻喇姑”

在清前期的后宫中,有一个身份地位比较特殊的侍女名叫苏麻喇。蒙古族出身的她,年纪轻轻就作为陪侍女跟着孝庄进了后宫,并且终身未嫁。

苏麻喇虽是侍女,却也是清朝的四朝元老和功臣,具有比较特殊的政治地位。例如顺治年幼继位,多尔衮野心勃勃准备效仿朱棣篡夺皇位时,经过苏麻喇劝说后,才选择担任摄政王辅佐幼主。

此外,由于擅长满蒙文字以及文化素养高,她被选为康熙的启蒙老师,因此康熙对她也十分尊敬,甚至将其视为家人至亲,宫中上下尊称其“苏麻喇姑”。

是以,当十二皇子胤祹降生后不久,康熙就将其抱养给苏麻喇。在苏麻喇的教育下,胤祹为人宽和仁厚,并且无意争夺储位,得以安享晚年,此为后话。

苏麻喇逝世后,康熙按照嫔礼为其办理丧事,将她的灵柩和孝庄的安置在一起。这种特殊待遇,在清前期可谓是独一份的殊荣。因此苏麻喇这个可以抚养皇子的侍女,也是皇子抱养制度中的特殊现象。

3.宫外大臣也可抱养皇子

除了后妃和苏麻喇外,清前期的皇子也有被送到宫外大臣家抚养的情况,康熙曾对诸皇子提到:

“朕之诸子,多令人视养。大阿哥养于内务府总管噶禄处,三阿哥养于内大臣绰尔济处。”

噶禄和绰尔济两人之所以能够抚养皇子,除了因为深受康熙信任外,也和他们的出身离不开关系。大阿哥胤褆出生的时候,宫中爆发天花,四个皇子全部夭折。康熙因此准备把他送给住在宫外的噶禄抚养,以此来躲避天花。

噶禄是八旗之首的镶黄旗人,起初担任侍卫兼内务府主事。后来在康熙诛鳌拜时立了功,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负责清理鳌拜余党。

正因如此,出身尊贵且深受康熙信任的噶禄,才有资格抚养对康熙十分重要的胤褆,而他也是首个抚养皇子的宫外大臣。

身为内大臣的绰尔济是正白旗人,虽然出身不如噶禄那么高,但也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更何况他父亲明安贝勒,早年把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他们家一共有四名女性嫁入皇室。因此,绰尔济和康熙之间具有极深的血缘羁绊。

因此,绰尔济虽然是正白旗人,在受父兄荫庇承袭从一品内大臣后,官位比噶禄这个正二品官要高。

是以,当皇三子胤祉出生后,又痛失几个皇子的康熙再次将皇子抱养给宫外大臣,将胤祉交给绰尔济这个亲戚抚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清前期的皇子抱养制度是在天花肆虐的背景下,为了防止皇子夭折所采取的措施,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被送出宫的皇子们基本都没有夭折。如此重要的责任,必须交给值得信赖的人。即便不是后宫嫔妃,只要地位或出身尊贵,或者深受皇帝信赖,也可以抚养皇子。

不过即便是皇子生母,如果位份低微也无权抚养亲生骨肉。这虽是清朝皇帝为了防止后宫起火所采取的保险措施,却也是一种残忍的手段。就连频频采用这一制度的康熙也深受其害,一生和生母关系淡漠,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清圣祖实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