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八旗:提高家族出身地位的“抬旗”制度,是怎么回事?
抬旗制度是清朝时期,一种以更改旗民所属旗籍,表示恩宠的褒奖制度。一般来说能够被抬旗的主要是皇帝的后妃以及她们的娘家,其他即便是有功之臣,若不是后宫外戚也不一定会被抬旗。真正分布于下五旗的皇家子嗣,是不需要抬旗的。
八旗中,两黄旗与正白旗为“上三旗”,其他为下五旗。顺治朝,上三旗与下五旗成为了定制,上三旗由皇帝统领,下五旗由众多的“入八分宗室”管理。
除了满洲八旗之外,清朝还以此设立了八旗蒙古与汉军八旗,在八旗制度之中还有一种“包衣制度”,包衣也就是奴仆,他们是依附于八旗旗民生存的群体。清朝时期,后妃主要从满、蒙、汉八旗之中选秀产生,而所有的宫女都是从上三旗包衣之中挑选。
清朝皇后与皇贵妃一般都需要有上三旗身份,如果妃嫔得宠却出身下五旗或非满洲八旗出身甚至出身包衣,这个时候皇帝就会将之抬旗。如果是包衣,就抬入八旗旗民;如果是下五旗,就抬入满洲上三旗。
下五旗均有领主,也就是亲王、郡王、贝勒等“入八分宗室”,而上三旗没有,因为上三旗是皇帝的私旗。上三旗之中主要就是皇帝、皇太后、太妃、皇后、宠妃,未分府封爵的皇子与没有出嫁的公主。
最著名的就是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帝的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慧贤皇贵妃高氏,后来晚清著名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她们都是因宠而抬旗的后妃。除了她们自己,这些后妃的母族也一并得到抬旗之恩。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清朝真正的皇族后代是不需要被抬旗的,一般被抬旗的也就是后妃外戚。在清朝,皇子们得以分府封爵之后就会在八旗之中拥有属民,而上三旗他们是动不得的。所以清朝真正的皇子们的旗籍都是下五旗,上三旗的皇族一般就是非常不得宠没有爵位,或者就是入关前的宗室远支而已。
镶黄旗作为八旗的首旗,一般后妃与其母族被抬旗也都是抬入镶黄旗。清朝中前期,抬旗比较普遍,然而后来尤其是晚清时代,汉臣崛起以后却多不入旗籍,所以抬旗这回事也就逐渐淡化没有了什么太多的意义。
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的话,请劳烦为小编点赞及转发,以示鼓励,如果觉得意见不足,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