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太极暴毙后没有留下遗诏,为何福临登基,

皇太极暴毙后没有留下遗诏,为何福临登基,而多尔衮没有当皇上?

在皇太极暴毙且没有留下遗诏的情况下,最具竞争力的是多尔衮和豪格。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八旗中的一支或多支,此时的福临却是根基最为浅薄的。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多尔衮和豪格谁也压服不了谁,只好推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六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皇太极和多尔衮兄弟的恩怨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是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因为她非常受努尔哈赤喜爱,所以生的三个儿子待遇也远超其他儿子(每人得以各领八旗中的一旗)。后来,皇太极在代善的拥立下登基,为了防止后患,矫诏逼迫大妃乌拉那拉氏殉葬。

大妃“服礼服,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把只有十五岁的多尔衮和十三岁的多铎托付给代善和皇太极等人。所以,皇太极和多尔衮兄弟之间,是有不可缝合的裂缝的。等到皇太极突然驾崩,此时已经羽翼丰满的多尔衮,自然是想把皇位揽入自己怀中。

皇太极和多尔衮实力对比

皇太极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运作,使得自己的势力大涨。一人统领了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三旗的军队。而且,代善当时是推立皇太极,和皇太极的这一脉的关系比较亲近。所以,此时已经多立战功的豪格,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只是他的母亲出身不好,这一点不如福临有利。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领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他们三人是亲兄弟,实力上非常强悍。所以,一向德高望重的代善的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只是代善一者推立过皇太极,二者也不想看多尔衮一脉的势力大增,所以他偏向于立皇太极的儿子为帝。因此,多尔衮和豪格一下子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点。为了避免火并而损伤自己的实力,则势必要找出一个代善、多尔衮、豪格都满意的人选登基。

顺治为何被立为帝

索尼是正黄旗人,皇太极驾崩后五日,多尔衮露出想要登基的意思,召来索尼商议册立的事情。索尼对此并不屈服:“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索尼在这里的要求新皇帝一定要是皇太极的儿子,你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就不要想这事了,但并没有指出是福临继位。“黎明,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所以,在两黄旗(此时正蓝旗已经被并入两黄旗)上下大臣的强硬姿态下,多尔衮也不敢硬来。

在诸王大臣商议册立新君的时候,索尼把必须立皇太子儿子的想法说出来,多尔管让他暂时退出大殿。阿济格、多铎劝多尔衮继位,此时的多尔衮犹豫未决。多铎说:“你如果不想做,那就换我当皇帝!”但是豪格却是始终横亘在眼前的大山。多铎又提议按立长原则的话,该立礼亲王代善。已经六十多的代善对此推辞:“睿亲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我老矣,能胜此耶?”于是,福临在这种情况下被推了出来,平衡了各方势力。

六岁的福临既是皇子,也是豪格的弟弟,对于摄政王多尔衮来说,也更易于控制。但这背后有多少是孝庄太后的运作,早已埋在历史深处了。福临既被立为皇帝,“索尼与谭泰、图赖、巩阿岱、锡翰、鄂拜盟于三官庙,誓辅幼主,六人如一体。”在两黄旗的强硬姿态下,在代善的居中调停下,顺治终于顺利登基。这也是后来索尼被顺治任命为康熙首辅的原因,因为他当初对顺治有拥立之功。

综上所述,6岁的福临能登上帝位,其实是各种势力妥协下的产物。这其中有皇太极早做准备(矫诏处死大妃乌拉那拉氏,避免后患),而且统领三旗,在实力上扼杀了多尔衮通过武力夺取皇位的可能。再者,礼亲王代善的居中调停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否则有可能引起八旗火拼。最后,满清建立之初,各人还是以政权为重,私心、狡猾、狠辣等等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此后多尔衮摄政期间,虽然专权,但并没有篡位便可证明。这也是后来乾隆为多尔衮平反的根本原因,多尔衮的功劳后世满清统治者自有公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