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鳌拜本忠心耿耿,晚年为何变得残暴只因清廷

鳌拜本忠心耿耿,晚年为何变得残暴?只因清廷做的这件事让他伤心

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鳌拜此人,清廷三代元勋,声名显赫,作为满清开国功臣,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为大清江山的奠定出了很大一份力,清廷政权稳定后官拜辅政大臣,以战功卓著封为公爵,人称满洲第一勇士,按康熙的脾气来讲,对待功臣那可是相当厚爱,那为何单单鳌拜例外,康熙却欲除他为后快呢?我们今天来具体的聊一聊:

鳌拜自年轻从军,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因其骁勇善战,精通各项军中技能,第一次威名震沙场便是皮岛之战,在后金灭辽之战中,攻陷辽宁后,明朝大将毛文龙退守到皮岛(今朝鲜枷岛),在此地与宁锦一线的明军前后夹击,牵制住后金军力,后金对于此股部队那时相当的痛恨,想尽快把他们灭了,除掉这个心腹大患,好一网把辽朝余兵打尽。日夜筹划之下,第一批先派硕讬上阵,硕讬久战不胜的情况下回防,后又派阿济格开赴战场,而鳌拜此时正属阿济格部下,要说人才到哪里都会发光,鳌拜为立战功,毛遂自荐并立军令状,如果拿不下皮岛,必提项上人头来见。勇士就是有这种不怕死的勇气。

发动进攻以后,战场上炮火连天,打得清军措不及防,军心涣散,在此危急情况下,鳌拜带头冲向前方与明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在军中将领的带头下,将士们也将生死置之度外,俗话说横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别人都不要命了,明军自然不敌,最终成功拿下皮岛!此战鳌拜首功,赐号巴图鲁,这个称号专为勇士所赐,满洲军中皆以获此称号为荣。

此战之后,鳌拜便在军中开始了平步青云之路,清军攻陷辽东之后,下一场便是争夺锦州的战争,锦州作为清军入关路上必取之城,也是一场恶战,鳌拜率军路上偶遇明军一路骑兵,杀得他们丢盔弃甲,在军令未到之前,鳌拜抓住战机,乘胜追击他们到明军步兵的大本营,连连冲杀,5次战斗均以胜利结束,又加官进爵,在明军溃败逃亡到海边之际,鳌拜率军截杀,自此大措明军,此战后明军败局已定,清军才得以入关,战后论功行赏,鳌拜又被封为护军统领,此职位为八旗将领中举足轻重的位置,此时的鳌拜在清军中的声望如日中天,入关后的清军更是不可一世,鳌拜此时的任务是打击李自成,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于他,可见鳌拜的能力确实出众,不负清廷重望,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战,最终截杀李自成,大顺军瓦解。为清廷占领了河南、江西。南京等地,鳌拜又是首功,打完李自成又开始打张献忠,鳌拜再一次的任先锋部队,在此次战役中击杀张献忠,此后大西军瓦解,鳌拜又居首功。

在屡次的战役中,鳌拜军功卓著,逐渐上升成为皇太极的心腹,那么红人鳌拜究竟为何会一步步的走到被康熙视为眼中钉想拔除的地步?究其源头,还是清廷所做之事伤了一位功臣的心。

起因在于皇太极死后,清廷为了皇帝位置谁来继承而引发多方矛盾,皇太极统领的正黄、镶黄旗自然拥护皇太极的长子,也就是豪格,而多尔衮统领的正白、镶白旗自然拥护多尔衮,鳌拜作为镶黄旗的统领,以及皇太极的心腹,在权位争夺中的作用也很明显,两票对两票的情况下,谁也不肯让步。

此时的鳌拜如果投到多尔衮一方,那多尔衮立胜,但是鳌拜忠心为其主,不肯背叛皇太极,还在决定谁继承的会议上与一众手下当庭宣布:先帝已去,我们大家都是吃的先帝所赐饭食,穿的是先帝所赐之衣,如果不立先帝长子豪格,那我们愿意以死谢罪,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出这些话,言下之意就很明白,誓死拥护豪格,如果不同意,那我们就以死想拼,而那个时候与多尔衮实力相当,多尔衮也不好以武力相逼,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多尔衮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拥护一位年纪小的做傀儡,以后好找机会取而代之,最终选择了皇太极的九儿子,6岁孩子福临,也就是顺治帝,多尔衮和郑亲王一同辅助福临,这一举措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此事才算平息。

但是对于鳌拜来讲,曲折之路才正式开始,抛开年幼的福临不说,毕竟年纪小,国事是必须依靠辅政大臣来操办的,而多尔衮做为辅政大臣,自然对于曾经与自己作对的鳌拜和豪格等人怀恨在心,打仗时可以同甘共苦,分钱时却又各自算计,这是自古以来的死定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任谁掌权后,都不会对曾经的对立面给以好脸色,势必要强烈打击。

此种情况下,鳌拜有苦难言,在打击李自成的战役中,虽然立了战功,却因鳌拜的领导阿济格藐视小皇帝,称其为孺子,意思也就是小孩子,被人参了一本,鳌拜因此战功不计不说,还被降了好几个档次。这是多尔衮摄政后,第一次对鳌拜出手。另外在顺治5年的时候,当年他们拥立豪格之事,有人从新找了个理由告发,多尔衮以欲立豪格之心不死,以死罪论处,准备革职,后因其他人求情免革职,鳌拜遭此迫害,精神状态极度低迷,对清廷失望透顶,还好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大权在握,顺治知道鳌拜忠心为其主的事,对其极其看重,很欣赏他,于是再次重用鳌拜,鳌拜才得以继续在清廷侍奉顺治,地位也逐渐恢复。

顺治死前立遗旨,任鳌拜为辅政大臣,可见顺治对其信任。经历过多尔衮事件之后,鳌拜个人对于清廷实际上是不再信任的,这一次再次大权在握,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和多尔衮一样,走上了专政的道路,欺行霸市,买官卖官,依靠自己权势欺压百姓,鳌拜巅峰时期,主持议政王大会,把控6部的实权,任意使用康熙权利,对于不是自己一派的官员就想尽办法的置于死地,拉帮结派隐隐有谋反趋势,康熙帝年幼,虽知道这些事,但是鳌拜在朝中为四辅臣之一,康熙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慢慢想办法为清廷斩除祸根,一边暗中调查其种种罪行,一边借让鳌拜指点年轻军士之机会,让这帮年轻人拿下了他,最后列出其罪状几十种。

赐死之际,鳌拜不服气,脱下衣服露出满身伤痕道:两朝元勋为大清拼杀几十年,最后落得此种结果?老夫的功劳足可抵死罪了吧?康熙看到其满身伤痕,想起他奋勇杀敌的场面,最终不忍心落得杀害功臣的骂名,最终免死罪,将其关到监狱,也就是相当于现状的无期。

要说鳌拜,忠心耿耿奋勇杀敌,积累赫赫战功本可光宗耀祖,无奈成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经历此次事件,其心性大变,对于清廷迫害他这件事隐忍至再次得到重用后终露出本来面目,夺权专政自私自利最终威胁到清廷,康熙不得不杀了他来巩固自己的权威。

你们对于鳌拜此人怎么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清史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