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6月13日消息(记者刘涛)6月13日是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黄河九省(区)传统戏曲保护联盟启动仪式暨首届‘九曲黄河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华阴市西岳庙广场举办。
本次活动以“非遗传承健康生活”为主题,由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山西省文化馆、山东省文化馆、宁夏文化馆、甘肃省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乌兰牧骑和四川省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等代表出席活动。
今天亮相的非遗项目有青海的蒙古族那达慕、土族婚俗、酥油花,甘肃的唢呐艺术、兰州太平鼓,内蒙古的呼麦、蒙古马头琴,山西的左权开花调、狮舞、晋剧等,山东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苍山泥塑、高密剪纸,河南的豫剧、河南坠子、钧瓷烧制技艺,宁夏的舞狮、杨氏家族泥塑、何家棍,四川的苗族古歌、薅秧歌、口弦、唢呐艺术,陕西的陕北民歌、华阴老腔、华州皮影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多公里的黄河,为沿途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留下了无数自然景观和文化符号,已成为美丽中国版图上的一条广受瞩目的旅游长廊。在黄河文化遗产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很大比例,它们伴随黄河而生,在两岸民间世代相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渭南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的美誉,这里有字圣仓颉、酒圣杜康、史圣司马迁,是千古名篇《关雎》的发生地。这里拥有多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华阴老腔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摇滚”,华县皮影、澄城尧头瓷也是声名远播。省市级非遗如渭北刺绣、拴马桩、秦源黑陶、土织布等也是独具特色。渭南还是著名的“戏曲之乡”“鼓舞之乡”“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近年来,渭南积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新继承非遗文化,开展非遗项目普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制度,加强非遗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致力讲好渭南非遗故事,传承灿烂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据了解,此次共有全市30项非遗项目,60名传承人参与活动,项目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三大类。当天还向群众发放了份购物券,吸引广大群众前来参观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