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曾因支持雍正继位,被雍正评价为父亲“康熙的忠臣,朕的功臣和国家的良臣”,并且亲热地称他为“舅舅”给他极大的权力和荣耀。可是为什么,从雍正二年开始,雍正便不断对他降官夺爵,最后把他幽禁至死呢?
隆科多姓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家中出过孝康章皇后(康熙的生母)和孝懿仁皇后(康熙的皇后)。父亲佟国维,被封为一等公。
(隆科多剧照)由于雍正早年做皇子时,曾得孝懿仁皇后抚养,而孝懿仁皇后又是隆科多的姐姐,因此,雍正公然称隆科多为舅舅。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大臣被皇帝称为“舅舅”的,也只有他一人。
康熙晚年,由于康熙废黜了太子胤礽,引发了“九子夺嫡”的故事。当时,朝中大臣们纷纷卷入到这场争储大战中。在皇子中,实力最强希望最大的,无疑是八皇子胤禩。不少大臣都将注押在胤禩身上,就连佟国维,也成了胤禩的支持者。但隆科多却凭敏锐的政治眼光选择了胤禛(雍正),并且忠实地站在胤禛身边。
康熙五十年,隆科多被任命为九门提督。八旗步兵和巡捕五营都由他调度,兵力大约为三万多人。这个职位的权力不容小觑,胤禛有隆科多这样实力强大的支持者,胜算立刻凸显了不少。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在畅春园病危,临终前诏藩院尚书及隆科多及宫中诸皇子于床前,下圣谕命皇四子胤禛继位。
由于事发突然,康熙去世后,隆科多立刻进言,请求胤禛“先定大事”再办丧葬之礼。并且下令全城戒严,关闭城门。直至胤禛登基大典完成,才取消戒严,打开城门。
由此可见,雍正之所以能顺利继位,隆科多的确功不可没。
雍正继位初,以“拥戴殊勋”将隆科多封为一等公,授吏部尚书,让他和大学士马齐总理朝廷事务。
雍正给了隆科多许多特权,对他特别信任,凡事都要先听听他的建议。在称呼上,也一直称之为“舅舅”。以至于朝中大臣也没有办法,只好也跟着称其为“皇帝舅舅隆科多”。
(雍正继位)可以说,这个时候隆科多和雍正的关系,称得上是水乳交融。好一派君臣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的动人景象。
可惜的是,革命的小船只延续了一年,便说翻就翻。那么,雍正为什么要翻脸,一步步剥夺了隆科多的官职和勋爵,最终把隆科多幽禁至死呢?
关于这件事,雍正曾在圣旨中提到:“朕御极之初,隆科多、年羹尧皆寄以心腹,毫无猜防。孰知朕视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权纳贿,擅作威福,欺罔悖负,朕岂能姑息养奸耶?向日明珠、索额图结党行私,圣祖解其要职,置之闲散,何尝更加信用?隆科多、年羹尧若不知恐惧,痛改前非,欲如明珠等,万不能也!殊典不可再邀,覆辙不可屡蹈,各宜警惧,毋自干诛灭。”
雍正指出,隆科多的罪是“招权纳贿,擅作威福,欺罔悖负”。再简单一点说,就是弄权、受贿。
这一点,雍正也说得不错,因为他是吏部尚书,掌管着国家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经常不奏请雍正,便擅自作主,收受贿赂,在朝中安插了许多佟佳氏的人,以至于形成了“佟半朝”这样的局面。而隆科多也得外号“佟半天”,也就是说,能顶半边天。雍正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权臣出现,当然要找机会处罚他。
皇帝的态度就是风向标。当皇帝绝对信任一个大臣的时候,大家都会极力讨好他。当皇帝开始打击一个大臣的时候,大家都争相弹劾他。因此,雍正三年,当大家眼见隆科多倒势的时候,一时弹劾他的奏疏,雪片一样朝雍正飞来,连他的家人也纷纷参与其中。雍正将这些奏疏交给刑部,经过查实,刑部最终罗列四十一条重罪,应判死罪。
雍正念在自幼得孝懿仁皇后抚养,免除了隆科多死刑,只是将他幽禁起来。
(隆科多酒后失言,图取其意)雍正六年夏天,隆科多在忧惧中走完了他的人生。
不过,据史学家分析,受贿弄权,虽然是雍正要处置原因,却不是根本原因。因为说白了,这些权力都是雍正给他的。雍正称呼他为“舅舅”,把朝中事务都托付他,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因此,应该并不很在意这个。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根本原因是隆科多平常爱喝酒吹牛,而且吹了一些不该吹的牛。比如他给人吹牛,雍正继位那天,他是九门提督。一声令下,京城三万多兵马全都得听他的。同时他的身上还藏着匕首,以防不测。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不就说明了雍正的继位,得来不正常吗?不就说明了,雍正之所以继位,是用武力威逼的结果吗?
关键雍正处置他以后,他还没有醒悟,他在上奏谢罪时说道:“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
他这是把自己自比为诸葛亮。雍正对他“佟半天”早就不满,他还自比诸葛亮!而且这个比喻极不恰当,因为当时刘备还曾对诸葛亮说过这样的话,就是“刘禅你要是觉得行,你就辅佐他;要是不行,你取而代之。”
隆科多想干嘛?你想取雍正而代之?这不是造反吗?
这样说话毫无顾忌的隆科多,他不倒霉谁倒霉!
(参考史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