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感自豪的是我的一个舅舅在北京。小伙伴们说你别吹牛了,你妈妈和你阿姨都在上海,你舅舅怎么可能一个人跑到北京去。我说我舅舅就是一个人跑到北京去的,为此我还拿出他在天安门前拍的照片--那是一张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舅舅意气风发。这下,小伙伴们便尊崇起我来了。
作者:简平
我舅舅和我妈妈、我阿姨是堂兄妹,原来都住在江苏武进乡下,后来我阿姨嫁到上海,我妈妈和我舅舅也就都到上海来了。许多年后,我在我舅舅位于北新桥三条的家中问他:“当年你为什么从上海跑到北京来了呢?”他用夹杂着常州和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你不知道我的心有多野,所以两条腿老是停不下来,一天到晚想着往外跑;北京可是首都啊,我向往着,所以就跑到北京来了,来了就不走了。”这些年,我因工作的缘故隔三岔五就会去北京出差,每次到北京前,妈妈总会叮嘱我一定要去看看舅舅。他们三兄妹的感情很好,从来没有断过联系。我阿姨全家老小十几口人一起去北京玩,就住在我舅舅家里;我妈妈去北京旅游,也是我舅舅全程陪同。我舅舅和舅妈对我也非常好,有一回我都到我舅舅家了,可他却不见了人影,原来他早早就到外面等我,可他去了北新桥三条的西口,而我偏偏走了东边的道,我再下楼找他时,远远看见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风中。
我舅舅真的是两条腿都停不下来的人,如果我事先不约好,白天登门,那他基本上都不在家。我舅妈告诉我,他总是一早出去,中午回来吃完饭,午睡后又出去转悠了。我舅舅的家离雍和宫不远,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雍和宫,经过国子监时,居然看到我舅舅悠闲地坐在路边,在他面前的地上放了个秤盘。看到我惊讶的样子,他说:“反正没事,一边晒太阳,一边做个小生意。”我不禁大笑起来。虽说我舅舅是个“移民”,但他早已是个“老北京”了,说起京城掌故来一套一套的,至少有关北新桥锁龙井各种版本的传说佚闻我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而北新桥三条这条看上去颇为普通的胡同,在我舅舅的介绍下,方知实不简单,这里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朝属北居贤坊,清朝属镶黄旗,宣统年间东段称赵公府、西段称王大人胡同,住过好几位历史名人。如今胡同里开有多家名声在外的小餐馆,中国侨联、中国新闻社、中国红十字总会也设在那里,而气派的古典风格的旅居华侨饭店,据说是梁思成先生设计的。
年过八十以后,我舅舅又动起“甩腿跑路”的心思了–他想回常州和上海看看。有一次买好火车票到达候车大厅,结果被匆忙赶来的我的表兄妹们给截了回去,他们不放心他独自出远门。我舅舅为此跟我抱怨,甚至还与我密谋,再一次不告而别回一趟老家,他说,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返乡了。可是,他最终还是没走成。
每次去见我舅舅,他总是迫不及待地询问我妈妈和我阿姨的情况。让我不堪的是,我阿姨和我妈妈先后离世的消息都是我在第一时间通报他的,他听后总会长叹一声,然后默然无语。去年八月,在我舅妈去世不久后,我舅舅也跟着走了。但是,就像我会忘了我妈妈已经离开人世,时不时想给她打个电话那样,我也忘了我舅舅的辞世。前几天与我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