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敢于离婚的文绣避免了婉容的悲伤结局,溥仪

20世纪30年代,末代皇妃离婚案轰动全国,成为一则惊世骇俗的奇闻,北京、天津、上海各大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一时间,清朝皇家第一起离婚案告白于天下,文绣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敢于向皇帝提出离婚的女性。

鄂尔德特·文绣,又名惠心,镶黄旗,出身于没落的满族大家庭。其祖父官至吏部尚书,留有大片房产、田产,文绣的父亲一生不得志,且早早去世。文绣出生时家庭已走向败落,但因其祖上家世显赫,在皇帝选妃时,论门第符合皇帝选妃标准,所以,按规定照了相,由曾担任过吏部尚书的五叔把参选的照片交到了内务府。出人意料,端庄、富态、温文尔雅的文绣首先被溥仪圈中,最后在太妃们的争斗中被纳为淑妃,皇帝随手的这一画彻底地改变了文绣的人生轨迹。

虽然是民国时代,但溥仪却以清朝逊帝身份同时立一后一妃,妃子的身份也许注定了文绣命运的坎坷。大婚时,婉容是在全副卤簿仪仗护卫下,十六抬大轿抬进紫禁城的,而文绣是在大婚前夜,被悄无声息地接进宫的。

从入宫之日起,婉容就处处凌驾于她之上,两人明争暗斗,用短信相互较量。婉容给文绣写信,前以女士相称,后落英文名字;文绣回信既不称呼,也无落款,还把婉容的错别字标上,这种后妃间的较量可见一斑。另外,加上一些穿衣、吃饭、说话等无谓的小事情使她们的矛盾越来越深。后来,因为婉容的地位,加上美貌和温存使小皇帝越来越偏袒婉容,冷落文绣,婉容就更加有恃无恐地挖苦、讽刺、嘲笑她,连宫里的下人都敢欺侮她。文绣在宫中曾写过一篇“哀苑鹿”,把自己比喻成宫中豢养的小鹿,如狱中的犯人,不得自由,向往着获得自由的一天。然而,当溥仪被取消了皇帝的尊号,被赶出紫禁城,她依然没有改变妃子的身份,没有得到她所向往的自由、平等,在天津的7年,她得到的是更多的寂寞和痛苦。

年文绣随溥仪来到繁华的天津,先是住在张园,后住在静园。在静园,溥仪和婉容各自住在二楼的东侧,紧邻而居,而文绣住在一楼溥仪会客厅对面靠西侧的房间,虽然同住一栋楼里,婉容和溥仪是同进同出,出双入对,绝少带文绣同行。在天津的7年间,溥仪生活得闲散舒适,经常携婉容出入各大百货商店、饭店,却很少有文绣的身影,即使买东西也是婉容占先,婉容见什么买什么,买了无数的东西,但到文绣要买时就难了,在溥仪为她们定的月费额上也是婉容一千,文绣八百。总之,文绣要处处低于婉容。在溥仪受邀参加的宴会、聚会、典礼等各种社交场所都是溥仪携婉容参加,文绣只有独自留在家中。溥仪对两个妻子厚此薄彼,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出入厅堂,文绣都没有资格,似乎文绣永无登大雅之堂的份。不但如此,溥仪还常常帮着婉容欺侮她,溥仪常对她冷嘲热讽,无视她的感受,当婉容告状时,溥仪便命随侍和太监到文绣房中厉声斥责,指斥文绣“古来无你这等之人!清朝二百年无你这不知礼之人!”

这种羞辱让文绣忍无可忍,痛苦压抑的生活让她多次有死的念头,她想了此一生以示反抗,她给妹妹文珊写了遗书。但溥仪对她的死活并不理会,溥仪的绝情让她清醒,她不能以死来抗争,要摆脱身上的枷锁,要争取自由。经过长期的思索和斗争,在周密的谋划下,文绣终于下定决心出走。

年8月25日,妹妹文珊来到静园陪姐姐,请求溥仪允许姐姐到外面散散心,溥仪意外地同意了。在妹妹的陪同下,文绣乘坐溥仪的专用汽车驶离静园,这次的逃离使她如出笼的小鸟,再也没有回头。文绣随妹妹来到国民饭店,三位律师早已在此等候,文绣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三封信函交给随去的太监,让他带给皇上。溥仪看到太监带回来的三封信,两封是律师函,一封是妹妹文珊函,律师在信中申述,文绣备受虐待不能忍受,只可求法律救济,律师已正式受理这桩离婚案。溥仪看到信后,立刻被打晕了,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平时文弱的文绣会有如此大胆之举,这是清朝二百多年间闻所未闻的事,妃子和皇帝离婚,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溥仪急忙找来高参郑孝胥和胡嗣瑗商量对策。他们认为不能与妃子对簿公堂,不能让皇家的家丑外扬。

但是,在文绣出走的第二天,天津各大报就作为重要新闻在显要版面以醒目的标题《前清废帝家庭之变》进行报道,《国强报》以《溥仪妃子离婚》为题支持文绣。人们就这个话题展开男女平等的讨论,批判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一夫多妻制,一时间文绣博得举世同情,人们称赞她的勇气及革命精神,她的这一举动造成了惊世骇俗的社会影响。

文绣的出走既有预谋又非常果断,但她起初的想法不是离婚,而是“别居”,要求溥仪给她应有的地位和做妻子的权利,她曾提出溥仪每周驾临一二次的请求,并要求给她五十万元生活费。但溥仪根本无视她的要求,认为文绣的出走是大逆不道,并动用清朝的遗老,及利用她的族兄施以种种压力,文绣不但没有就范,反而提出了离婚的诉求。经过近两个月双方律师的拉锯战,最后议定条件,给文绣一次性终身生活费五万元,即日起与清皇室主人脱离关系。

这一天为年10月22日,文绣与溥仪离婚。正是与溥仪的离婚,文绣才避免了婉容那样的悲惨结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