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在宫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在古代影视作品的熏陶下,许多人相信宫女不但可以享受锦衣玉食,还能有机会与皇帝亲密接触,从而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一步登天,完成逆袭。
但事实上,在后宫之中,宫女都是很可怜的。
她们不仅身份低微,终年要做苦力,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衣物,一言一行都要受到限制。
就算有些人得了皇上的宠爱,入了嫔妃之列,但终其一生,依旧是个“宫女”的卑微出身,甚至会影响子女的前途,一如当年康熙的八皇子胤禩,还有他的生母良妃。
接著,我们将透过明清两代的例子,还原宫女的真实生活境况。
一、什么人可以在宫中做侍女?
明代宫女大部分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采选”出来的,当然,这种“采选”是有一定条件的。
首先,参加选美的女性必须出身好人家,也就是说,她们的父母不是医生,不是巫师,不是商人,也不是苦力。
其次,参选者的年龄要求为十三至十六岁,外貌周正,口才好,身体无碍。
到了清代,为了彰显旗人的尊贵地位,无论是妃嫔还是宫女,都是由旗人自己挑选,每隔三年,就会有一次。
皇上选妃子的时候,他们会从八旗外挑选,宫女的时候,他们会从三旗(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中挑选。
所谓“包衣”,指的是为皇亲国戚服务的下人,这些下人的子女进宫服侍主人,也是他们的职责。
另外,也有一些宫女出身高贵,她们进宫的目的,并非是服侍谁,而是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得到妃嫔的重用,从而为自己的家族增添一份力量。
这一点,皇帝心知肚明,乐得成全。一七二九年,雍正皇帝下旨:
“皇后、妃子、妃子、贵人们的宫中,官宦之家的女儿,也可以被选上。若有贵女,可不能嫁入权贵之家。”换言之,出身高贵的宫女,只为地位高贵的妃嫔服务,只有出身卑微的宫女,才会为地位低下的应允、常在等人服务。
不过,清廷挑选宫女的标准,与明廷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貌端正,年龄合适,口才好,头脑灵活,太高的,太瘦的,太胖的,身上有臭味的,反应慢的,口臭的,统统不要。
经过严苛的筛选,宫女们按照家世,年龄,容貌,技艺等等,也都有了等级之分。
《宫女谈往录》是慈禧的贴身侍女何荣儿写的:
“能进储秀宫的,都是一等一的,能给太后娘娘送烟送茶,伺候太后娘娘吃点心的,都是一等一的。能在上房值班者,经考察,为绝对可靠者,为一等;白天可以给太后更衣,服侍太后,晚上可以给太后洗脚,洗澡,擦身体,晚上可以服侍太后。”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越是能贴身伺候后妃的宫女,品级就越高,相反,那些只会打扫、洗脸、跑腿的宫女,品级都是最底层的。
等到一切安定下来,宫女们,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宫中。
二、宫女们在宫中的日子如何?
在许多人看来,宫女能近距离接触到皇帝,衣食住行肯定都是不错的,至少比紫禁城外的普通百姓要好上许多。
但事实是什么?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丫头们,日子过得很苦。
平日里,她们除了要伺候主子之外,还要学习宫里无数的规矩礼节,若是学得慢了,做得不好,那下场可就惨了。
按照何荣儿的说法,宫女在宫中会遇到“三大难”。其中最难的,便是睡眠。她说,宫中有一条规定:“宫女睡觉时,不能仰天睡觉,也不能说梦话,要侧身,双腿并拢,一手放在身侧,一手平伸。”而且一坐就是一个晚上!
干嘛要维持这种痛苦的姿势?
何荣儿解释道:“宫中人人信奉神灵,据说每座宫殿都有一位殿神,每到夜晚,所有的殿神都会出来巡视,以保护太后、皇帝和诸位大人。”宫女不能无人看守。八个字躺在那里,多难看啊!冒犯殿神,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另还有个私人忌讳,就是睡觉的时候,不能用手托着下说这是哭相,永远也走不了时运。”
何荣儿初入宫中的时候,曾因睡梦中的变了姿势,没少被掌管她的姑姑狠狠训斥。
从此以后,何荣儿的睡姿从未改变过,直到清朝灭亡,何荣儿被逐出宫门后,仍然是侧着睡觉,长达三十年之久。“都是打出来的!”何荣儿对此深有感慨。#秋日生活创作季#第二个难题,就是吃饭了。
宫女们虽然日夜劳作,但一天只有两餐,还只是半饱,为什么?
宫女们要是吃饱了,一不小心在皇上和主子面前打个嗝或者放屁,那可就惹得主子不高兴了。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宫女们还是非常自觉的。到了晚上,虽然有点心,但没人敢吃,一直饿到第二天早上。”何荣儿在宫中住了六年,几乎没怎么吃饱过,可悲的是,她们才十三、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啊!
第三个难点,就是方便。
这些年来,十三四岁的小丫头们,为了避免在值日时小便而影响到主人们的正事,都很自觉地少吃少喝,有的甚至一口水都不喝。
值夜班的宫女还会多给一份夜宵,但是几乎没有人吃,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铁则:值夜班的时候不准上厕所。说到这里,何荣儿忍不住哭了起来,“那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出虚恭,丢了工作,惹是生非,在姐妹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除了这三道难关,宫女们还必须十分注意本分与日常礼节,一不小心就会被板子与藤条打中。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莫名的规矩限制。例如,走路时不要左顾右盼;见到主人要低头,不可直视;
不得在宫中嬉笑,不得嬉戏,不得大笑,不得露齿;在谈话中,不要说“杀”,“死”,“灾”等不祥的字眼;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不能抢了主人的风头。
所以,最后一任皇帝溥仪,对于宫女,只有一种印象:宫中的宫女、太监,平时就跟活死人一样,没有半点笑意,没有半点生气。
宫女的日子过得这么凄惨,可不可以自尽以求解脱?很抱歉,不能。
因为《大清律》明文规定:“但凡有太监、宫女,在宫中自相残杀者,当场处死。欲行上吊而被人救起者,绞监;在宫中自缢而死的,尸骨弃之荒野,家属送到伊犁、黑龙江及其他边远之地,给将士们做奴隶。”宫女自尽是小事,牵连家人,却是大罪。
幸运的是,到了清代,宫女们不再是终身服侍,而是有一个“任职期限”
三、宫女们离开皇宫后,会到哪里去?
康熙时期,宫女三十岁才能出宫,但古代人结婚早,过了三十岁,就成了“大龄剩女”,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归宿。
因此,在雍正年间,他将离宫年龄限制在二十五岁以内。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的宫女在二十五岁之前就可以离开宫门,不过这种离开宫门的,多半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比如生了大病,或者做事不利索,手脚不干净,或者得罪了主子,就会被逐出宫门。
出了宫门,宫女们等待着的,却并不是幸福快乐的日子。
根据学者的统计,出宫的宫女只有少部分能如愿以偿地嫁个好人家,更多的宫女,要么做妾,要么出家,要么流落妓院。
而像何荣儿这样的宫女,则只能和太监们“对食”,生活在一起。
何荣儿十三岁入宫,服侍慈禧八年,临行前被慈禧赐给刘姓太监。太监因为身体的原因,精神上也有一些问题,按照何荣儿的说法,刘太监对她的管教很严格,不允许她在街上走动,不允许她和陌生人交谈,更不允许她和别的男人交谈。如果何荣儿做不到,刘太监不是打她,就是骂她!
这种重获自由的生活,又算得了什么?
虽然清朝的宫中已经没有了白发苍苍的宫女,但在紫禁城中,白发苍苍的宫女依旧是最惨的群体。最美好的时光,却被禁锢在皇宫之中,与世隔绝,年幼的她们,承受着身心双重的折磨。
即便是被赏赐出了宫门,因为自身的条件,以及生活的困苦,他们也要忍受各种磨难和非议。
相较于上古之人,我们活在这个年代,真是太幸福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