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初年八旗旗主贝勒都有哪些一文看懂

清朝著名的八旗制度是明朝卫所制度与蒙古封邑制度的融合,是爱新觉罗家族稳固掌控女真部并鼎定中原年的军事倚仗,其中,满洲八旗又分成“上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下五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世人对此争论已久,为何同样是爱新觉罗氏掌控有何区别?尤其是正白旗为何是皇权直属的“上三旗”?

本文带您从八旗的诞生到完善,梳理八旗与皇权之间的恩怨。(原创作者:多臻贵)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扩建八旗!

需要提前强调,年清军入关后收编明朝降将,八旗正式扩编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共24旗,其中,蒙汉八旗的旗主可以由满人担任,但满洲八旗的旗主严禁蒙汉担任,本文仅论述满洲八旗的发展与变迁。

公元年(明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攻打古勒寨时误杀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按照顺序建州左卫的支部由觉昌安诸子继承,努尔哈赤的父亲是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觉昌安长子礼敦与次子额尔衮“生卒不详”缺少记载,但觉昌安第三子斋堪就明确反对努尔哈赤继承。

努尔哈赤非嫡非长且疏离家族,但努尔哈赤指天起誓要诛杀尼堪外兰为祖父觉昌安复仇,斋堪与贝和齐等竞争对手瞬间哑火,毕竟爱新觉罗家族人丁仅有百余,尼堪外兰却是拥兵万余的“满洲国主”,悬殊的实力差距女真“皆归尼堪外兰”,爱新觉罗家族因“复仇”的重担而推举努尔哈赤为酋长。

努尔哈赤在李成梁麾下多年,知悉李成梁对辽东的长远布局,尼堪外兰取代王杲称雄女真,李成梁需要有人来制衡尼堪外兰,努尔哈赤先渲染尼堪外兰威胁,再向明朝和李成梁表露忠心,最后索取外祖父王杲留下的0道敕书。

明朝从洪武十五年()收复辽东,对女真部施行羁縻政策颁发“敕书”,持敕书朝贡可依历获得20两白银的赏赐(交通补助费),朝贡留京期间允许贸易价格是辽东数倍,对女真诸部而言敕书就是财富,辽东有超过三百余卫所,明朝仅颁发道敕书,加之明朝认“敕书”不在乎持有者,引起女真部抢夺和厮杀。

李成梁灭掉王杲,手握“敕书”数月仍未交给尼堪外兰,就是想在女真中重新选择代理人,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为明朝殉职应赏,王杲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持有的0道敕书乃朝廷所赐,李成梁便将王杲敕书补偿努尔哈赤“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以此立威展开对女真的统一。

得到敕书的财政补贴和李成梁的暗中庇护,努尔哈赤从年起不间断的对外扩张,兼并建州左卫支部、击败苏克苏浒部、迫降董鄂部、攻克图伦城,麾下拥兵达到四千余,7年(万历十五年)努尔哈赤采取偷袭和长途奔袭的战术吞并哲陈部及附庸。

吞并哲陈部的意义在于,战略上,消除赫图阿拉的东部威胁,便于努尔哈赤攻打苏克素护河部及战略压制哈达部,努尔哈赤更是“移营”到哲陈部组建新军,旧部交给胞弟舒尔哈齐驻守赫图阿拉,两支军队都没有统一的服装,但却是满洲八旗扩编的基础,唯一的区别是旧部使用黑色旗帜,而新军使用红色的旗帜。

8年至年(万历十六年至万历二十八年),得益于“壬辰倭乱(万历三大役)”努尔哈赤急速扩张,攻取鸭绿江部、征服珠舍里路、迫降讷殷路、夺取东海部,努尔哈赤麾下精兵达两万余,当年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遭叶赫部联合蒙古诸部劫掠,哈达部饥荒投靠努尔哈赤正式灭亡,鉴于辽东交通导致的统治限制与乌拉部的威胁,努尔哈赤在哈达部创建第三支军队。

努尔哈赤怕明朝猜忌,新组建的哈达军仍由吴尔古代统御,毕竟吴尔古代迎娶莽古济是努尔哈赤的女婿,何况努尔哈赤安插长子褚英等“协助”管理,令努尔哈赤意外的是李成梁再次担任辽东总兵,李成梁为挟制明朝施行“养寇自重”策略,努尔哈赤获得授意命褚英执掌哈达军,哈达新军定旗帜为白色。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年),舒尔哈齐因分裂建州部被努尔哈赤幽禁,原属舒尔哈齐的多数佐领划归舒尔哈齐次子阿敏统辖旗帜为蓝,努尔哈赤次子代善掌管的兵马加上新征服部众组建新军旗帜为红,努尔哈赤以国号“金”的金色旗帜为直属亲军象征,至此,满洲八旗的“正四旗”正式创建。

但万历四十二年(公元年),褚英被“四贝勒”与“五大臣”联合检举继而被努尔哈赤幽禁,皇太极顺利晋升为正白旗旗主,但努尔哈赤拨部分佐领给褚英长子杜度建立镶白旗,阿敏率领原正蓝旗大部分佐领改任镶蓝旗旗主,蓝旗剩余佐领由莽古尔泰统领升正蓝旗旗主,代善分部分佐领给岳托和硕托执掌镶红旗,代善统领大部分佐领仍担任正红旗旗主。

多尔衮带领正白旗走向极盛!

公元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没有册立继承者便病逝,百官推举皇太极为“大汗”,实行旗主贝勒联合(轮流)执政的模式,皇太极担任正白旗旗主达17年(至),正白旗是皇太极的根基,但“金色”是普遍认可的正统,即位第一件事就是“两黄旗与两白旗”改换旗帜,旗主和附属部民并未调整变动。

努尔哈赤晚年宠爱大妃阿巴亥,故而阿巴亥所育诸子荣宠至极,阿济格和多尔衮各统领正黄旗15牛录,并将镶黄旗的15牛录分给多铎,年努尔哈赤将杜度调到镶红旗,后世猜测是想由多尔衮担任镶白旗旗主并继承皇位,遗命多铎任镶黄旗旗主,阿济格任正黄旗旗主辅佐。

“两黄旗与两白旗”改换旗帜,多铎成为正白旗旗主,阿济格成为镶白旗旗主,但因为多铎年幼,正白旗最初由皇太极代管,再逐渐由多尔衮处理正白旗政务,皇太极担任“大汗”接收原属努尔哈赤的亲军20牛录两黄旗实力暴涨,而正白旗已经逊色于骁勇的镶蓝旗和建制完整的正红旗,镶白旗更沦八旗中垫底的存在。

前文说过,百官推举皇太极为“汗”,实行旗主贝勒联合(轮流)执政的过渡模式,女真以强者为尊“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都有资格晋升为“汗”,所以阿敏孤军远征李氏、莽古尔泰积极北拓蒙古、代善与各部首领亲善等,多尔衮三兄弟坐拥正白旗和镶白旗共45牛录,拥有改变“后金”格局的实力自然收到各方橄榄枝,而多尔衮三兄弟坚定地站在皇太极身边。

多尔衮此时15岁,后世吹嘘其“睿智敏达”,曾旁听努尔哈赤处理政务,但绝无可能准确预判复杂的局势,追随皇太极应是两白旗佐领们协商的结果。

两白旗佐领们基于自身考量,最先排除莽古尔泰,莽古尔泰“冷血”却与阿敏亲善,纵然因努尔哈赤血脉成为“大汗”也只是傀儡;阿敏率领镶蓝旗征战四方功勋最多,但代价是镶蓝旗伤亡也最重,两白旗归附必然成为“马前卒”;代善宽厚理应善待两白旗部众,但难保代善不会遣诸子接管两白旗佐领,两白旗佐领原为努尔哈赤亲军,只愿在多尔衮三兄弟麾下效命。

皇太极初年“八旗”排行是正黄旗、镶蓝旗、正红旗、镶黄旗、正蓝旗、正白旗、镶红旗、镶白旗;

由于镶蓝旗因“李氏之战”和“永平之战”折损近半,更惨的是正蓝旗,“大凌河之战”莽古尔泰被削夺5牛录,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密谋叛乱”被削夺8牛录,正黄旗与镶黄旗各吞并正蓝旗4牛录,再由豪格带领原镶黄旗5佐领和原正蓝旗1牛录重组正蓝旗。

形成新的“八旗”排序,约为正黄旗(皇太极25+努尔哈赤亲军20+正蓝旗4共计49牛录),正红旗(牛录)、镶黄旗(1牛录)、正白旗(0牛录)、镶红旗(28牛录)、镶白旗(25牛录)、镶蓝旗(21牛录)、正蓝旗(18牛录),共计约25牛录。

年皇太极逝世,豪格与多尔衮争夺皇位,除争取诸王贝勒在册“旗兵”外,大量征召所属旗民向盛京(今辽宁沈阳)集结,以代善为首的两红旗和镶蓝旗济尔哈朗被迫扩编应对,最终满洲八旗达到整编09个牛录,另有18个半分牛录,而爱新觉罗家族内部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化解危急。

有句话叫作“天眷清朝”,八旗扩充军队争夺皇位,没想到数月后李自成攻破北京灭亡明朝,摄政王多尔衮认同范文程伐明,但豪格与两黄旗佐领认为,多尔衮伐明旨在削弱两黄旗继而图谋皇位,最终代善认为中原动荡有利可图支持发兵,前文所述,1牛录为00人,清朝旗民1岁以上约10万全部入伍,加汉军.万及蒙军2.4万,约2万留守,实为1万余,号称20万伐明。

山海关决战

清朝是农耕+渔猎,步骑比约为6.5∶.5,所谓的“八旗铁骑”过于夸大,且携带大量火炮辎重等因素,四月七日从盛京出发,四月十五日抵达翁后(今阜新),多尔衮收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改道由山海关入关,沿途占领明军弃守的碉堡八十余座,使清朝彻底掌控辽西走廊。

多尔衮防备吴三桂与李自成联手设伏,四月二十一日阿济格率领清军骑兵抵达“一片石”,知悉吴三桂与李自成战况惨烈,多尔衮亲率清军4万骑兵疾行里于山海关外十里扎营,二十二日随着吴三桂剃发臣服,清军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扑向大顺军,大顺军鏖战两日疲惫至极最终溃败。

多尔衮等候清军主力期间使用袭扰战术,李自成不愿与清军交锋仓惶逃离,清军夺取北京两白旗当居首功,而清朝鼎定中原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战功”的潼关之战也是多尔衮三兄弟完成。“潼关之战”豫亲王多铎率清军主力攻潼关,阿济格由北线迂回威胁西安,多尔衮持续增援并游说明朝将领等,大顺军精锐损失殆尽,丧失根基之所西安,彻底失去与清军决战的能力。

顺治六年(公元9年)多铎逝世,为巩固权力多尔衮将部分佐领交给多铎之子多尼,然后将原属豪格的正蓝旗佐领进行对调,再抽调镶白旗(原正蓝旗)精锐到正白旗,皇父摄政王多尔衮麾下正白旗是毫无疑问的八旗最强。

综述:正白旗足够威胁到皇权,皇权必须收回正白旗的掌控权!

其实,正白旗的发展其实绕了一个圈,正白旗本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军两黄旗出身,因皇太极维护正统改换服色旗帜成为了正白旗,顺治年间多铎逝世后镶白旗精锐并入正白旗,多尔衮更是拣选镶黄旗豪格部组建的正蓝旗精锐,正白旗可以视作多尔衮重塑努尔哈赤时的正黄旗。

顺治帝准朝臣奏请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可惜,阿济格欲继承两白旗及摄政王头衔惹怒顺治帝,阿济格遭议政王大臣会议判处监禁(最终被顺治帝下旨赐死),镶白旗旗主和爵位由多铎次子多尼继承,考虑到正白旗影响到朝局稳定不宜削减,顺治帝亲政更要依靠正白旗威慑诸王贝勒,因此以“正白旗原为皇太极属领”为由兼领,正白旗成为第三支皇帝直接掌控的八旗,地位自然要高于诸王贝勒所统领遂被称作“上三旗”。

文献参考:《清史稿》《清太祖实录》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示意图并非绝对精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