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弟弟弘昼:才智不输兄,装疯保荣华,后世子孙福
弘昼,在乾隆继位后的某一次朝会上,他不顾皇兄乾隆和文武百官,将被视为大清开国功臣额亦都的曾孙和乾隆重点培养的朝臣讷亲,狠狠地摔倒在地,并对其进行了暴揍。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乾隆并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反应,只是在弘昼打够了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莫要胡闹”。弘昼的这种行为,如果在其他人身上,必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乾隆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句话,此事就过去了。
弘昼为什么能被乾隆宠爱?他是个荒唐王爷,但背后有隐情!弘昼之所以能在乾隆的宠爱下长大,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他的生母原是雍亲王府的格格,没有抚养皇子的资格,因此被送到了乾隆的生母熹妃的宫里。熹妃对弘昼视如己出,他就是在养母和哥哥的宠爱下长大的。
其次,弘昼和乾隆从小就一起长大,感情不一般。即使弘昼是个荒唐王爷,但每次乾隆想要处罚他,太后总能及时赶到。
乾隆向来孝顺,有太后护着,自然不会为难弘昼。弘昼的聪明才智也不容小觑,他善于隐藏自己,不仅自己得以善终,还保住了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
在雍正的所有儿子中,最聪明的并非继承皇位的弘历,而是皇五子弘昼。为什么这样说呢?这篇文章将带你一起去了解这位看似荒唐,实际上能力卓著的王爷。
弘历在初次谒见康熙时,与五弟弘昼同行,两人年龄相差不过两月,但弘历身形修长,天庭饱满,给人一种独特的气质,吸引了康熙的注意。
当时弘历只有十二岁,却能在这种大场面中显得沉稳不慌,这让康熙深感这位皇子的不凡之处。除了询问有关弘历的琐事,康熙还亲自要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不久后,万寿节刚过,康熙便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抚养。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康熙病逝,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
胤禛人品贵重,深得康熙喜爱,坚信他能够继承大统。根据《李朝实录》的记载,康熙在病重之际,召见了内阁大臣马齐,提出了三件事情:一是将皇位传给皇四子胤禛;二是希望胤禛能够善待废太子和皇长子,并封废太子之子弘皙为亲王。
虽然有人认为朝鲜的资料缺乏可靠性,但其价值不可忽视。因此,无论是康熙还是胤禛,都认为弘历是未来的君主,所以胤禛在继位的第一年,便秘密立储,将弘历立为皇储。
当时胤禛只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弘时、弘历和弘昼。
弘时与四哥弘历虽为亲兄弟,但由于生母身份和政治原因,弘时在皇储之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弘昼虽然生母身份较低,但由于其聪明才智和养母的疼爱,他在兄弟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然而,聪明的弘昼并未因此而嚣张自大,反而在兄弟关系中保持了平和。
弘历备受康熙宠爱,是唯一入宫抚养的皇孙。康熙周年祭时,雍正竟命皇四子弘历主祭景陵,此举让人深感玄妙。次年康熙忌辰,弘历仍被派去祭奠。
同在王府的格格,钮祜禄氏封为熹妃,耿氏封为裕嫔。雍正此举意在避免弘昼“子凭母贵”,以免影响弘历地位。弘昼的母亲李氏在雍正登基后仅升至妃位,也是为避免弘时“子凭母贵”。
弘昼聪明敏锐,看出这些特殊待遇,开始隐藏实力,以免抢夺四哥风头。三哥弘时死后,弘昼更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为自保并表示无意争位,开始了一系列“荒诞”行为,如自己办“活出丧”。
其中最出名的是他会在府上设灵堂,放棺材,并找人哭天喊地,而他本人则表现得若无其事。
坐在棺椁上的弘昼,指挥着家里人进行着各种仪式,还要求所有人必须要哭嚎不止。而自己则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时地投来一瞥,看见弘昼的笑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弘昼这种荒诞的行为,确实有失皇家体面。但是,或许是他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加上自己也很疼爱这个儿子,所以并没有惩罚他。
不仅如此,弘昼还经常在父皇面前夸赞四哥弘历聪明有能力,只是闭口不谈朝政。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弘昼关心备至,很是孝顺,这一点确实让自己很感动。
另外,弘昼还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念佛上,整天跟一些和尚、道士在一起。虽然他的行为总是显得荒诞,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起到了他预期的作用。
弘昼被封为和亲王,还和弘历、鄂尔泰一起处理苗疆事务。自己的遗诏中,也提到了和亲王弘昼。弘历将与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尤当诚心友爱,休戚相关。
所以,在遗诏中,自己嘱咐弘历要善待自己的弟弟,和亲王弘昼。
弘昼在一次上朝时与军机大臣讷亲发生口角,乾隆在一旁默默无言。事后,他既没有惩罚弘昼,也没有责备他。这次事件使文武百官对弘昼避之不及,无人敢招惹他。
弘昼从小就被宠坏,乾隆登基后更是纵容他,使他变得越来越荒唐。有一次,乾隆在正大光明殿殿试八旗子弟,弘昼担任监考官。
午餐时间,乾隆还没走,弘昼就请他先用餐,自己在这里看着。然而,乾隆没有回应,弘昼便说:“皇上难道认为我收了士子的钱,不相信我吗?”
乾隆一言不发,拂袖而去。弘昼少傲慢,上天常常宽容他。他曾经在正大光明殿监考八旗子弟,下午时分,弘昼请乾隆退餐,乾隆没有同意。
弘昼立即说:“皇上怀疑我收买士子吗?”第二天,弘昼入宫谢罪,乾隆说:“如果你昨天再多说一句话,你就该粉身碎骨了。”
这时,弘昼才意识到,无论他和四哥之间的关系多么密切,一旦涉及利益,再好的兄弟关系也无济于事。毕竟,他面前的不是四哥,而是皇上。
尽管如此,乾隆仍然像以前一样对待弘昼。
乾隆对弘昼的重用乾隆对弘昼的重用可圈可点。乾隆四年八月,弘昼被授予正白旗满洲都统,四个月以后开始管理武英殿的事务。
次年二月,弘昼又被授予镶黄旗满洲都统。乾隆十一年,任职玉碟馆总裁。到了乾隆十八年,弘昼被提升为议政大臣。
然而,乾隆对弘昼的胡作非为也有惩戒的想法。有一次,弘昼与弘瞻前去给太后请安,母子之间聊得正开心,就没有那么注意规矩,在太后座位前的藤席上跪坐下来。
要知道太后前面的藤席是皇上专跪的席子,弘昼与弘瞻此举,可以说是大不敬、僭越的行为。乾隆恰好前去给太后请安,看到两位弟弟如此,很是生气,以“太后面前跪坐无状”“僭越”等理由罚俸三年。
弘瞻此时早就被乾隆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承袭果亲王爵位;乾隆下旨革除了弘瞻果亲王的爵位,降为贝勒,永远停俸。
弘昼的胡作非为,惹怒了乾隆,但每次乾隆想惩罚弘昼,太后便闻声赶到了。乾隆孝顺,自然不敢违拗太后。有一次,乾隆想要让弘昼前去看守皇陵,没想到太后得知消息后,茶饭不思,光躺在床上,乾隆心疼生母,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弘昼并非一直如此“顺畅”,在弘昼与弘瞻的这次冒犯中,他们被罚俸三年。弘瞻的胆子还是比较小的,经过这一次折腾,没过多久便病逝了。
弘昼在经历了那件事后,彻底远离了朝廷的纷争,每日沉浸于美食美酒和欢乐中,还延续着雍正朝时的活丧习俗,在家中为自己举办活丧。
他曾经说:“人哪有一百年不死的,这有什么好避讳的呢?”他的这种行为,无论是真实的荒诞,还是伪装的疯狂,都只是为了保全自己。
在皇考雍正还在位时,他担心会被认为有觊觎皇位的野心,因此不得不装傻,以获得皇考的信任,避免重蹈三哥弘时的覆辙;而在乾隆登基后,他仍然选择继续装疯卖傻,因为他不想让皇兄将自己视为有野心的人,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
可以看出,生活在皇室中,虽然享受着无尽的富贵,但也承受着无尽的无奈。弘昼的聪明和洞察力,如果能得到重用,一定会有大作为。
只可惜皇考是雍正,皇兄是乾隆,他的人生就这样被决定了。乾隆三十五年,弘昼在60岁时病逝。关于他的死,有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是乾隆赐死的,但我不这样认为。
弘昼生病后,乾隆还亲自前往府上探望他,虽然他因为“僭越”和“在太后面前跪拜无状”而被罚俸三年,但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惩罚,而且弘昼虽然荒诞,但确实没有做其他的错事,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让乾隆去赐死一位王爷。
更何况弘昼的荒诞行为已经持续多年,乾隆若真的想处死他,大可以将他的荒唐事拿出来作为定罪的理由,实在无需藏着掖着。
弘昼对乾隆构不成威胁,无须赐死。历史记录详实,弘昼病逝无疑。八个儿子一个女儿,除了三子五子早夭,其余子嗣富贵荣华。
二子永璧继承和硕亲王爵位,八世孙启功,书法家、教育家、史学家,国学大师。按辈分计算,启功为雍正九世孙。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