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给自己办丧事的弘昼
提起弘昼,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他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只比乾隆小三个月,为雍正第五子。弘昼小时候长得虎头虎脑,聪明伶俐,深得雍正的喜爱。雍正十一年()封弘昼为和亲王。雍正十三年()清廷设置办理苗疆事务处,雍正让弘历(后来隆乾帝)和弘昼一起主持,可见他在雍正心目中是有一定位置的。
弘昼
但是后来,弘昼在世人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疯子。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个怪异的爱好,那就是给自己办丧事。弘昼曾经对下属说过:“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避讳的?”他还曾经亲自指挥过丧仪,坐在庭院的中间,让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饮以为乐趣。而且制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在《啸亭杂录》中记录了一段话:弘昼“性喜丧仪,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必忌讳其事。未薨前,将一切丧礼仪注皆自手订,又自高坐庭际,像停棺式,命护卫作供饭哭泣礼仪,王乃岸然饮啖以为乐。又作诸纸器为鼎、彝、盘、盂诸物,设于几榻以代古玩。”而弘昼是亲王,一个亲王死了,王公大臣必须备上厚礼,等礼一收完,他又马上复活,所以也有人称这是弘昼敛财的一种手段。
不过我们来看一下弘昼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爱好的。雍正六年,这一年弘昼16岁,他第一次给自己办了一场活出殡的荒唐丧仪。而就在一年前,三阿哥弘时因为与四阿哥弘历争储疑被雍正赐死。所以很显然,这位聪明的少年是为了自保,看似荒唐实则心酸。目睹了康熙朝皇子夺嫡的残酷以及弘时事件的悲剧,为表明自己无意大位的想法,弘昼很明智地给自己主动制造了荒唐、骄横、贪财的三黑人设,时不时搞个葬礼啥的,再顺便捞点王公大臣们的礼金。
而雍正非但没有制止怪罪,反而于雍正十一年欣慰地册封弘昼为和硕和亲王,而弘历为和硕宝亲王。而这个“宝”是继承大宝的意思,看透了父皇的心思后,弘昼更加地荒唐避世。
弘历登基成为乾隆后,弘昼也尽得呵护宠爱,不但把父亲在潜邸的珠宝都赏赐给他,还对他宠爱有加,有一次弘昼在朝堂上因为一言不合,当场追打军机大臣讷亲,乾隆既不阻止,也不惩罚。可一旦被乾隆猜忌,弘昼就策划一次出殡的丑陋演出,于是满京城都是对这个荒唐王爷暗地的嘲讽,失去戒心的乾隆也会选择再次与弟弟重修于好。
这位和亲王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官还一级级升上去了,执掌正白旗、打理武英殿,后来又管理着镶黄旗、宗室玉碟与奉宸苑,最终成为议政大臣,可谓步步高升。终于在乾隆三十年平安滋润地度过了他的一生,享年五十八岁,谥号恭。他的儿子永壁则继承和亲王位,共世袭七代八位。五世孙溥良为光绪六年(年)庚辰科进士,六世孙毓隆为光绪二十年(年)甲午因科进士,八世孙启功为著名书法家、国画大师(这个就厉害了)。他自己的一首诗可以代表他的一生:“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恋尸癖司马干
弘昼让我想起了另一位也身在帝王家,但一样喜欢装疯卖傻的智者-司马干。司马干是司马懿与张春华最小的儿子,他的两个长兄是赫赫有名的司马师与司马昭,而他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恋尸癖的疯子名声。年出生的司马干只比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大5岁,虽然叔侄辈分有别,但其实和司马炎算得上是同龄人,长兄司马师比他大25岁,次兄司马昭比他大22岁。
司马干有哪些疯癫的案例呢?历史上记载:朝廷发放俸禄赏赐,有时是布帛,下人代他领回来,问他放在哪儿,他随手往院子里一指:“就放这儿吧。”结果,风吹日晒,雨淋霜打,成堆成堆的布帛腐烂成垃圾。更令人不解的是,一到下雨的时候,司马干就把犊车(贵族乘坐的牛车)扔在外面,而把露车(平民装东西的车,无帷盖)放在室内,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文绉绉地说:“露者宜内也。”官员们来拜访他,通报姓名之后,他既不回绝,也不应允,只让人站在门外的车马旁,然后似乎忘记了这回事儿,一直到天黑也不接见人家。最疯狂的事,他还奸尸。他的爱妾死了,寿衣穿上了,丧礼举行了,尸体入棺了,人们要钉棺了,司马干站出来,挡在棺材前,说:“先别忙,我还想让她多陪我一些时日。”接着,他让人把棺材放置在后面的空屋子里,有需要了就打开一次棺材,然后爬进去奸尸。直到尸体腐烂,他再也无法享受与爱妾在一起的欢愉时,才让人将爱妾安葬。
那司马干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呢?这要从甘露五年(年)曹髦和司马昭撕逼时说起,司马昭派手下孙佑守卫阊阖门,司马干听说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自然也要跑去帮忙,但却被孙佑拦了下来,说此路不通,让他从其他城门进去。等司马干绕远进宫后,战斗已经结束了。司马昭问他为什么来得这么迟,司马干实话实说,司马昭就要把孙佑给夷三族,经人劝说,才保住了孙佑的命。这很有意思,孙佑是司马昭的人,可以阻挡其他人入门,犯的着阻拦司马昭的亲弟弟司马干吗?如果不是司马昭授意,孙佑敢吗?当时司马干才29岁。但他已经明白了,司马昭在防着他,加上司马师在几年前莫名其妙地死去,司马干就明白了——司马昭太狠了。司马昭假装要杀孙佑,就是做做样子给司马干看的:警告他不要有非分之想。
马干明白了,然后他就成了一个疯子。直到司马炎临朝,他依然是个疯子。与乾隆一样对于疯子大家都很放心,司马炎在公元年下令,诸王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两个人没去,一个是司马攸,另一个就是平原王司马干。因为“有笃疾”的司马干很清高,对名利没什么兴趣,对情欲更是淡泊,再加上是个疯子,就被司马炎留在了京城,(不排除司马炎把他留在身边是有在提防他)而且被拜为光禄大夫,地位仅次三公。
但是,待得司马炎死了,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后,这位“三爷”就脱胎换骨了,而且行事做派都似乎是一位高深莫测的世外高人。八王之乱中,只有他看到齐王司马冏的危机,对他说:“你不要像白女儿那样啊。”什么白女儿,司马冏猜不透老疯子说的疯话。其实这句话包含深意,“白”与“柏”谐音,“白女”就是柏夫人,赵王司马伦乃柏夫人所生,所以叫“白女儿”。司马干这句话是在劝告齐王不要重蹈赵王的覆辙。可惜,齐王只把这句用心良苦的劝告视为疯话,依然故我,最终被长沙王围攻,兵败被擒斩首,暴尸三日。司马干闻讯,失声恸哭,对左右说:“宗室日衰,唯此儿最能成器,却又被杀害了,从现在开始,司马家危矣,天下危矣。”疯话是真话,此后“八王之乱”达到高潮。马干是个观察家,从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一路看过来,知道西晋的天下在司马冏殒命后,就差不多已经结束了。历史证明,司马干是个先知。再后来,八王之乱的胜出者锁定了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到洛阳后,专门去拜访司马干,司马干却是闭门不出,这就是司马干的明哲保身。最终,司马干在80岁那年寿终正寝,安然离世。虽然司马家血雨腥风了整整半个世纪,司马干却独善其身,这样的“三爷”,是疯子吗?不,他是个智者。他死后五年,晋愍帝投降后赵,西晋宣告灭亡,中华大地开始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
八王之乱
无情最是帝王家,历史上,有多少聪明人生在帝王之家却不知进退死于非命,而像弘昼和司马干这样懂得明哲保身的“疯子”是屈指可数的,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海阔天空,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