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古人的寿命一般比较短,但是乾隆却很长命,在他宣布嘉庆为太子时,已经是八十多岁了。在他立下太子时,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事情——让太子去拜祭一位早亡的哥哥,也就是乾隆的另一个儿子。按理来说太子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乾隆为什么还要让他去拜祭一位已逝之人呢?别人不明白,可不代表永琰本人也不明白,因为他所拜祭的这个哥哥名为永琏,也是他的父亲最喜欢的儿子,去世那年年仅九岁。永琏出生时,乾隆还没有当上皇帝,还是一个王爷。永琏的母亲则是富察氏,也是雍正最为看好的未来皇后人选。雍正皇帝早就有意把位置传给乾隆,所以对于他的婚事非常看重,亲自挑选他的嫡妻人选。富察氏就是雍正亲自下旨替乾隆挑选的并赐婚的。
古代对皇后的出身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满人掌管的清朝,等级制度比较严重。富察氏的出生也非常高贵,正经的镶黄旗人。她的祖上曾经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建立了清朝以后,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是朝廷少有的元老。之后他的后代一直都受到朝廷重用,其中富察氏的父亲还和雍正交情甚笃。清朝所有贵族都非常注重子女的素养,富察氏也样样精通。在家人和先生的教导之下,她的修养也很好,称得上贤良淑德。在雍正为乾隆选妃时,乾隆已经被秘密立为太子了,所以对于选妃一事非常慎重。雍正在第一次看到富察氏时,觉得此女很有皇后威仪,经过慎重考虑以后,决定把她选为乾隆的福晋。
虽说两人的婚姻全是雍正一手促成的,在结婚以前连面都没见过。但是富察氏无论在面容还是在品德方面都非常过人,很快就吸引住了乾隆的目光,两人之间相处非常和谐。再加上乾隆本身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人,富察氏深受吸引,两人的感情逐渐由浅入深。不久过后,这位福晋就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也是乾隆的嫡长子。既是自己的嫡长子,又是自己心爱的女人所生的,乾隆自然非常喜欢。就连雍正对这位嫡孙也非常上心,特地为他取名为“永琏”。翻开字典,不难发现“琏”有非常美好的意义,足以看出雍正对这位嫡长孙的重视,甚至还有意让他继承位置的意思。
雍正去世之后,时年二十五岁的乾隆顺理当上了皇帝。乾隆虽说在政绩方面略逊于长辈,但是也可圈可点。他在上位不久过后,就效仿他的父亲立下了一道密诏放在了牌匾后面,密诏指明在自己驾崩之后把皇位留给永琏。其实清朝在立储君方面向来不像其他朝代,并不一定非要立嫡长子为储君。当时乾隆还那么年轻,完全不用那么着急把永琏立为储君的,或许其他皇子同样优秀。可是他却偏偏急着让永琏接替自己的位置,足以看出他对这个长子的喜爱程度了。可惜乾隆纵然身为皇帝,依然无法掌控所有的事情,他一心想要永琏接替他的位置,却没想到这个让他骄傲的儿子,竟然在九岁的时候因为风寒而去世了。
在这位嫡长子去世以后,乾隆非常伤心,既然密诏已经无效,只能拿出来把他追封为皇太子,并且加以厚葬了。乾隆还特地把这位儿子的墓地建立在自己旁边,希望来世还能再做父子。之后不管乾隆有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到永琏的墓地上看看,陪伴自己那位可怜的儿子。在这位储君去世之后,乾隆先后立了几位皇子为太子,可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缘故,只要哪位皇子被立为太子,过不了多久都会去世。乾隆在伤心之余,也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再也不敢轻易提立储君一事了。
乾隆这一拖直接拖了几十年,转眼间他自己已经六十多岁了,不管怎么拖,都需要把储君一事给确定下来了。经过众多变故以后,乾隆的儿子已经剩下四个,除了永琰以外,其他三个都不太优秀。再加上这个儿子是他比较喜爱的妃子所生,于是他便把这位儿子的名字写进密诏里。
乾隆的寿命实在太长了,一直到了八十五岁,依然非常健壮,这时候他已经不好意思继续待在皇位上了,这才把永琰立为了太子。之后又特地让他祭拜永琏,并且向永琰透露了一个信息:你原本并非我意属中人,更要兢兢业业,日后当个好皇帝。在乾隆的敲打之下,永琏确实更没敢觊觎皇位,一直到乾隆甘愿退位,他这才当坐上高位。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