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察哈尔。年北京 府沿袭清制,设察哈尔都统,管辖察哈尔部左、右8旗察哈尔左翼4旗(正蓝旗、镶白旗、正白旗、镶 旗),察哈尔右翼4旗(正 旗、正红旗、镶红旗、镶蓝旗)及4牧群太仆寺左翼、太仆寺右翼、牛羊(明安)群、商都牧群。
监督、节制锡林郭勒盟10旗乌珠穆沁左、右旗,浩齐特左、右旗,苏尼特左、右旗,阿巴噶左、右旗,阿巴噶那尔左、右旗,察哈尔区域地行 管理体制一如清代。年(民国元年),察哈尔特别区建立,简称‘察’,省会设在宣化市。年9月5日,国民 中央 治会议第次会议将察哈尔特别区改建为察哈尔省。9月17日,国民 府通电,将原察哈尔特别区域(丰镇、凉城、兴和、陶林、集宁5县除外)和原直隶省口北道10县万全、宣化、赤城、龙关、怀来、阳原、怀安、蔚县、延庆、涿鹿。改置为察哈尔省,简称“察”,省会万全县。民国三十六年(年)6月万全县改为张垣市,省会改为张垣,在今张家口市桥西区。
察哈尔主要有三个行 区:察北、察南、雁北。万里长城将察哈尔省分为察南及察北。其中察北主要是现今内蒙古的乌兰察布部分区域,其察北沙漠延伸至中蒙边境;察南则包括现今河北的张家口、天津蓟县以及北京怀柔、延庆等地;燕北地区则是包含现今大同市的大部区域,同样万里长城把绥远省和察哈尔的雁北地区分割开来。
察哈尔的历史主要有两个阶段,分别是北洋 阀统治时期(年至年),国民 时期(年至年解放前夕)。
年,察哈尔地区发生“乙丑年动乱”。这一年,外蒙古的 队入侵内蒙古后,北洋 府派兵反击,双方的 队都是兵匪不分,焚村掠镇,草菅人命,牧民群众深受其害。察哈尔人民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地方的安定,对新成立的都统府不屑一顾,有些知名人士如正红旗参领阿林嘎为取缔新都统府出谋划策。最终,巧尔计喇嘛被张家口都统田中玉诱杀,穆仁嘎被外蒙古 队依“图谋叛变”的罪名处死。新都统府的官兵被冲散、追歼,短暂的由察哈尔部分上层乘乱凑起的都统衙门及其 队组织宣告破灭。 阀统治时期的察哈尔可以说是民不聊生,除了晋 、奉 、国民 混战之外,兵匪不分在察哈尔省是普遍现象。
年6月6日,日本关东 驻内蒙阿巴嘎旗特务机关山本亲信等4人,由多伦潜入察哈尔境内偷绘地图,行至张北县北门,不服国民 第二十九 一三二师赵登禹部守卫官兵检查,被送师部 法处拘留,8小时后放行。
年6月27日,中日签订《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1)驻于昌平和延庆一线的宋哲元部队,调至其西南地区;(2)解散排日机构;(3)处罚张北事件负责人;(4)制止山东移民通过察哈尔省;(5)从日本招聘 事及 治顾问;(6)创援助日本特务机关的活动及 事设备的建立等。《秦土协定》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也丧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
年8月27日,日 侵占了张家口,察哈尔省 府被迫撤出张家口,成为流亡 府,先后流亡陕西、河南、绥远等地。期间,南京国民 府又任命了4名察哈尔省流亡 府主席。原察哈尔省 府所在地被日本一手扶持的傀儡 权伪察南自治 府、伪蒙疆联合自治 府所盘踞。
年8月23日,由中国共产 领导的八路 收复张家口,日伪 权全部崩溃。张家口解放后,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晋察冀边区参议会、晋察冀 区司令部进驻张家口主城区。同时在宣化设置察哈尔省民主 府。
年10月10日,国民 挑起内战后,共产 领导的 权及 队主动撤离了张家口。随之,国民 队及国民 察哈尔省 府进驻张家口,期间,任命了两任省主席。
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 第二次解放了张家口,经中共中央批准,将冀热察区、北岳区合并,建立察哈尔省,省会设在张家口市。辖雁北、平西、建屏、易水、察南、察北、冀察7个专区及张家口、宣化、大同3个市,54个县。
年10月1日,新中国建立之后,察哈尔省的行 区划做了一些调整。明确察哈尔省人民 府驻张家口市,辖张家口、大同、宣化3个市及雁北、察南、察北3个专区,共32个县。
年11月12日察哈尔省改属中央人民 府华北事务部统辖,张家口市兼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年6月28日 务院批内蒙古自治区 府迁治绥远省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
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 府委员会通过的《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决定撤销察哈尔省人民 府建制。将其原属的13个县及大同市划归山西省,将16个县及张家口市、宣化市划归河北省。
至此,存在40年的察哈尔省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