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克唐阿勇而有谋,性仁厚,不嗜杀,每有俘获,不妄戮一人。转战吴、皖、鲁、豫,先后救出难民以十数万计,至今人尸祝之。——(赵尔巽.《清史稿》)
自太平天国运动后,大清帝国的“中央军”八旗就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汉人实力派逐渐掌控了大清帝国的军权,晚清军界成了湘淮军唱主角的舞台。但是,作为军功立国的大清,最忌讳的莫过于军权旁落,虽然大势已经无法挽回,清廷也知道八旗的衰退已经是不可逆,他们只能强化对新兴的湘淮军的控制,比如拆分湘军,并刻意提升湘军领袖曾国藩的政敌左宗棠,使其不能一家独大。后来也是在李鸿章和张之洞之间找平衡。
虽然清廷的政治手腕很纯熟,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一时间甚至有了中兴之象。但作为一个人数稀少的族群,骨子里天然对汉人实力派还是忌惮的。于是,清廷在搞实力制衡的同时,也尽可能的重建和恢复自己的嫡系八旗军的实力,涌现了多隆阿、金顺、依克唐阿等悍将,其中依克唐阿颇为传奇,本期就讲一讲依克唐阿的故事。
依克唐阿,字尧山,扎拉里氏,满洲镶黄旗人(系关外八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关内的京师八旗和驻防八旗已经不堪一战,咸丰皇帝遂征调驻防在东北的关外八旗入关作战。年,20岁的依克唐阿被编入满洲八旗“马甲”从征,先后转战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累功至骁骑校(清军中级将领)。太平天国后期,因为北方捻军兴起,实力一度威胁京畿,且捻军以骑兵流动作战为主,普通的清军步兵难以奈何之。
于是,清廷遂征调僧格林沁率蒙八旗精锐骑兵进剿,而擅长骑兵作战的依克唐阿也被抽调到僧格林沁军中效力。在剿捻战役中,依克唐阿屡败捻军,斩杀甚多,因功被提拔为防御使。年,英法联军攻破北京,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的《北京条约》,与此同时,大清帝国的北方邻居沙俄再次趁火打劫,迫使清廷割让了外东北地区。沙俄在得到外东北后仍然不知足,继续向东北地区进行侵略和渗透,大清帝国的“龙兴之地”岌岌可危。
当时,东北地区的清军大部被抽调入关,面对沙俄咄咄逼人的气势,清廷遂以依克唐阿为黑龙江副都统,率部到东北驻防,一来剿灭当地的叛乱,二来遏制沙俄的侵略扩张。在东北,依克唐阿多次挫败沙俄的入侵,捍卫了主权和领土。特别是年,当时日本以琉球事件为借口侵入台湾,沙俄趁清廷主要精力在东南沿海之际,再次侵占住有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彼时,大清朝野都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默许沙俄的侵占事实,毕竟日俄同时来犯,比较麻烦,况且朝廷还在准备西征收复新疆,关键时刻真不敢与沙俄闹翻脸。在此危急时刻,依克唐阿顶住各方压力亲率本部兵马北上拒敌,同时派出使者与沙俄谈判据理力争,在依克唐阿文武两手打击下,沙俄不得不撤出已侵占的领土。此后,依克唐阿长期活跃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保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
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日军在朝鲜半岛大败清军,并趁势向东北进攻。依克唐阿与淮军宿将宋庆在鸭绿江至九连城设防阻击日军,依克唐阿充分利用本部骑兵的机动性优势,骚扰袭击日军的后勤,并多次在野战中击败日军主力,使得日军称依克唐阿为“虎将军”。
因为在鸭绿江打不开缺口,日军后来才在旅顺登陆,并占领清军后方重镇海城,切断了清军前方与后方的联系,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徐邦道、李光久、宋庆、吴大澄、魏光焘等部,五次反攻海城,但均无功而返。正在依克唐阿准备组织第六次反攻海城的军事行动时,清廷决定对日媾和,是为《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大清惨败,国际地位跌落到极点。
甲午战争后,清廷痛定思痛,开始格外重视东北的发展和建设,并提拔依克唐阿为盛京将军,挂兵部尚书衔,节制东北各处的八旗、绿营兵,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依克唐阿在东北开始大规模整训军备、修筑炮台、筑造铁路、制造枪炮、开办矿产、组建团练等事项,使得东北的面貌焕然一新,为后来东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4月27日,满洲八旗最后的悍将、被称为“东北三省海外天子”的依克唐阿去世,享年67岁。一年后(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大清内部混乱、东北群龙无首之际,以“保护侨民”为侵占东北;六年后(年),因为眼红沙俄在东北夺取的巨大利益,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两个强盗在中国的东北大打出手,数十万中国黎民百姓成了日俄“狗咬狗”战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