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庄扶持两代皇帝,死后停尸37年,她的格

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让我们又重新回到康熙时期,除了康熙与靳辅、陈潢等人治河,明珠与索额图、高士奇三人组以外,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位说话稳重、不紧不慢、只要康熙需要就会给与支持的“阿么”。

不管是康熙缺钱了,还是出面去劝说那些满洲旧勋们,“阿么”都会心甘情愿支持自己的孙子;对康熙来说:阿么既是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更是自己坚持的后盾,不管是裁撤三藩、治理黄河还是平台湾,都会支持康熙,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康熙。

可以说事事为康熙考虑,当然也会让康熙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比如册封钮祜禄氏为皇后;

不过这仅仅是我们在剧中看到的孝庄,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孝庄太后:13岁嫁给自己的姑父,30岁成为寡妇,扶持两代皇帝,死后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一处,康熙为此停灵37年,这究竟是为何呢?

01姑母亲自保媒,年仅13岁嫁给自己的姑父

我们习惯称呼康熙的祖母为孝庄,其实她是孝庄文皇后,有着蒙古科尔沁最高贵的姓氏:博尔济吉特氏,之所以将博尔济吉特氏称为最高贵的姓氏,是因为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在蒙古有着崇高的地位。

而孝庄文皇后的全名便是: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年三月初八,布木布泰出生在蒙古贵族世家,他的父亲是莽古斯的独生子宰桑贝勒。

布木布泰有四个哥哥,还有一个姐姐,这位姐姐便是皇太极最钟情的海兰珠。

布木布泰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可以说是掌上明珠般的存在。

布木布泰出生的第二年,莽古斯将自己女儿,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作为满蒙联姻的对象。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在皇太极与诸位兄弟争夺汗位之前,努尔哈赤已经将具有汗位继承资格的舒尔哈齐除掉,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

如此以来,与皇太极争夺汗位的人选便只有这几位:

长子褚英:曾被努尔哈赤立为太子,褚英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他苛待弟弟们,对开国五大臣无礼,最终在皇太极与五大臣共同弹劾下努尔哈赤将褚英废掉;

次子代善:褚英死后代善势力最大,但他优柔寡断。论权谋确实不及皇太极;因与努尔哈赤第四位大妃阿巴亥有暧昧威望受到影响,几乎与汗位无缘;

五子莽古尔泰:跟褚英一样是鲁莽之人,还亲手弑母,与汗位无缘。

而多尔衮兄弟三人此时年龄尚小,虽得努尔哈赤宠爱,但对皇太极来说没有多大的威胁。

随着皇太极地位的上升,作为和硕贝勒福晋的哲哲自然地位也随之上升;

一切看上去很顺利,但哲哲为皇太极生下三个女儿以后便不能再生育;

而蒙古科尔沁王公们,也在为后金宫廷中没有生下一位身上留着博尔济吉特氏血脉的皇子而感到忧心;

年哲哲为家族利益考虑,更为了自己将来的命运,决定为自己的侄女布木布泰保媒,嫁给自己的丈夫皇太极。

年二月初二,在龙抬头的日子,皇太极迎娶布木布泰;

这一年皇太极34岁,布木布泰13岁。

天命十年二月,来归

努尔哈赤很是重视这次的婚礼,因为他已经决定婚礼完成后将要迁都盛京;努尔哈赤率领诸位王爷以及贝勒、福晋等人在沈阳城外迎接送亲的队伍;

而皇太极早已带着迎亲的队伍在辽阳城外十几里的地方,迎接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刚入后金宫廷并没有涉及朝政,慢慢随着她知识与见识的增长,成为皇太极处理朝政的得力助手。

布木布泰之所以得到皇太极的青睐靠的是自己的德才而非美貌,毕竟后宫之中从来都不缺美貌的女子。

02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

年察哈尔林丹汗多罗大福晋囔囔太后与苏泰太后,带领自己的部众归降后金,皇太极又添了三位身份尊重的妃子。

2年后皇太极正式称帝,建立大清,并且:

将哲哲封为中宫皇后,

海兰珠封为东宫正福晋宸妃,

娜木钟封为西宫正福晋贵妃,

巴特玛封为东次宫淑妃,

而布木布泰则是被封为西次宫侧福晋庄妃。

此次皇太极封一皇后四位妃子,地位最尴尬的莫过于庄妃,她原先的地位仅次于大福晋哲哲,而如今成为四妃最末端的妃子,就连比自己入宫还晚的姐姐海兰珠都被封为宸妃。

在很多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得宠的海兰珠与哲哲、庄妃不和,经常为了争宠而明争暗斗,其实历史真正的一姑二侄侍奉同一位夫君皇太极,她们的关系很是和睦,毕竟她们三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生下一位具有科尔沁血脉的皇子。

海兰珠虽生下皇八子,但早夭;

皇八子病逝的第三天,庄妃生下皇九子福临。

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在后宫之中向来都是母凭子贵,而庄妃似乎并不受皇太极待见,即便是生下皇子并没有得到任何加封。

03劝降洪承畴

海兰珠在皇八子早夭后不久也病逝了,随着关雎宫宸妃的病逝,庄妃接驾的机会变多。

年2月清军攻破松山,生擒明总督洪承畴。

皇太极早就得知洪承畴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知兵善战,正值大清用人之计,皇太极自然不想杀他,而是想让洪承畴为自己效命。

但洪承畴愚忠,不论是派王公大臣,还是大明降臣去劝说都没有什么效果。

皇太极想到了庄妃,这位很有谋略的巾帼英杰。

庄妃为皇太极出计谋收买洪承畴身边的仆人金升,得知洪承畴的喜好与弱点是什么,金升献计说:“我家主人性子很是坚毅,高官厚禄不能撼动其心志,只有见到美女才会动心。”

皇太极得知后很是高兴,前前后后派出很多的美女都不见什么效果。

无奈,皇太极希望庄妃能帮自己劝降洪承畴。

庄妃应允,一番梳妆后前去洪承畴所在的三官庙。

庄妃提及思念家人让洪承畴有所触动,紧接着掷地有声地说道:“《尚书》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君宁;你洪承畴征讨农民军立下大功,为何不想想、不问一问:农民为何要造反?他们真的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嘛?你洪承畴是清官,但是大明有多少官员贪腐,你知道吗?你洪承畴是一代忠臣,但是大明的忠臣都是什么下场你不清楚吗?”

庄妃三言两语可谓是掷地有声,直击要害,大明忠臣的下场洪承畴太清楚了:

文武双全的熊廷弼虽经略辽东立下功劳,但是落得个尸首无存的下场;

孙承宗一代宗师,因为支持袁崇焕,而被迫告老还乡;

而袁崇焕呢,下场更为凄惨,被凌迟处死;

若是自己回京师,会是什么下场呢?

一番寒暄以后,洪承畴表示自己愿意投降与皇太极。

可见庄妃的位置虽尴尬,但是其谋略、思维缜密程度确实不容小觑;她可以轻而易举解决朝臣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

04母凭子贵,稳坐太后之位

年皇太极突然病逝,病逝之前并没有留下遗命要立谁为皇太子继承皇位;虽然皇太极在生前想要建立“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度,奈何制度没有正式实施;再加上他最看重的皇八子早夭,再没有立过皇太子人选,一时间皇位该由谁继承成了难题。

在皇太极没有留下遗命的前提下,只能按照八王议政的方式选出下一位皇帝人选。

也就是说除了皇太极的儿子们,其兄弟们亦有资格。

而其中实力最强,最有皇位争夺权的便是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长子,在与明朝、蒙古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其功勋丝毫不输给自己的叔伯们,他本人也属于有勇有谋的;皇太极在时被封为肃亲王,掌管户部,掌管正蓝旗;皇太极病逝以后,镶黄旗与正黄旗大多倾向于支持皇长子豪格继位称帝,因为两黄旗大臣向来直接由皇上亲自统领,他们都坚决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而豪格看上去无疑是最有资格的。

而睿亲王多尔衮呢?努尔哈赤病逝后便曾被议储,虽比自己侄子小三岁,但是其军功更多,是大清国有名的战将,又帮皇太极得到了传国玉玺。

在二人势均力敌、相较不下的情况下,多尔衮暂且退一步,拥立皇九子福临为皇位继承人;当然福临能继承皇位,跟庄妃的睿智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两黄旗大臣的中流砥柱索尼一开始坚决拥护皇长子豪格继承皇位,但在跟庄妃一番交流后,直接改了口:“坚决拥护皇子”,而非豪格了。

庄妃的几句话,确实很厉害!

庄妃告诉索尼:“先帝从一次从科尔沁回来,就直夸索尼办事稳重,知道满蒙联姻是大清的国策,在处理蒙古的问题上确实得力。”

此话一出,索尼一下子就明白了庄妃的意思;

在索尼即将离开庄妃宫时,还说了一句:“我顺便提醒你一句:两黄旗向来是皇帝亲自掌管,而肃亲王豪格现在正掌管正蓝旗。”

庄妃的三言两句就是让索尼明白:若肃亲王豪格继位,必定损害他们两黄旗大臣的利益;立福临才是最好的选择。

05扶持顺治帝登基,抵制多尔衮

年福临登基称帝,史称顺治帝。

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

顺治帝登基后尊生母生母庄妃为孝庄太后,孝庄太后虽然尽可能地辅佐自己的儿子,但是因为大清有规矩“后宫不得干政”,她不能“垂帘听政”,只能在幕后发挥作用。

巧妙地在济尔哈朗、多尔衮、豪格、多铎以及诸位王公大臣之间周旋,孝庄不仅有自己坚强的后盾—科尔沁蒙古,更有一个很强大的智囊团,而这个智囊团便包括自己劝降的洪承畴,另外还有范文程等人才。

其实孝庄的实力很强大,但她善于隐藏,确实很明智。

因顺治帝登基之时只有6岁,所以暂时与孝庄一同居住在永福宫;孝庄倾尽全力培养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君王,在孝庄的辅导下,顺治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不仅如此,顺治还和其他的满族满族男子一样喜欢骑射武功,孝庄也很支持。

但是多尔衮却对顺治帝多有戒备,不愿意顺治帝早早地亲政,所以对顺治很是放纵,即便大臣们上疏要为顺治挑选博学之士为老师,都被多尔衮拒绝。

几年后洪承畴等人再次提出顺治帝一直学习满文,必须要学习汉文,又被多尔衮拒绝。

此时多尔衮大权在握,无人再敢提此事。

顺治帝之所以能够在亲政以后很快便能重新拾起汉书的阅读,其基础便是多亏了孝庄太后与苏麻喇姑对他的培养。

顺治帝登基之时只有6岁,朝政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全权处理,但因郑亲王示弱,朝政都被多尔衮把持。而顺治的长兄豪格便没有济尔哈朗这般圆滑,不仅被多尔衮害死,还将其福晋博尔济锦氏纳为自己的妃子,将豪格的正蓝旗纳为己有。

三月,薨。睿亲王纳豪格福晋,尝召其子富绶至邸校射。

孝庄与顺治虽知道豪格是被冤枉很是同情,也尽可能去救豪格,奈何顺治手中无权,只能眼看着兄长被害。肃亲王豪格死后,孝庄与顺治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两黄旗大臣,让多尔衮最头疼的也是两黄旗大臣,他们忠诚与皇上,而且坚贞不渝。

比如索尼、鳌拜、图赖等人,两黄旗大臣在顺治亲政之前最大的功劳便是阻止多尔衮篡权夺位。

关于孝庄太后与多尔衮之间一直都有一种说法:孝庄为了自己的儿子稳坐皇位,与多尔衮暧昧不清,甚至有“太后下嫁”多尔衮的说法。

后来顺治帝称多尔衮为“皇父”,确实让人不禁有这样的怀疑。

不过我认为孝庄确实有可能为了儿子顺治与多尔衮谈判,但至于“下嫁”只能说是野史了。

不过因多尔衮的阻拦,顺治帝从小不与孝庄住在一起,甚至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面,慢慢顺治养成了爱发脾气、喜怒无常的性格。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多尔衮病逝后,下场很惨:被抄家定罪,掘坟鞭尸。

虽然孝庄为顺治的付出被后人指指点点,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能从如狼似虎的多尔衮眼皮底下保住儿子的皇位,确实很不容易。

06挑选年仅8岁的玄烨为新帝,成就千古一帝

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帝亲政,但顺治与孝庄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尤其是董鄂妃的出现让母子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了最顶点,甚至一度想为病逝的董鄂妃出家为僧。

很可惜顺治好不容易亲政,但没几年的时间因得天花病逝,年仅24岁。

顺治帝病逝之前想要在自己的堂兄弟中挑选一位继承皇位,但遭到了王公大臣与孝庄太后的反对;孝庄慧眼识人,从顺治帝四位皇子中看中了玄烨,扶持玄烨登基称帝。

事实证明孝庄太后的选择是正确的,康熙成为千古一帝。

康熙登基时年仅八岁,由四位辅政大臣辅政,孝庄仍旧像扶持顺治帝一样在幕后,并不会垂帘听政。

而四位辅政大臣中:

索尼年迈,跟老狐狸一样

鳌拜跋扈,甚至不将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

遏必隆软弱,见风使舵

而苏克萨哈虽然正直,但被鳌拜害死。

如此情形下,孝庄太后为了孙儿康熙能亲政,大权在握,亲自挑选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皇后,让索尼这只老狐狸协助康熙亲政,并且在索尼第三子索额图的密谋下除掉了鳌拜。

康熙除掉鳌拜以后开始大展宏图:

裁撤三藩

平台湾

期间遇到的阻力非常大,而孝庄就像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就像是《天下长河》中一样,虽然很少出场,但只要是出现就会分量十足。

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不会插手康熙具体如何处理朝政,但是会时不时地在一些大事上做点拨,帮助其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康熙能被称为千古一帝,孝庄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结语

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重,康熙衣不解带地在床前伺候,亲自伺候孝庄吃药;

为了能够留住自己的祖母,亲自带领文武大臣王公走着前往天坛,请求折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增加祖母的寿命。

《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复作,上昼夜在视。十二月,步祷天坛,请减算以益太后。

但孝庄还是去了,孝庄在弥留之际嘱咐孙儿:“太宗皇帝的梓宫已经关上很久了,向来是卑不动尊;若是在另外的地方另外修建坟茔的话,未免劳民伤财;更何况我心里眷恋你们父子,不想去那么远,若是能将我葬在遵化我变没有遗憾了!”

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孝庄太后病逝以后,康熙尊重祖母的遗愿并没有将孝庄的灵柩运送到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时安置在清东陵。

康熙下旨将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房都拆了,修建了“暂安奉殿”,而孝庄的灵柩在这一放就是37年的时间。

一直到雍正五年,雍正下旨在暂安奉殿的基础上修建陵寝,将孝庄葬入了地宫。

将孝庄的陵寝取名为“昭西陵”,与清东陵仅仅一墙之隔。

就因为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一处,所以有人说:因孝庄曾下嫁多尔衮,莫不是孝庄无颜去见皇太极吗?

当然这只是野史的说法,我们毋庸置疑的是:孝庄已经无愧于爱新觉罗家族,更无愧于大清的社稷。

自古以来都是男子治天下,像孝庄有如此能力与胸襟的巾帼英杰确实少之又少,不仅对太宗皇帝有极大的帮助,还亲自扶持了两位年幼的皇帝,一位6岁登基,一位8岁登基,其困难可想而知,值得我们佩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