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是看着清宫剧长大的,让我记忆尤新的是由郑少秋主演的《乾隆下江南》,郑少秋把一代帝王那种智足多谋、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演绎的淋漓尽致。
乾隆从小博览群书,诗词绘画样样精通,据史书记载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词,全唐诗加起来都不及他的零头。但真正出名的恐怕只有这首了吧!
《咏雪》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电视剧中的情景是这样的:乾隆后花园遇上前来求见的刘罗锅与和珅,前面三句乾隆张口就来切朗朗上口,然而到了第四句,却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场面一时尴尬至极,机智聪明的宰相刘墉救诗如救火,对出了最后的点睛之笔:飞入梅花总不见。
《清史不忍细读》这本书中,作者向敬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自己娴熟的笔触描述了康乾盛世的背后,除了以帝王心术实现“大统一”外,还有哪些你不曾知道的事情。以及盛极而衰的大清王朝,如何走出中世纪、走进现代化、应对全球化的。
向敬之,知名书评人,明清史学者,曾获得优秀作品奖。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都市报》等发表书评、随笔。代表作有《现场与背后》、三卷本《敬之书话》及“向敬之读明史”系列:《细说康熙》《雍正迷局》《明史不忍细看》等。
大清风云三百年,功过是非任评说。乾隆皇帝与几位皇后的恩恩怨怨任有后人杜撰,世传乾隆风流倜傥见一个爱一个,当然啦人家是帝王,天下都是他的,何况美女呢!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皇帝又有几个呢?
而在电视剧《如懿传》《延禧攻略》中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痴情之人。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皇后只有三人,到底皇上最爱哪一个呢?
第一位,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家世显赫,祖上为太祖、太宗朝开国功臣。祖父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大伯是大学士,二伯和三伯是深得皇帝信任的领侍卫内大臣。富察氏皇后的父亲李荣宝职位最低,仅为察哈尔总管,但生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女儿,被雍正看中,于雍正五年七月赐婚给弘历做嫡福晋。
弘历即位,是为乾隆。便册立富察氏为皇后,生二女二子,长子被暗定为储君,次子也有再立机会。天意弄人,皇后的长子和次子相继伤亡。在哪个母以子为贵为荣的宫廷里,富察氏皇后接受不了失去两个孩子的打击,于乾隆十三年三月病逝,享年37岁。乾隆对富察皇后颇为痴情,在皇后去世后,他非常痛心,追谥孝贤皇后。
第二位,继皇后辉发那拉。相传在弘历大婚前,就想立从小与他青梅竹马的那拉为嫡福晋,但为情势所迫,江山与美人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前者,为了自己的大好前途,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情。而改立好贵的富察氏为嫡福晋,在富察氏去世仅四月后,乾隆便急不可待地把当年辜负的初恋那拉推上中宫女主的宝座。从此,娴妃摄政六宫的皇贵妃。两年后,乾隆册立辉发那拉为新皇后,由此来看,乾隆对这位继皇后格外宠幸。
第三位,令妃魏氏。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可能吗?不可能。在继皇后执掌后宫十七年期间,乾隆爱上了年轻机灵的令妃魏氏。
乾隆三十年,帝后矛盾激化,乾隆收走继皇后所有权益,虽然不是废后,差不多和进入冷宫了一个样。继皇后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身心折磨,在冷宫郁郁而终,最后按皇贵妃的待遇下葬,实际只有嫔妃的规格,不举国孝三年,也不给任何封谥。
说到这个我想起还珠格格里面的容嬷嬷,容嬷嬷就好比是继皇后的贴身老妈子,她做的所有坏事,都是为了效忠继皇后那拉。这个继皇后再也不是之前的娴妃了,所有宫斗都是她挑拨起来的,乾隆怎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容她?乾隆还是明智的,这样皇后真的不配举国孝三年。
令妃魏氏为人正直,机智灵敏,聪明谨慎,做事不拘小节,赢得了眷顾和宠爱。被乾隆册立孝仪皇后,也就是嘉庆的生母。孝仪皇后出身汉军贵人到令嫔、令妃、令贵妃、皇贵妃、皇后。十年间为皇家生下了四子二女,可见乾隆有多宠爱令妃。
富察氏皇后去世,乾隆立那拉为继皇后。死人怎么能和活人争宠,因此,不能说皇帝更爱那拉不爱富察皇后。但后来那拉自毁长城,砸了自己的金饭碗,截发抗礼,貌似诅咒,激怒乾隆疯狂报复。可以说乾隆对她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全是她个人咎由自取。因此,这三个女人乾隆都曾经是真爱,但最爱的还是活着的人魏氏——孝仪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