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中国书画夜场
乾隆帝(-)御笔行书《赐奉天将军永玮诗》轴
水墨佛黄描金云气团龙纹蜡笺立轴
×68cm
款识:赐奉天将军永玮。御笔。
钤印:古稀天子之宝(朱)、犹曰孜孜(白)(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二》第99、页)
释文:将军虽镇守,要任胜其它。故国屏藩寄,长谋教养多。一身为表率,五部视平颇。圣祖曾孙尔,勤劬当若何。
著录:
1.《御制诗集》四集卷一百,钦定四库全书,清抄本。
2.《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五,钦定四库全书,清抄本。
3.《钦定盛京通志》卷十七,钦定四库全书,清抄本。
4.《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第七册第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说明:上款人为爱新觉罗·永玮。
爱新觉罗·永玮(-),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是清康熙朝最后一任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胤礽之孙。奉恩辅国恪僖公弘曣长子,满洲镶蓝旗人,乾隆十五年袭奉恩辅国公,二十年授散秩大臣,二十五年授宗人府右宗人,二十六年兼镶蓝旗汉军副都统,二十七年总理镶红旗觉罗学,三十年管理正白旗蒙古都统事务,三十一年授宗人府右宗正,寻充玉牒馆总裁,三十四年授宗人府左宗正,三十六年调宗正。三十八年授内大臣并总管左翼宗学。四十年授广州将军,四十四年调黑龙江将军。四十七年调盛京将军,谥恪勤。
爱新觉罗·永玮(-),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康熙朝皇太子胤礽之孙。胤礽是清朝最后一任公开册立的皇太子,自雍正册立乾隆之后,清朝一直沿用秘密立储制度。永玮是胤礽第六子弘曣的长子,弘曣字思敬,别号思敬主人,一号石琴道人,封奉恩辅国公,任右宗丞,弘曣喜诗文,工书,善飞白和白描佛像,亦是清宗室之中有名擅长书画的王孙。
雍正帝至乾隆朝前期,皇族内部的政治斗争仍然频繁,暗流涌动,依旧能对帝王的统治地位造成威胁,发生在乾隆四年(年)弘晳的逆案,就极快地引起了乾隆帝的警觉并被打压。所以如果不对皇族成员的政治、生活行为加以规范,约束以礼制,只会造成灾难。
永玮袭奉恩辅国公,之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内廷任职,乾隆四十年授广州将军,四十四年调黑龙江将军。四十七年调盛京将军,谥恪勤。依据清朝在建朝前期的经验,所以依靠宗室王公来参政统军的历史早已有之,这些将军职位绝大多数都由宗室或旗人担任,清兵入关之后,八旗随着清朝中枢转移,而为了不使边防力量空虚,又征调了不少新的力量,后派调到各地,所以这些将军职位,大多都强调血统。而具体职位的频繁调动,则说明了朝廷对这些职位的将军在各地专权,培植自己的武装势力,抱有着绝对的警惕。
永玮的一生从内廷走向武职,而后担任的黑龙江、盛京将军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乾隆帝对他的认可。乾隆帝在面对其他皇族成员的态度常常令后世考究,尤其是清朝圣祖任皇帝康熙血脉,最后一任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之孙,诗句用“勤劬”作为结尾,永玮谥“恪勤”,相对于对待其他嫡系的亲属,永玮这样勤勉的状态是与帝王最合适的相处之道。
乾隆在位期间留下不少墨宝珍迹,其中有一部分数量是写给在外征战的将军们,尤其是乾隆年间,大小和卓、准格尔等之乱,最威胁国家统治,甚至吴三桂等藩王的存在,也是令乾隆担忧,而乾隆作为天子,最为明白在此时应该笼络武将人心。乾隆写给将军的信,并没下令他人代笔,而是自己亲写,且故意写得轻松随意,这种方式对于在外的将军而言,则可免掉了那些多余的顾虑,而乾隆深明此点,故而有意收起自己书法凌厉的一面,将温和一面展示给自己的臣子。
嘉庆帝(-)御笔行书《赐奉天将军富俊诗》轴
水墨纸本立轴
×66cm
款识:赐奉天将军富俊,乙丑(年)仲秋下浣,御笔。
钤印:嘉庆御笔(朱)、所宝惟贤(白)(参见故宫博物院编《清代帝后玺印谱·嘉庆卷一》第13、14页)
释文:留都职守重,咨俊汝钦哉。二府储贤士,八旗毓将才。军民胥教养,根本厚栽培。勖尔加勤勉,明通公溥该。
说明:上款人为富俊。
富俊(—年)卓特氏,字松岩,蒙古正黄旗人,清朝大臣。翻译进士,授礼部主事,历郎中。累迁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副都统。嘉庆元年,擢兵部侍郎,充科布多参赞大臣。四年,授乌鲁木齐都统,调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历叶尔羌办事大臣、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道光七年,富俊任协办大学士,十年调工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谥文诚,入祀贤良祠。
《玉澜堂十五老臣像册》富俊像
中贸圣佳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1,,
清代到了乾隆之后的朝代,虽然在帝王贵族中,依然保留着严格的书法训练和汉人文风,嘉庆帝颙琰,在书法上,尽力地临仿欧阳询、颜真卿、赵孟等人,且临池不缀,功夫不浅。我们评价嘉庆帝的政治成就,主要会说他是“守成之主”,始终兢兢业业,为人沉稳谨慎。正如他的楷书,多是工整的馆阁体楷书,用笔严谨,结体端正,饱有帝王的气韵,与他沉稳保守的个性非常符合。
这幅作品正如前幅乾隆帝的题材一样,都是赐予奉天将军的,这些将军职位绝大多数都由宗室或旗人担任,这些职位大多依据血统,但是为了他们不会培植自己的武装势力,所以很多宗室在这些边防将军职位上调动频繁。“勖尔加勤勉”如同“勤劬当若何”,辞句书迹的字里行间中,都徜徉着清代帝王的政治哲学。
和硕果恭郡王(-)行书朱德润《题子明雪泉》轴
水墨手绘花果纹洒金笺立轴
×65cm
钤印:皇六子章(白)、果亲王宝(朱)、御赐经畬斋(朱)
释文:万壑轻澌渡薄寒,碧云深处互漫漫。六花溅沫成天巧,一泒潜流激暮湍。石鼎茶温风味冽,玉壶冰皎露华干。荆溪白石天寒夜,误作山阴道上看。
爱新觉罗·弘瞻像
爱新觉罗·弘瞻,雍正第六子,别号经畬道人,是乾隆最小的弟弟。乾隆三年(年),庄亲王允禄奏请把弘曕过继给果亲王允礼(康熙第十七子),弘瞻承袭“果亲王”之封号,因出生于圆明园,故乳名为“圆明园阿哥”。乾隆十分喜爱这位弟弟,特请名师沈德潜来教导,弘瞻学有所成,获“诗宗归于正音,不为凡响”之赞誉。弘瞻收藏了很多书籍,据说,他的书房可与怡王府(第一代怡亲王是雍正的十三弟允祥)的明善堂媲美。也许正因为丰富的藏书,弘瞻的书法内容往往以圣贤坟典、名言佳句为多。本件作品内容是元代著名诗人、画家朱德润的诗作《题子明雪泉》。
朱德润(-),字泽民,号睢阳山人。善诗文,多写景状物,工书法,格调遒丽。擅山水,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多作溪山平远、林木清森之景。身为皇室贵族,弘瞻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书画真迹,有着其他人不具备的学习便利。因而学习古人,他能信手拈来。因其无需借助举业去博取功名,故习字作画也就不必规规矩矩一丝不苟,笔画间颇有闲逸之气。本幅书作即为弘瞻不同于其时留心的馆阁体,间参二王及宋人米芾的逸笔之作,颇有雍正帝的遗风。宫廷所用笺纸或描金,或木刻水印,或织锦,描龙绘凤,富丽堂皇。本作用纸尤为独特,所用材质为手绘折枝花果宫笺,上有荔枝、葡萄、石榴、葫芦、桃、佛手、樱桃、枇杷等多种花果,精雅绝伦。
刘墉(0-)行书《摘瓜图》诗轴
水墨玫红手绘描银花果纹粉蜡笺立轴
×61cm
款识:棠村属书。癸丑(年)六月,刘墉。
钤印:刘墉之印(白)、石庵(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35印)
鉴藏印:宫(朱)、宫本昂字子行亦曰紫珩又字千里(朱)、泰州宫氏珍藏(朱)
释文:松雪家藏李小将军《摘瓜图》,历代所宝,常倩廷晖全补,辄私记其笔意,归写一幅质之松雪,松雪大赏之,谓:其可以乱真。由此名实俱进。天目之山青岧峣,道人转屋青山椒。白雪出山不归去,春风吹老黄精苗。
说明:清代著名藏家宫本昂旧藏。
宫本昂(1-),江苏泰县人。晚清大收藏家。字子行、紫珩,号千里,室名延蝶仙馆。明末名士宫伟镠的后裔。其兄宫昱,字玉甫,玉父。兄弟二人精于鉴赏,收藏历代名家书画极富,其中扇面就有一千余页,编为《书画扇存》六集。上自明唐寅、文徵明、沈周、仇英、董其昌、王建章,下迄清高士奇、查继佐、毛奇龄、龚鼎孳、刘墉等乾嘉诸老,得名人八百余家的书画真迹,几乎囊括了明清两朝所有的书画名家,端方称“宇宙之奇观”。
刘墉早年受时风影响从赵字入手,而后专意于阁帖,精心研习,故能“雄深雅健,冠冕一代”(杨守敬语)。本幅书作录《画史会要》(明陶宗仪、朱谋垔撰)一则与《咏黄精》七绝一首,书于癸丑六月(),时年七十四岁,就在前一年八月()充顺天乡试正考官,调任吏部尚书。这是刘墉晚年书作,他在遍临诸家,含英咀华的基础上,将古人的笔法字法烂熟于胸中,好似随手拈来,漫不经心处皆成妙趣味,孙虔礼“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言,信不虚也。他能把优游养性的翰墨余事与朝廷重臣所具有的儒雅气质结合在一起,使书法真正成为表露人格、寄托性情的最佳方式。其润厚丰腴的点画,看似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淡相间的墨色,营造出静谧雍容机慵怠落拓的美感。善以硬毫浓墨书于蜡笺之上,肥而不臃,浓而不滞。在雄强沉厚处尚不乏精微之致,笔毫的转折处,提按处纤毫毕现。
沈朗(清)、董邦达(-)合作纪晓岚幽篁独坐图
立轴设色绢本
68×42cm
题识:1.钱塘沈朗写。2.己卯(年)新秋,为晓岚年兄补竹石。东山董邦达。
钤印:云浦(白)、沈朗(白)、东山(白)、是达也(白)、非闻也(白)(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11、23、17印)
1.《纪文达公遗集》卷十,清刻本,嘉庆十七年(年)。
2.《纪晓岚年谱》第30、58页,书目文献出版社,年。
3.《纪晓岚文集》第页,河北教育出版社,年。
4.《雪桥诗话三集》第页,北京古籍出版社,年。
说明:乾隆二十四年(年),钱塘画师沈朗为纪昀写三十六岁像,纪昀老师礼部尚书董邦达为补竹石,助成全幅。是幅纪昀一直宝爱,专有诗作被记叙在自己的诗集当中,并被收入文集、年谱以及其他清人笔记当中。
纪昀(4-)、翁方纲(-)、曹文埴(-)、程晋芳(-)、蒋士铨(5-)、嵇璜(-)、王昶(5-)、王杰(5-)、朱筠(9-)、朱珪(-)等曹学闵六十生辰寿册
册页(三十六开)水墨玫红绢笺
18×20cm×36
说明:曹学闵(0-),字孝如,号慕堂,汾阳县太平村人(今山西汾阳)。自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后授馆职、河南道御史、吏科掌事中。以至鸿胪寺少卿、内阁侍读学士。著有《紫云山房诗文稿》。与纪昀“交最契”。纪晓岚曾为其作《曹中丞逸事》《曹慕堂宗丞家庆图》等诗文。
慈禧太后御题赐那桐缂丝无量寿佛轴
缂丝立轴
×45.8cm
题签:刻丝加细无量寿佛立轴。一顶。
慈禧太后题诗堂: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御笔。
钤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朱)、养寿(朱)
题跋: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御笔,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赐经筵讲官、体仁阁大学士、外务部会办大臣步军统领臣那桐五十生辰。
说明:本拍品为光绪三十二年(年)慈禧太后御赐叶赫那拉·那桐五十岁生日之物。
那桐(-),叶赫那拉氏,字琴轩。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大臣。任户部主事、鸿胪寺卿、内阁学士,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体仁阁大学士、内阁协理大臣等职。由于身处要职并处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历经了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溥仪退位等重要阶段。那桐有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美称,曾为清华大学题名“清华园”,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慈禧与光绪帝“西狩”,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年,那桐晋升为体仁阁大学士,此件缂丝即为次年(年),由慈禧御题诗堂,赏赐给那桐五十岁生辰的贺礼。
缂丝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隋唐即盛行,到了宋代应用已相当广泛。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其织物是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经克纬,图案上只看到彩色的纬线,不露经线。纬丝并不贯穿整个画面,花纹与地纹的交接处形成了明显的空隙,称为“水路”。视其整幅图画,具有雕纹镂刻的立体效果,所以缂丝也叫克丝或刻丝。缂丝技法至明清两代仍继续发展创新,特别是清代的作品在工艺上除了沿用宋代通经断纬的技法外,又在一定范围内线的组织数比宋代增加了密度,每平方寸经线支、纬线支,非常细密。
此幅无量寿佛缂丝精品卷轴,湖蓝色地上以五彩丝线缂出无量寿佛,上方以金线缂“无量寿佛”四字。
缂丝加绘是清代缂丝的鲜明特色,这幅精雕细刻的“无量寿佛”缂丝织品,绘缂合一,技艺精湛,其构图适宜,色彩典雅,以缂织法缂出人物、服装、座椅、寿杖等,以笔墨勾画其细节,使缂制的人物肌肤、服饰以及相配的饰件,形象逼真,人物神态惟妙惟肖,堪称清晚期缂丝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