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率清军入主中原,10月从沈阳迁都至北京,同时,“分命何洛会等统兵镇守盛京等处,以正黄旗内大臣何洛会为盛京总管,左翼以镶黄旗梅勒章京阿哈尼堪统之,右翼以正红旗梅勒章京硕詹统之”。由此开始了盛京由满洲都城向陪都的转换。
关于盛京陪都的性质,诚如丁海滨、时义所论,“盛京总体上属留都型陪都”,“在留根的现实需要基础上形成了较完备的陪都制度”。
而作为政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盛京既有满洲发祥地的陪都地位,呈现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又因地处东北区域的政治重心,成为中央与东北边疆行政运行中最有特点的一个区域。
时人有论曰:“自山海关以东,留都之地,统以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清初以沈阳为发祥地,尊曰盛京,或称奉天,关外之地胥归统属。”
沈阳故宫在对盛京陪都及其统属之地的建设中,有清朝统治者“参汉酌金”的政治思考,有”招民垦荒”的经济决策,也有为保有满洲本色重塑陪都的“东巡”祭祖和“封禁”流移的实施。那么,当上述政令作用于实践后,这一满汉民人密集交织的”盛京陪都”及其统属的关外地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刘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