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官帽本来就有两种,一种是夏天戴的凉帽,圆锥型,呈斗笠状,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篾席制成;一种是冬天戴的暖帽,元宝型,蒸笼状,宛如骚鼠,材料为缎布及动物皮毛。
之所以会认为港片和大陆片的清朝电影的官帽不一样,很可能是看了香港黄飞鸿系列《狮王争霸》中发生在夏天故事里的戏,又看了大陆《康熙王朝》中康熙于惨死寒冬之夜的戏份。
大清王朝发迹于东北苦寒之地,冬天是少不了帽子的,而帽多取材于貂鼠、海獭、狐狼等等,式样则仿制于明朝武官休闲时所戴的“奓檐帽”。
定鼎中原后,猛增成千百倍任职官员,哪里去取这许多动物皮毛来缝制帽子?于是退而以丝绸、缎布作为原料。
原先在关外,满人在夏天是不用戴帽的,前额及周围剃光,仅留下脑门心一小块地带的毛发,结成长辫,纵马驰骋于山野、深林,一如人猿泰山,惬意无限。
大清统治者于顺治九年(公元年)颁行《服色肩舆条例》,坚决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用刀剑推行满族服饰,除了要求男子全部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外,官员冬天戴“暖帽”,夏天戴“凉帽”(夏天还戴暖帽的话,脑袋肯定会被捂出病,而如果不戴帽,又实在不成体统)。
这凉帽怎么弄呢?
用藤和篾席制成,式样仿制于江南乡人常戴的箬笠——词人张志和词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箬笠。
但直接这么整,也太砢碜了。
于是就精心地在帽表裹以罗绢,外罩白布,帽身覆上织网,红纱绸里,黑地织金包缘,缘上装上黑带圆边,上缀朱纬,朱纬以红丝织成,以红线缝在帽冠上,帽前缘缝饰配上东珠一颗,帽顶缀红缨顶珠。
凉帽做得是如此标致,暖帽也不能落后,于是,暖帽的中间装上以红丝织成朱纬,外罩黑布及围上青绒,帽胎两侧缝上系带,帽前缘同样缝饰配上东珠一颗,帽顶同样装上红、蓝、白、金等色宝石顶珠。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帽子,都在顶珠下面吊上一根由白玉或翡翠制作成的空心翎管。
这根空心翎用来干嘛的呢?
安插翎枝。
翎枝又分花翎、蓝翎两种。
顶珠加花翎,就称“顶戴花翎”。
花翎为孔雀羽所做,分一眼,二眼,三眼。这“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花纹,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
官员所戴花翎上翎眼的多寡标志着官员的等级高低,其中三眼等级最高。
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的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担任这些职务的人必须是满洲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而外臣无赐花翎者。
可以说,清朝统治者对于穿戴服饰上的讲究和要求还是很下了一番心思的。
但这些讲究,在我们今天看来,却又是何等的古怪荒诞。
补一个小笑话: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齐如山晚年写有一本《齐如山回忆录》,书中,作者追忆了自己少年时参加科举县内小考的往事。当时,清朝有规定,凡是科考,考生必须穿官衣、戴官帽。由于参加科考的人太多了,根本没那么多官衣官帽。怎么办呢?朝廷就放宽了要求,免了官衣,但一定要戴官帽。这官帽容易做,大家都用旧式宽边毡帽,顶上糊一层红纸,作为帽缨子,将就着就这么蒙混过去了。当时的直隶,流传着一首吟咏科考的民歌,云:
三年一考久曾经,永远缨冠借不成。
到时仍将毡帽替,糊层红纸替红缨。
呵呵,拿顶乡下人戴的毡帽,帽顶糊层红纸,大功告成!